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 - 分卷阅读65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太脆、太冤,但也一都不冤。说他冤,是说坐拥10万兵居然没能真正接战就一败涂地,而造成这样的后果,真正的责任人并不是他。

    是那位既尊且贵的范老夫

    说他不冤,是说他为边将,世代征战,范雍不懂的你也不懂?生死成败关,你为什么不反对?是过份自信,还是真的糊涂,错的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固若金汤的金明寨里遍布细,是从被瓦解的。

    还有从实战的角度来说,这一次李元昊率军突袭,是从边境的土门,金明寨离土门至少有近300公里的距离,那决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赶到的。

    金明寨这样有主有次、攻防一的连珠寨,连起码的远程预警都不到吗?

    说什么都晚了,当天李士彬父曾经浴血奋战过,李怀宝当场战死。而李士彬在被捉之前,了一件对整个战局、对整个鄜延路安危都至关重大的事。他派一个心腹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妻上逃往延州城,一来逃命,二来要向范雍报告军。”

    第三百九十九章

    仅仅用了三日功夫,狄青所率人,便抵达了距洛城不过十里的一山包上。

    在有王韶那惹来诸多后续的前车之鉴的,经陆辞等人的大力推动,加上狄青的制举、文官份也予以了一些便利……

    赵祯早于半年前就已令,恩准不设臣督军,将全盘指挥权完完整整地到了他手里。

    况且反对他变向行军的人终归只在少数,倒是为他左臂右膀的张亢与世衡都极为赞同,很快便平息了那些个不满牢

    当洛城近在前时,狄青忽不急了,甚至一反之前的令让各营就地扎营,暂作歇息。

    跋涉数日、终得息机会的将士们纷纷坐着啃起了粮,而狄青则将张亢与世衡唤到一边,直截了当地询问:“我若让你们五千人,往周边蕃寨一趟,试召集那数万蕃兵的话,能有几分把握?”

    张亢嘴角微,不甚乐观:“至多三成。”

    能从容地游走在唃厮啰治的蕃、宋、夏三境边缘,仗着有一不容小觑的兵力,可谓占尽便宜的这几蕃民,显然都老猾得很。

    先前之所以会向招抚他们的郑戩使者躬,多半是瞧在两线战局日渐明朗、辽夏难敌宋蕃二势的份上,才假意臣服,以免叫士气如虹的宋军伐夏时‘殃及’。

    既是这般见风使舵的存在,当他们睁睁地看着宋军因一时麻痹大意、竟就轻易被夏军夺走如此一座垒时……

    可不得上观,重新对宋军那忽忽低的战力行评估?

    不过他们这份明哲保、又带了几分有恃无恐的派,倒也不完全是坏事:他们不见得乐意真为宋军冲锋陷阵、正面迎击那天降神兵似的夏军,也不可能愿为有着世仇的夏军对大宋反戈一击,从而把近邻给彻底得罪了。

    “那便不必去废那功夫了。”

    狄青对这答案并不意外,果断地放弃了驱使蕃兵的念

    他接着将话锋一转,与二人商议起军来:“何以破贼?”

    这座曾让郑戩一派不住鼓的城寨,如今落敌手,就一调转来,结结实实地挡了他们的

    世衡不假思索:“不论那曲由谁统领,其目的不外乎要借此径大宋腹地,绝不会在此多逗留。”

    此边境的守卫皆依托于密集分布、可相互呼应的宋寨。

    在速战速决后,哪怕洛城再好,夏军都将面对随时要支援来的临近宋军,岂不是自投罗网?

    但凡不是个疯傻的,都将在补充军备后,继续南

    张亢以为然:“不错。洛城一破,他们必将集兵力,朝守备薄弱的腹地突,城至多留上数百员唱那空城计,迷惑我等罢了!”

    狄青微微

    于是只稍休憩了一个时辰,他便重新整军,循着地上的新鲜蹄印,继续朝南追去。

    在他们风风火火地抛后的洛城后,又过了半日,临近军寨才终于商议个结果来,两位各了三千兵的军都指挥使姗姗来迟,围住了早已人去楼空的洛城。

    而浑然不知早有人一路风驰电掣,追在了夏军主力后……

    狄青领追随他时日最的六千前军,轻骑上路,快速而隐秘地朝环州推;张亢将次军,以步卒为主,随后跟,随时准备听令支援狄青的前军;世衡资历最轻,负责将后军,主理辎重的输运。

    除了最初还能寻着一些夏骑兵留的蹄印外,很快狄青就发现狡猾的李元昊也意识到这,亡羊补牢地故布疑阵,不仅有绕行山路、靠密草植掩饰大军蹄印,更有假意分兵、往不同方向奔去,来混淆视听的举动。

    不过追到环州,面对一座当初因毫无防备、已然被忽然而至的夏军速攻而被糟蹋得千疮百孔,哀鸿遍野时,狄青也未曾停脚步,只派人传信于后的张亢,令其尽快赶至此,分人来收敛残局,便继续往前追去了。

    主帅都不分日夜地一路疯赶,底兵士岂敢有半分懈怠?

    自然也只有跟着狄青,跟不要命地往前猛冲,所有的苦都先堵在了肚里。

    但他们实在不懂:狄将军究竟在急什么?

    此时若张亢或世衡也在前军,或许就能看狄青为何这般火急火燎了。

    ——这支孤军的夏军,自然不可能是自寻死路,而恐怕是一场孤注一掷、意在汴京的围魏救赵。

    一旦突袭汴京的大胆计划得逞的话,势必要得东西线军士不得不投鼠忌、宋蕃盟军分崩离析、宋军自行退兵还算事小,若是陛夏人之手的话……

    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夏军剑指汴梁的惊人谋划,不过是狄青自个儿的猜测罢了。

    当他为李元昊‘设地’地作想时,唯独这疯狂的解释,才符合对方的一贯作风。

    在东西线胜券在握的背景,猛然提这么一个让常人难以相信的假设,是本无法说服朝廷增兵防守,更无法调动周边州县的兵士的——更遑论这军机十万火急,经不得半分延误,哪有传递回京、由陛召来宰执细细商议后、再去决定?

    可狄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他宁可在毫无凭据的,去拼上了这两年多来靠军功攒的所有功绩与名望,甚至可说是押上了命,也要彻底杜绝了这一线翻盘的可能。

    在双方皆是锐骑兵的,狄青晚了那支夏军足足三日的路程,常理而言,是不可能追上的。

    万幸的是,对方既是孤军,又是目标明确,除却在洛城的那次取巧外,几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