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的六十年代 - 分卷阅读1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家的。新来的呢,又都彻底跟工人一个待遇了,再加上全国各地的都有,东北的还好儿,离家近,想回的也能回。再远的,真回不去。就是近的,也是各有各的难,回家的少。

        宿舍里满员着呢,黄芪来了就住不了。只好方淮心去林场过年。罗玄跟胡魁带着慕易一块儿山过年去了,林援跟夏天除夕的时候来林场吃了一顿饺,帮着砍了不少柴禾,又打了不少鱼回来冻着,才回的宿舍。

        这么时间敲打来,脑不灵光的,也知,吃到自己肚里的,自己得到了实惠比什么都重要,知青二愣们也早都被同化,该吃吃该喝喝,山货,打渔,比本地人都积极。吃饱喝足了,还能接济一家里,才明白,以前那日,就不是人过的。也知,人家就是收拾他们呢。还有啥不老实的。

        “其实成分不好有成分不好的好。最起码,这些个孩识实务,可能跟家教有关系,没有那么多唱调的,知自己得了实惠比什么都重要。”林援是这么评价的。

        某意义上来看的话,他这说法也算是错了。

        剔除了那些个老鼠屎之后,剩的孩,要么老实,要么就是成分不好,剩的就是倒霉的了,当初分的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则分的,反正是分来这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倒霉透了。来了之后开始的几个月也确实是苦。也就是最近吧,才发现人家当地的工人和百姓,那日过得可比外面多了。原来觉得自己多倒霉的,现在都恨不能烧香拜佛念自己的好运气。

        成分不好的那些个呢,父母不是当官的,就是知识分,要么就是生意的,或是地主富农啥的,一个个的,低调还来不及,都是低着过日,恨不能谁也别注意到自己才好呢。哪敢起刺儿啊,家里人都在遭罪呢,都恨不能两顿饭省一顿来接济家里,哪还有心思想别的。

        烦人的少了,日轻松了,过得也就快了。

        就只剩当初寄匿名信举报的那个人,该知的人都知是谁了,只是那人谨慎,那件事之后一直老老实实的,一直也没有什么把柄。那就慢慢熬着吧,总有机会的。

        一开,农场里就忙得火朝天了。地已经开得差不多,再开荒也开不来多少了,都是些零散的地方,之前藏着那五百多亩也给到账里去的,再加上新开来的五百多亩,报上去的六千三百亩就算是农场的全耕地了。

        山脚不方便地,也别空着了,果树吧。反正是能利用的都利用上了。

        诊所的位置最后定在了学校的隔,因为要建的房太多,农场的大院也往外扩了。学校原来就在居住区的边缘上,外扩的话,正好可空来一小块地方。新建了五间的砖瓦房,又换上了玻璃窗,窗明几净的,光线也好,人在里面待着,心都好多了。

        单独一大间的药房,一间诊室,剩的三间都是病房了,挨着后墙还接两小间房,一间库房放杂,一间就厨房,诊所不用开火,工作人员都是在家或者宿舍吃完了早饭才来上班,午有堂,晚上又回家了。不过冬天烧炉烧火墙平时烧个什么的,还要是有炉灶的。

        办公区的房也很快建好了,都是一样的砖瓦房。宽敞得很。

        房都建好了,接着就是耕了。全都忙活完了,就六月份了。

        省里来通知,让赵场跟范书记去开会,今年又要跟农场分知青,也不知两位领导是怎么说的,反正最后上面是认可了农场不需要新人的理由。也就没在给分人。

        全场都轻了一气,去年新知青来了之后,折腾的那个劲儿,大家可没忘了呢。

        七月份,最重要的事来了。

        省里给了农场两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林场里还有一个。

        那就推荐吧。为了照顾知青,农场还特意规定了,从农场弟里推荐一位,知青里推荐一位。

        领导们也不独断专行,全场记名投票。

        场里人投场里的,知青们投知青的。

        这时候,就看来人缘的重要了。

        农场那边儿,不是别人,居然是李小川。这孩平时就是孩王,儿又活,老李呢,平时人老实的,没什么脾气,谁家有个活儿啥的,想借个借个去拉拉车拉拉犁啥的,他也不为难。这会儿可是用上了。因为票投得太散,李小川只得了不到两百票,居然就筹。

        知青这边儿,选的人,也很让人意外……

        作者有话要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