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穿成皇帝没事zuo - 分卷阅读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大戏的。

    太后娘娘和魏贤两人一人一句,都快要给十三王爷定罪了。这时候先帝临终托孤的几位辅政大臣终于有看不去的,言给熠皇叔开脱,接着又有其他朝臣来攻击辅政大臣。

    其以礼侍郎为首的人,说话最可乐,为官不仁,贪污受贿,尸位素餐这四字成语一连串往外蹦,仿佛是个成语大全成

    礼侍郎真的太喜搅那啥了。

    说起来朕怎么今天对早朝事的这么清楚,当然是因为太后娘娘前脚离开朕的寝殿,朕后脚就换了一衣服,猫在勤政殿一个边角耳房来看闹。

    王喜福给朕备好了炉和茶,朕坐在耳房里,虽然看不见境,但是声音听得一清二楚。而且,见多了他们吵架,不看朕都能脑补景,呵。

    早知有这上朝模式,朕就应该早给戚风涨工资。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看朝臣吵架,还不会被cue到,这可真是比看话本还有趣。

    他们吵归吵,皇帝不在的话,很多事师无名。

    比如魏贤说熠皇叔抢民女,熠皇叔说你拿证据来啊,魏贤说让刑查一查就知了,熠皇叔对刑侍郎说你来查本王啊~

    刑侍郎看看有太后撑腰的魏贤,又看看一脸要杀人的十三王爷,往地上一跪:“程来,应该是应天府先调查,应天府不查,刑不能越权涉。”

    应天府是京城的别称,应天府尹是应天府的官,三品官衔,平日里就憋憋屈屈的在一堆一二品大员间艰难求生,现在忽然被刑侍郎拉的应天府尹脸一白,战战兢兢地跪

    “十三王爷是皇室宗亲,无论大小适宜,照祖制都应该是由宗正府来理,应天府无权涉。”

    宗正府是理皇亲国戚的地方,如果皇室宗亲犯罪,就算是谋反这样的大罪,也是要在宗正府里过一遍的,而宗正府的意思往往也就是皇帝的意思。皇祖父在位时候,宗正权利很大,但自打朕的父皇肃清跟他夺嫡兄弟的以后,宗正就没什么要的事了。

    毕竟还活着,又敢在京城嚣张的宗室就剩熠皇叔一个人。

    现任宗正是氏一个旁系,平日喜草,本不见人影,而且照宗正的俸禄等级,宗正本不在早朝上。

    现在应天府尹推锅到宗正上,也没个人来说话。

    找见个可以推脱掉的方向,朝臣们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完毕,十三王爷肯定要调查的,那么就让宗正来调查吧。

    至于宗正什么时候调查完毕,以后再说。

    这回早朝上吵架倒是吵得其乐,两边人都觉得自己胜利了。

    宗正本来在外地庄里过冬,想着冰雪化一就回来京城,现在收到风声之后,只好继续在外地呆着,假装自己不知京城发生的事

    朕听着他们吵架,倒是听来一些朝堂上的派系之分。

    原先朕知朝堂上有太后一派,熠皇叔一派,以及属不明的辅政大臣一派。其以太后和熠皇叔矛盾最多,双方一闹腾起来,什么地方都要互相掺和一脚,辅政大臣则是看起来跟朕一派,实际上是两面讨好。

    今天听完,脑里给他们画人关系图,每个人都贴上标签,收获颇丰。

    可惜等到大齐第一仇富小能手魏贤的场合结束,其他人的料就不够猛了,朕坐在耳房里,听得索然无味,炉大约是炭火太多,烧的朕脑发闷,昏昏睡。从耳房里来,属于冬季的寒风往朕脸上一,朕清醒不少。

    王喜福十分张,他对朕说:“皇上,咱们快回去吧,万一太后娘娘的人看见您在勤政殿走动不太好。”

    这话倒是提醒朕了,毕竟照对外的说法,朕今天是染风寒了嘛。

    朕今天要不要去上课呢?

    今天是二十呢,这个月没有三十天,要是错过今天,次听见阮先生批评朕,得等到个月初十。朕又在心里算了算日,得,个月初十刚好是闱的时候,搞不好阮先生要停课,而个月二十是猎的日——

    要是错过今天,次被阮先生批评,都两个月过去了。

    这么久不被鞭策,朕会不会飘到天上去啊。

    再说了,要是今天不去,朕昨天晚上那么辛苦功课作甚!

    第18章 第18章

    第十八章

    ☆·18朕的边藏龙卧虎?

    原则上来说,朕也不大想去找阮先生上课,毕竟朕才把阮先生的学生陆衡给发去修渠了,要是阮先生上课时候问起来,朕要怎么回答?朕琢磨了一番觉得飘就飘吧,朕堂堂大齐皇帝,要是心态不飘一,怎么君临天

    再说了,万一阮先生看不过,把他规矩给改了,那不是更有趣嘛~

    这么想着,朕让王喜福派人去通知阮先生,就说朕今天病了,不去御书房上课,顺便把朕昨天辛苦的功课给阮先生过去。

    翘了阮先生的课,今天也不是岳斯峦来上课的日,因为号称生病,朕今天也不用去给太后请安,朕回到寝时间还早,有无所事事。无聊地看了会儿话本,王喜福小心地试探问朕,“皇上要不要批一奏折?”

    朕扭看看王大聪明,觉得这人可能是傻了,那些请安折有什么好批的,尤其是熠皇叔给朕送过来的请安折,都是各地官员送来的,路上耽搁十天半月,再被筛选了送,能有什么急事儿?

    冬天都快过去了,雪灾不太可能会发生,都已经是开始预防汛的时候,请安折估计也就是的事

    虽然朕这么想着,但还是跟王喜福说:“翻来,你读。”

    王喜福从书房里找一叠扎好的折,大约有个十七八本的样,上还有日期。

    这是熠皇叔定的规矩,给朕的奏折都是这样封起来的,封奏折的日期条也是熠皇叔亲手写的。

    等朕批阅过后,朕需要再写一张日期封好送去。

    熠皇叔解释过这样的目的,是防止有人欺上瞒的藏奏折。

    虽然没有姓,但是皇里有胆碰奏折的,也就只有太后娘娘了,简直就是明晃晃地说熠皇叔是在提防太后。朕本以为可以看见熠皇叔和太后娘娘battle一番,但太后娘娘知这事之后,不光什么都没说,还很支持朕,叮嘱着‘皇儿要好好批阅奏折,不要辜负十三王爷的教诲’。

    朕:……

    反正你俩权力大,你们想咋就咋呗。

    毕竟熠皇叔过了这么一手续,还真就简单暴地保障了奏折可以原封不动的送给朕看,再把朕批示过的原封不动的送还给熠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