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 - 分卷阅读6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二路招抚使的陆辞,虽不似狄青那般为文官还亲自上阵带兵杀敌,可他所发挥的作用,却是所有人都清楚的要。

    战线一旦拉,最重要的不外乎是两方面:一者为君王对单独领兵在外的将领的信任不褪,二则是要确保粮运不断。

    见此形,在陆辞受‘通案’攻诘时,心摇摆不定、最后未去推波助澜、而是选择了袖手旁观的臣更是庆幸不已。

    得亏未跟着起哄,才避免了损害东军锋芒。

    当然,也有不以为然者——是陆辞撞了大运,东线将如云,悍兵如织,换了任何人坐在帅位,同样能在沾光大有作为。

    他们显然是故意低估了陆辞对将官予以的偌大信任,以及为军士锲而不舍地争取来权威——这两者起到的极大作用。

    正因陆辞拥有多次担任指挥官的经验,与曹玮保持着多年的书信来往,十分了解军——主将征战在外,一旦受到过多限制,常会束手束脚,被迫贻误战机,对北征大计造成严重影响。

    陆辞敢于放权,也敢于向朝廷频频上书,争取不只是他的这两路军事,让别路将领亦能放手施为:如若大将无法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威,副将与侍从之臣任副职的督军们皆可自作主张,各行其是,如何去执行号令,有所取?

    用人当不疑,若可授予武将全权负责手军事的大权,全军才可上一心,酣畅淋漓地计。

    尽陆辞的提议,与大宋自建国以来便推行的以文制武的风向所违背,但赵祯在召来宰执,仔细斟酌过后,最后选择了听取。

    寒风萧索,大雪纷飞,很快就到了正月时分。

    若是大宋境,此时恐怕已是四张灯结彩,充满佳节庆贺的氛围。

    而在这遥远的异国他乡,除了同样在冰天雪地里冻得鼻尖发红的同袍作伴外,就无其他了。

    许是怜悯背井离乡已有二年多,逢此年节时分,倍加思亲的兵士,主帅曹玮在与唃厮啰商榷后,选择了休兵三日,让将士们账,躲避风雪。

    夏军探自然没有错漏过这消息,在听到从帐遥遥传来嘹亮歌声、筷敲击酒碗的响动后,就迅速将此事报告了回去。

    李元昊听完,忍不住松了气。

    宋人对年节的重视,代表着他们终于可以跟着歇上片刻了。

    若放在一年前的话,他许还会思索趁虚偷袭之计:然曹玮与唃厮啰都是老猾、诡计多端的,谁知他们敢在这会儿松懈,会否有别的防备手段?

    夏军境十分严峻,他实在没那余力,去冒偷袭失败的风险了:即便偷袭成功,给宋军制造一些混,也无益于总战局。

    宋人过这节,蕃人可不过呢。

    李元昊静静坐于帐,抚摸着掌剑,恍然神。

    在这难得的静谧时分,他忍不住想起父亲在世时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切莫之过急。

    只可惜他彼时满是雄心壮志,自负得很,对此不以为然,只认为父亲对宋人屈膝惯了,胆小懦弱。

    殊不知一贯绵的羔羊也会獠牙,悍然反击,得他如今几乎走投无路。

    李元昊地叹了气,将脸埋手掌心里。

    事到如今,饶是他再不甘愿,也不得不承认在他的冲动之,夏国已被近了穷途末路。

    他是真的悔了。

    李元昊盯着跃的烛光,渐渐地陷了沉思。

    就在夏军上略微松懈之际,正月的第五天,宋军军营里还是一片祥和,夏军营后却于夜里,倏然响起了象征攻的号角。

    原来是唃厮啰所率先锋鬼章,日夜兼程,暗绕开一大圈,由路最崎岖难行、也是防范最薄弱的河北面,朝寨门靠而来。

    蕃将鬼章在抢先占有利地形后,立令竖起大帅军旗,敲响战鼓,以悍不畏死的态度发起猛攻。

    接着,本是一副岁月静好模样的宋军也鱼贯而,其军容严整,神容肃穆,哪有夏人以为的庆年节的懈怠?

    曹玮迅速带领大军跟,亲手执五令旗,由正面向城墙发起攻。

    突然遭此前后围困,尤其是后路被抄的恐惧,着实让夏营陷了短暂的混,幸有夏将及时面,才迅速稳住军心。

    兴城城墙已在这数月接连不断的战斗变得千疮百孔,宋军在蛰伏三日后,竟是利用随军工匠之力,就地取材,重造投石机数十台。

    看着城墙已是摇摇坠,城百姓惶恐不安,让军也跟着动不已,夏将一咬牙,草草商议过后,索大开正面城门,让军队倾巢而

    ——这一他们调转来,利用后路被抄之事来了个破釜沉舟,要与围困自己数月的这群老对手决一死战了。

    “求之不得!”

    曹玮大笑一声,利落地扯落碍事的大氅,将手令旗随手掷到后副将上后,便一夹腹,厮杀胶着的战局之

    第三百九十七章

    对宋军蕃军而言,能与这半年来大多都缩不,只据城池之守备、空耗他们战力的夏军行正面锋,只觉渴盼已久的胜利正在朝他们招手,无需主将多加鼓舞,各个士气涨。

    在这场漫的消耗战,只要不是瞎,都能分辨哪方更为吃力,大胜正朝哪方倾斜。

    此时此刻的夏军面上,也丝毫看不战事带来的疲惫空,而清一是混杂着绝望的疯狂。

    两军先锋对冲时,宋军才猛然意识到,冲在最前的,哪里是李元昊麾兵,而分明是穿着不合的军服、连步都迈不稳的夏国百姓!

    从两个月前开始,连大军都一直于吃了上顿没顿的惶恐,更遑论是城寻常百姓?

    自李元昊率领大败的军队,由南边连夜仓皇驻城的那一刻,城粮仓就被重兵把守,其库藏悉数收为军用。

    而那不过是尚未来得及上缴的秋季粮税,又哪里供得起饥辘辘的数万兵呢?

    在辽军输送来更多军粮之前,李元昊便令,将百姓家所储也搜刮得一二净,以备不时之需。

    若非辽人送粮草及时,哀鸣嗷嗷的城恐怕已是饿殍遍地了。

    然而随着辽人输送粮的次数越来越少,军再度吃,李元昊令不再分粮于百姓,再次让他们陷的绝望之

    坐困囚城,迟早是死路一条。

    这会儿一直被视作最后希望的后路遭蕃军堵截,前有气势汹汹的宋军,阻隔敌军的,却只有四周被砸得千疮百孔的城墙……

    倒不如拼死一搏,倘若运气好的话,许能真杀一条生路;若运气不好,也不过是早死几天的区别罢了。

    只是他们的气势如虹,落在目光毒辣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