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科举) - 分卷阅读14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任知县, 对这些卷宗十分熟悉,拿过来一读,顿时就看了蹊跷,对林蓁:“嗯,你看这掌柜的状和当堂记录他的应对,确实不太对劲。王员外和这兴昌楼的掌柜无亲无故, 怎么会一气借给他三百两银, 更何况那是五年前的事,他三年丝毫不加过问,为何两年前忽然找上门来。又说酒楼是掌柜自愿转于他的,那为何这掌柜又三番两次申诉冤, 一定要将酒楼要回来呢?”

    他接着往看去,神更加沉重, :“而且, 这老掌柜说自从酒楼转给王员外之后, 来往的都是乔装打扮的海外倭人……”

    林蓁又拿另外几页纸,最上面一页左右各自整整齐齐列了许多日、地名。左边那一列只有三五行,右边却一直写到最底,却似乎还没写完的样。林蓁指着那页纸对柯知府:“大人,这上面左右以嘉靖二年为界,分别是三年倭人扰我宁波府各县沿岸居民的记录,您也看见了,嘉靖二年之前,敢于上岸杀人掠货的寥寥无几,可是嘉靖二年之后,也就是这几年来,何以有这么多起倭人砍伤百姓,抢掠财的记载呢?后面这些是我选了几次面各县报上来的比较严重,死伤较多的案件的详细记录。”

    说着,林蓁将上面那纸一翻,后面是一张弯弯曲曲简化了的浙江沿海地图。林蓁指着上面的小,对柯相:“而且大人,您没发现吗,这些倭人上岸的地,都在这个小岛附近。”

    柯相翻阅着那几张纸,心对林蓁这位明先生的关门弟再也不敢小瞧了。他想了一想,又问:“林推官,你今日去城西,果真是迷路了吗?你在那里,可有什么别的收获?”

    林蓁笑:“大人英明,官当然不是闯到那儿去的,而是有人带领小人去的。这带领小人去的人,正是兴昌酒楼老掌柜收养的一个孤儿,现在他跟着我了我的随从,我给他起名叫林武。他是本地人,对官吐了不少宁波上通倭的。如今大人您整治海防的心已经传遍了宁波,不过以官看,这件事,大人您决不可轻举妄动。”

    柯相叹了气,对林蓁:“你说的,我都知。我这府衙上,每天都有人明里暗里监视着。现在你我坐在这里说话,我也不能保证咱们所谈的事明天会不会就现在谁的案上。这宁波,到底现在是谁在主?我还真有不清了……”

    林蓁:“大人您先别急。您曾经跟着明先生生擒了宁王。当时敌众我寡,您还记得明先生是怎么的吗?”

    柯相略一回忆,似乎眉目展开了许多,他对林蓁说:“嗯……明先生用兵,真是变化莫测啊,作为我等凡人,学也学不到他的万分之一,不过我却记住了一,打仗最重要的,是攻心!而决定胜负的,则是民心的向背。宁王狼野心,聚集江洋大盗,危害百姓,他本就没有帝王之才,却不知好歹,非要挑起这么一场大祸!”

    柯相略一停顿,接着:“所以,明先生先是传书四方,让天人看清宁王造反的真面目,不要被他那什么奉太后诏书京的谎言所骗,造反是大罪,自然人们就不愿意继续跟随他;其次,明先生还给宁王那两个军师送去书信,让宁王怀疑他们,再也不相信他们的策略;最让我佩服的,还是鄱湖决战前夕,先生他命人了几十万块免死牌,上面写着‘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那时候,叛军上纷纷打捞这免死牌,军心大变,本无人恋战,你说,这宁王怎么能不被先生他生擒活捉呢?!”

    林蓁接着:“大人说的没错,我虽然当时没有像大人一样临其境,但事后我一再研究明先生屡战屡胜的秘诀,我觉得明先生最擅的,就是攻心!要攻心,您就要设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想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比如我这几天在宁波城,心里思索的都是一个问题,倭寇危害如此之大,为什么浙人对朝廷的海禁一直都很抗拒呢?”

    林蓁问的这一句话,让柯相上就陷了沉思。在他心目,倭寇和反贼一样都是罪大恶极的,他一到宁波,上就发现了府衙里属们表面恭敬,实际上本不听他的调遣。他也曾经亲自到宁波城里去查看过几次,却一无所获,就像林蓁今天午说的一样,他所见的府城集市闹兴盛,本找不到半倭人的踪迹。

    思考过后,他对林蓁:“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今的世,毕竟也不像从前了。若真的是‘片甲不得海’,那怕是也断了不少百姓的生路啊!”

    林蓁:“没错,难就没有一个既能让宁波保持如今的繁荣局面,又能防止倭人扰沿海的办法吗?”

    柯相沉半晌,:“林推官,我知你的意思,可是圣上派我来就是为了平息这附近的倭人之,皇上刚登基的时候,屯门一战,彻底把佛郎机人赶走了,皇上那时候可是令,绝不容许任何一个佛郎机人登上我们大明的土地。如今我若是请求皇上开放海禁,只怕又会犯了圣怒,到那时,我们可该怎么办?”

    林蓁:“您也说了,如今的世和先前不一样了。皇上刚登基的时候,海外各国都不知我大明的威严,佛郎机人贿赂前朝的宦官,屡屡试图侵犯我大明的海域,还想把屯门岛占为己有,我们若是一味忍让,只怕他们更加得寸尺。更何况那次一战,我们缴获了不少佛郎机炮,也大大改善了军队的武置。可是广东市舶司关闭几年,沿海的百姓少了许多生意的机会,有些小店铺都关门了,或者是试图辗转把货买到浙江这里来,但我上次回到海,那里的集市、海港,确实有很多都荒废了……”

    柯相在认真倾听着,林蓁继续侃侃而谈:“柯大人,您应该也发现了,如今百姓的生活稍微安定了些,各样买卖的人越来越多,咱们大明有的是丝绸瓷,但缺的是什么?是银。可是倭人正好相反,他们那儿什么都没有,却有世界上最第二大的银矿。咱们和他们生意,能养活多少大明的百姓啊!”

    柯相叹了气,:“好……你说的有理,可是皇上那里……”

    林蓁靠上前去,把案上自己一直未动的那杯酒举了起来,他只浅浅饮了一就放了,当他把酒杯放在桌案上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却伸到了柯相面前,柯相惊讶的看着林蓁缓缓把攥的五指展开,他的手心之,躺着一块致的白玉印章。

    林蓁对他,柯相便小心的拿起那印章一瞧,只见底整整齐齐的刻着“维躬”二字。柯相一仔细端详,吃惊的低呼:“此乃……圣上亲笔所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