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主角? - 分卷阅读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爷说了,有空定要请小公去卢府一聚。”老掌柜笑:“如今提起您啊,老爷那是赞不绝呢。”

    苏家宝大概看了数额,十张百两银票,整整一千两银,他淡然一笑,把那十张票推了回去,正:“帮清江楼,我也拿到我应得的东西,这些银两实在不能收,您老还是拿回去吧。”

    老掌柜一脸为难。

    苏家宝说:“您回去和卢老爷说一声,这银两我实在不能收,无功不受禄啊。”

    无奈,老掌柜见苏家宝一副拒收的模样,只能收回了银两,心里却对苏家宝的表现不断的称赞,小小少年,不为钱所动,以后定有大息啊。

    卢掌柜回去说清楚况时,卢老爷抚掌大笑,心里对苏家宝的好了。

    卢金全走南闯北多年,自诩光毒辣,他一就看,苏家宝有如此智慧又能守本,不折腰于金银,日后必有一番成就。

    于是,卢老爷当着掌柜的面亲手写了封信,让带给了苏家宝。

    苏家宝看到信里卢老爷说的,日后若是有什么钱财上的困难,尽去卢府,他卢金全定全力相助时,面上了惊喜的笑容。

    他不收那一千银两确实是因为无功不受禄,没别的心思,不过错得了卢老爷的,得到这番承诺,确实也是他想要的。

    因为北方边境即将逃来的难民。

    据前世的记忆,他记得当年洛青俞被判杀人罪逃离家乡不久,他的父亲也就是青州县丞洛堂远,就死在了难民暴动之,这也成了洛青俞一生的痛,毕竟他父亲死时他未能见到最后一面,且上还背着杀人的罪名,让他的父亲连死都死的不安心。

    苏家宝微皱着眉,拼命的想着前世那两个同事的话,半响喃喃:“如果没记错的话,最迟三个月后,北方就会有一大批难民逃难过来。”

    第 14 章

    第 14 章

    天香楼彻底落败之后,远在云州的周家才知的严重,当即把云州天香楼大师傅派了过来,并且在两个星期连续推了三新鲜菜式,还在门贴了消息,说为了弥补之前犯的错,两个月天香楼里所有的消费都减半。

    夏闻刚到清江楼时,老掌柜立迎了上去,二人边朝着后厨走边说。

    “天香楼新的菜式是什么?”夏闻问。

    “两新菜,一叫‘香煎鱼’,是用红鲤鱼的,一叫‘纸包’,是用乌的,没法打包来,说是只能在他们楼里吃。”老掌柜详细的说着。

    到了后厨,另外两位师傅也到了,见到夏闻,恭敬的弯腰称了声师傅,夏闻早就让他们改了这称呼,可他们不听,后来夏闻也就纠结这个了。

    夏闻看了站在一旁焦急的掌柜,安:“您别急,您要去门也贴张消息,说清江楼新增菜式‘跃龙门’和 ‘折桂’。”见老掌柜立即转,夏闻又:“吴言在大堂,他带来了这两菜的图样,少爷说了,一齐贴消息上吧。”

    老掌柜见夏闻如此沉稳淡定,顿时不担心了,喜滋滋的去写消息了。

    厨房里,夏闻让两个师傅打着手,同样的,一人拿来了红鲤鱼,一人提来一只

    “今天教你两新菜式。”夏闻把小半勺油倒铁锅也不抬地说

    两个师傅闻言齐齐,一脸的兴。

    自从老掌柜贴了消息来,很多人看了新菜名,全都来了兴趣,坐在餐桌上等着,老掌柜忙昏了,现在再看着两新菜名,才知这名字有多妙。

    鲤鱼“跃龙门”,蟾“折桂”,这就是冲这三年一次的秋闱去的呀。

    清江楼的两新式招牌菜又火了,先不说这味怎么样,就是听着菜名,家有备考学的,也要图个吉利买两份去。

    自从清江楼推这两菜后,老客们又回来了,每天嗷嗷待哺的来楼里等着菜

    以后的日,天香楼不甘示弱,又是接连推了新菜,清江楼先是没有动作,却在一个月后贴消息说,以后,每隔一月便会推新菜,丝毫没有和天香楼打擂的样,只安心地推菜式。

    不但如此,三位早师傅也学有所成,这一天,前一百位天香楼的客人都得到一份小礼,这些客人尝了之后,惊为天人,于是小笼包和汤包就这样渐渐地打开了知名度。

    现在的天香楼勉维持的去,清江楼却是早膳火爆,午膳火爆,晚膳同样客满楼,真正算得上是赚的盆倾钵满了。

    夏天飞快的溜走,转间已到了八月多,天气凉夹杂着丝丝寒意。

    这些日 ,苏家宝帮助清江楼的事徐宜宁和苏尉略微知晓了些,徐宜宁见苏家宝好似对经营商铺什么的兴趣,便把她陪嫁过来的两个铺给了苏家宝。

    这两个铺几乎算是不盈利的,只是位置有些偏,徐宜宁一时还未想好要如何改造,苏家宝知晓后提给他来练练手,徐宜宁也就同意了。

    那两个铺,一个是卖些书画的,另一个则是一间茶肆。前一个本来生意还好些,但后来临近的地方有人开了家赌坊,日夜喧闹,三教九之人比比皆是,也失了书画坊该有的清净,渐渐的就无人光顾了。

    那间茶肆虽然僻静,但是没有招牌,生意也就越来越差,如今也到了不敷的地步。

    苏家宝窝在书房里苦思了三天,终于让他想解决的办法了。

    原本卖书画的他让改成了当铺,只因临近赌坊,那些个赌徒若是输的没了银,又正在兴上,旁边的当铺自然是他们的首选之地,东西当了等赢钱再赎回来也就是了,谁人都是这样想的,但最后是赢的满怀还是输掉底谁又能知呢!

    至于那间茶肆,苏家宝早就想好怎么办了,依旧是开茶肆,不过不能什么茶都卖,他只卖青麟烟。

    青麟烟是这偏远之地的特产,也是产自青麟山,与那些名茶自然不能比,但是若是房里染着青麟香,然后再细细品上一这青麟烟,那余味足以排得上夏启名茶前二十名了。

    他之所以记得这一个茶的名字也是因为那两女同事独提起这青麟烟,一是因为产自洛青俞的家乡,二就是及其的贵,三就是这好听的名字了。

    他记得,这青麟烟被发现正确的品尝方式后,周围几个州县的百姓齐齐涌青麟山,没有节制的采摘,最后导致这青麟烟成了珍稀之茶,在后期更是一跃成了夏启的第三大名茶,千金一两也不为过。

    当然,后来的这恐怖价格多半也是因为那些达官贵人想要用此茶去讨好已经位居位的洛青俞所致。

    苏家宝仔细的将这两个主意说与徐宜宁听,而且还画了不少画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