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科举) - 分卷阅读3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说了这件事,甚至容还更详细些。他压低声音,对程氏:“王妃她……投自尽了。”

    程氏一听,又开始泣,:“王妃着实是个好人,当时我在王府受了那奇耻大辱,多亏是她老人家背着王爷给我银两,派人将我送回家来,不然……不然哪里能有你和莹儿呢?”

    林蓁,又劝她:“阿母你不必为此太过悲伤,我在兴王府听说宁王最后也有所醒悟,嘱咐那将他擒住的王太守厚葬王妃,王太守已经依礼将王妃在江边好好安葬了。”

    程氏听了这话,才略略宽心了些。又:“唉,只是那宁王毕竟是你阿兄的……”

    林蓁赶伸手将程氏的嘴一捂,格外严肃的嘱咐她:“阿母啊,从今天起,无论是人前人后,家里家外,你是万万不能提起这话的,就是睡梦里也不能半句!当今皇上可不是个大度的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这事传到他耳朵里,那么咱们一家老小的命就都难保了!”

    程氏吓了一,使劲了好几:“我明白,我记了。”

    林蓁知程氏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也比较知,就不再吓她,而是将她搀起来,:“阿母,不早了,你回去歇着吧。”

    程氏拉着林蓁的手,有些担忧地问:“那世……我是说当今皇上,果真这么不好相么?你在王府这些年没受什么罪吧?”林蓁赶:“没有,没有。”程氏本来也不兴趣这些朝局变化,只是上仔细打量了林蓁半天,嘱咐了一番到海后他的饮起居上要注意的地方,快到三更天,母两个才各自回了房

    又过了几日,到了该启程的时候,几乎全村上都来为林蓁送行。甚至程氏带着莹儿也随着人们一起来到了村。莹儿如今五岁,正是活泼可的年纪,圆圆胖胖的小脸,一对乌黑的瞳仁闪闪发亮。林蓁有些后悔这趟回来没有多跟自己的妹妹相些时日,不过毕竟现在家里好多了,莹儿也不用再受那忍饥挨饿的苦。自己这次远行,不就是为了给他们挣来更好的生活么?他抬手抹去莹儿脸上的泪:“乖乖听阿母、阿妈的话,到时候二哥带你去海县城里玩!”

    莹儿使劲,随程氏往后退去。这时,林老爹唤开人群,请了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原来因为林毅斋病沉重不能随林蓁同去,林学也要留在家帮程氏打理家业,林老爹便找了临县一名姓翁的秀才带林蓁去县学报。林蓁一瞧这位翁秀才,大约二十上,脸颊窄瘦,两挑起的的剑眉,睛炯炯有神,虽是带着几分书生的斯文气,但却更像他在兴王府里见过的那些侍卫,整个人显得英姿,气度不凡。林蓁心对此人好顿生,等送别的众人散去之后,便主动和他攀谈起来。那秀才一开,倒是和气的很,他看林蓁年纪还小,笑的答:“我姓翁,名万达,字仁夫,是揭县人,在咱们安府的府学里读书。你可能没听过我的名字,我倒是知你呢!”

    林蓁一琢磨,自己和这位翁秀才没集啊,等等,他忽然记起之前月儿的话,问:“翁兄娶的是不是沙溪镇西林村孙员外的大女儿孙婉华呀?”

    翁万达笑:“正是。我那人有个小妹,特别机灵可,整日和她两个提起你这个山都乡的神童。如今你果真被举荐县学了,我是一也不意外。等到了海,你若有什么需要,尽来府学找我!”

    林蓁谢过了他,:“哎,上一次去海,还是两年多前的事,想不到呀,这一转,发生了这么多大事……宁王叛,先皇驾崩,兴王即位……咱们作为读书人,最期望的就是天大治,国泰民安,老百姓不再受这些折腾,能早早过上平静富足的日……”

    翁万达听了,却愤愤的叹了气,:“如今这海县,可不像从前那般安宁了!你不知,就从两三年前开始,那些什么佛郎机人贿赂了镇守广东的太监,还跑到京城朝见了先皇,把个什么阉人叫亚三的留在先皇边供他取乐。正因为有了先皇的庇护,这几年,佛郎机人在咱们这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拐卖人,无恶不作,还占了个岛广筑堡垒,修建工事,你说,在咱们大明的土地上,他们这是要什么?!若是新登基的这位皇上圣明,就赶派兵把他们通通赶走,我翁某虽然是个书生,但也愿意一臂之力!”

    林蓁听了,心愕然,当时在李知县和薛大人面前,他戳破了佛郎机人冒充满剌加人的谋,本以为他们会被就此赶明朝的海域,谁想到,他们居然买通宦官,在广东各地合法的住了来。还好,上次由于他在县衙里的义举,他的属1和属4都升级了。对于属1,林蓁提的希望是学一些基本的牙语。而对于属4,他心了然,知这属可以让他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便提要看一看当今各个国家的局势。

    有了这些知识,他信,自己虽然不能上动手把牙人赶走,但也有了足够的资本和他们较量较量。前这位翁秀才显然也是位能人志士,林蓁愿意和他分享自己从系统那里学到的东西,于是,他对翁万达说:“翁兄所言不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把他们赶走之后,咱们大明朝该怎么办?是守国门,决不和他们来往吗?”

    翁万达闻言一愣,:“这个……似乎也有些不妥……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不知他们的底细,这着实让人不安呐!”

    林蓁赞许的:“翁兄有所不知,小弟在兴王府,曾经观览过一本奇书,说的是这世界诸国之事,你若是兴趣,咱们这一路上我就给翁兄讲讲,就算是排解一旅途的乏闷,如何?”

    翁万达自然知林蓁在兴王府了两年多陪读,他不顾林蓁比他小了十几岁,对林蓁打了个躬,:“愿意请教。”

    林蓁赶了声不敢当,然后,两人一边慢慢往前走,林蓁一边开:“翁兄你可知,那佛郎机人是从哪里来的?”

    翁万达:“……呃……这个……莫非是从所记载的鸟鼠同山那里来的……?”

    林蓁摇摇,停脚步大致在地上画了一画,然后指着其一块地方:“欧洲,他们是从这块叫欧洲的土地上来的。他们到咱们大明来的商路本来一共有三条,不过如今他们已经制造了能远航的船只,靠着从咱们传过去的司南(指南针),开辟了新航,能从海上航行到咱们大明来了……”

    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说,林蓁所言令翁万达惊异不已,然而,亲见过牙人停靠在岸边那庞大的帆船的他,一也没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