七十年代为军嫂 - 分卷阅读8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冒了,严重吗,我这里还有治疗冒的药,要是没好,等我把药留给她。”

    堂兄妹聊着天,宁杰看到一个陌生男人跟堂妹一起过来的,就问起卓玉航是谁,宁馨连忙给他们介绍。因为外人在,宁馨就没有给堂哥解释卓玉航是她对象,而说他是村里认识的朋友,听说她来大桥村,正好卓玉航顺路办事,就把她送到这边来。

    宁杰他们住的知青和宁馨那边不一样,这边是个农家小院,男女知青各住一屋,间有个屋空着,这里就当堂屋,用来招待客人和吃饭用,属于共用地盘。宁杰把宁馨和卓玉航请堂屋。

    因为卓玉航和宁馨的到来,院里闹的动静不小,也惊扰了女知青那边。有个好事的女知青来看闹,听说是来找宁雪的,连忙去屋里叫她。

    “宁雪,你妹妹来了,正跟你哥哥说话呢。”

    宁雪闻言好歹动了动,“我妹妹,她怎么过来了?”她立意识到应该是宁馨来了。只是大老远的,宁馨到底怎么过来的。二哥还说要去看宁馨的,只是苦于路远,又借不到自行车,才一直拖着没有去看宁馨。

    宁雪正病怏怏地躺在床上,一副无打采的样。前几天了一场雨,宁雪不注意保,着凉了。宁杰倒是带着她去赤脚医生那里看过。不知啥原因,都好几天了,宁雪的病还没好利索。

    其实宁雪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不过她不想去地里农活,能偷懒就偷懒,就趁着生病请假多歇几天。如果不是生病,她也没有理由天天歇着。

    宁雪歇这几天,有计较的知青就颇有怨言,说宁雪光吃饭不活。因为知青们为了饭方便,都是伙在一起吃饭。这几天宁雪光吃不,不就是占大家便宜吗。幸亏她有宁杰这个哥哥护着,宁杰血跟村里人买了几个,给知青们加餐,这才堵住满腹牢的知青的嘴。

    宁杰早已看妹妹这是犯懒了,不想工。可是犯懒也得有个度,总不能一直偷懒去。他打算等没人的时候跟妹妹说说,让她明天赶上工,再懒去,说不定别人的意见又来了。

    宁馨过来,宁雪总不能不面,等宁馨来看她。再说宁雪好奇堂妹的乡生活,看她一直没过来,便顾不得装病,掀起被窝了坑。

    等宁雪一走,喊人的女知青便撇着嘴跟另一个女知青说:“这个宁雪总算炕了,我还以为她会赖在炕上等人来看她。”

    另一个女知青是个秀的姑娘,不喜背后说人闲话,笑笑后默不作声。但她早已看宁雪偷懒的事,她只是不想得罪人,就没说什么。反正宁雪得过分,总有人站来指责宁雪,她用不着那个的人,这样不过得罪人。再说宁雪的哥哥在,万一哪天有事求到人家上,得罪了人便不好说话了。

    宁雪不知人家在背后讲究她,她到了堂屋,一就看到面白皙的堂妹宁馨。

    第47章

    宁雪看宁馨的脸依旧白皙红,一看就不像天天农活的人。不像她, 来了这段时间, 除了农活还得饭,手上因为锄草磨过血;指甲里因为农活、烧饭整天得脏脏的, 洗都洗不去;还有她的脸, 在地里风日晒的,也不如以往白净,正在渐渐便黄,如果继续这样生活去,她早晚得跟农村妇女一样……

    看到宁馨,这么一对比, 宁雪心里不是滋味,酸溜溜的, 怎么同样是乡,宁馨就能保持原来的模样, 而她却变得更加糙了?

    宁馨没有立过去看生病的宁雪,是因为宁杰一直在问她乡后的况,比如跟她一起去的知青住在哪里,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这边的男知青也跟卓玉航了解他们村的知青怎么生活, 几个人说得太投,宁馨还没代完, 这不宁雪就自个颠颠过来了。

    宁馨正跟堂哥说到她已经被调到村卫生室工作的事。

    宁杰听到这个消息,很是为她兴,“太好了!你是女孩, 还是在卫生室工作好。”

    要是小雪也有就好了,也许能有机会安排个轻快的活计。哪像现在这样,天天活,小雪受不了这个罪,开始装病躲懒。可是装病不是久办法,小雪早晚还得活,唉!

    宁杰认为他是个男人,就算活也没啥,反正大家都这样。可他妹妹这样就不成,因为女孩气,再说过两年就到了找婆家的年龄,如果养得糙,变丑了怎么找婆家?

    宁杰不担心自己的未来,却开始为妹妹心。谁让他是当哥哥的,如今兄妹俩在外面,他就应该多照顾妹妹些。

    宁雪在家时,不算是被家人大的,但她真没过多少活,多也就是烧火饭的活。而且家里还有她妈和婶家务,用到宁雪的时候不多,所以宁雪活不咋地。

    谁知知青乡是来活的,还是苦力的农活,早知这样,宁雪肯定死活不肯来的,谁让她那时无知呢。宁雪来到农村受了不少苦,要不是没知青办批准,他们没法回家,宁雪早就返城了。

    其实宁雪躺在床上这几天,就一直在琢磨返城的办法,只是一时没想好办法而已。

    恰好宁伟的话让宁雪给听见了,她早忘了自个装病的事,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宁馨面前,急切地问:“你去卫生室工作了,怎么去的,你们村的卫生室没有人吗?”

    宁雪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如果原来卫生室有人,村里怎么肯把这轻快的工作让给她。卫生室的工作相比农活来说,天天坐在屋里,给病人看看病开开药,风不到雨淋不着,确实是个好工作。如果不是和平医术不行,村支书万不能把和平调走。

    宁馨一见宁雪,就打量宁雪的脸,一就看她的病好得差不多了。本来她还想给宁雪把脉看病,看来用不到了。

    宁馨见宁雪没事,也放心了,笑着回话:“我不是从小跟外公学医吗,村支书知我会医术,就把我调到卫生室工作了。”

    65年,领导人提“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放到农村去”,然后各村选人去培训,有医院的医生给这些人培训,那时叫“半农半医”,实际就是全天去培训学习医术。

    至于被选去学医的人,都是各村家成分好的、有文化且文化程度些的。当时贫农上学的人跟凤麟角一样稀少,其实人选比较好定,毕竟村里上到初毕业的人不多。不像当兵名额,很多年轻人只要素质过关,就能参加征兵验选,竞争者比较多。

    和平就是其一个幸运被选去学医的人,可惜他在医学方面确实没天分,浪费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学了个一瓶不满半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