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在唐朝 - 分卷阅读16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想到小时候自己被吴议唬得信以为真有神仙老爷的事,李璟畔不由衔了两丝笑意:“可惜院荒了,里面的鬼怪却不见了。”

    两人一面谈笑,一面已经到了别院门

    别院倒是照旧人迹罕至的样,地上的青草都已经生三寸,直没过人的脚背,在这方无人问津的天地自由自在地生着。

    推开腐朽的木门,扑鼻而来一陈旧的灰尘的味,苍白晦暗的暮光穿过空的屋,映地上的青苔痕。

    李璟一面扇走灰尘,一面走这隔屋,小时候的事一一浮现在脑海:“原来你以前就是住在这地方的,我小时候还真以为是什么神仙住的地方。”

    吴议忍不住打趣李璟:“那时候某人还地拿着胡饼来求我这个神仙呢。”

    被提到那时候的糗事,李璟不仅没有丝毫不好意思,反而笑意愈:“若不是那时候我天天拿着胡饼来,你这个不人间烟火的神仙指不定就要把我拒之门外了呢!”

    这话倒是不假,吴议当初肯救萧氏,也不过是拿人手短罢了。

    “师父。”李璟像是发现什么奇怪的东西,惊讶,“这是什么?”

    第117章 完结

    李璟所指的, 原来是床板后数的刻痕。

    这些刻痕一又一重重叠叠地累积着,像是树的年,在悄无声息间记录飞逝的时光。

    吴议几乎快要忘记这些自己亲手用小铜秤砣刻的印痕, 不由伸手指在凹的印槽轻轻挲着。

    印在指冷而生,就像当初命运给他设的一, 非要把他到上绝路不可。

    好在每一次的悬崖绝境, 他都侥幸险逃生,才有机会重临旧地, 追忆往昔跌宕起伏的峥嵘岁月。

    “当初我负血症的时候,就是在这孑然求生的。每撑过一天,我就在上面刻横杠, 以此来激励自己不要放弃, 一定要撑着活去。”

    活去, 不过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最初的念

    初衷得偿, 夫复何求。

    掌背上被覆上一个熨的温度,贴着他的手,像一张温柔的网,将这些年辛酸沉重的往事都包罗在五指之间。

    “师父, 以后不遇到什么样的疾病困苦,我都会一直陪着你,不会再让你一个人的。”少年低哑的声音似穿堂而过的微风,无意间拨动人的心弦。

    吴议不由微微一怔, 旋即哑然失笑, 没想到自己这个为人师尊的人, 竟然要徒弟来宽自己了。

    李璟的神却异常认真:“就算我走遍海角天涯,也一定会回到你边的,你要等我,师父。”

    他的心意,吴议自然明白。

    他是已逝之人,自然不能像李璟一样自由自在地招摇天地间。

    天后何等睿智聪慧,未尝就没有看透他们耍的这些小小伎俩,不过赐他袁州这一方闭锁的小城为一生的棺椁,让他生死都不能再回到大明

    却不知刚好合了吴议的心意,安繁华遮,又如何比得上山一隅得我心?

    不由回握住他的手,千言万语抿于一个浅淡的微笑。

    “好。”

    ——

    两人在吴家别院转了一圈,都觉得是个僻静清净的好地方,于是第二日李璟便亲自造访刺史府上,想要替师父买这所承载有不同意义的别院。

    刘刺史接替吴绩的职位也有好几年的功夫了,瞧着上一位老哥就因为站错了太医的队而被贬蜀,自然对自己的立场掂量得分外小心。如今听闻南安郡王李璟要来买他那闹鬼的别院,哪里有说不肯的理,甚至一文钱也不收,地让人把房契送到李璟手上。

    “无功不受禄,刘公还是开个价吧。”李璟眉梢一挑,风三分少年人的锐意,转的目光似一柄锐利的小刀,轻而易举地挑开刘刺史心里那小九九。

    ——无外乎是瞧他这个郡王爷如今颇得天后青,想要借着他的和天后言几句,让天后记得这片乡野之地还有自己这么个人。

    刘刺史愁眉苦脸,仿佛李璟给他了个大难题:“郡王爷有所不不知,那小院原来是闹过鬼的,所以官府上也无人居住在那里。既然郡王爷想要,官自然成人之,绝无吝啬之意。若官趁机敛财,岂不平白辜负了一桩两全其的好事?”

    他言辞振振,仿佛自己恨不得跪谢李璟讨走了闹鬼的小院,李璟也不由在心哂笑,从古至今可没见过这样的讨价还价,买家要钱,卖家却只肯白送。

    “既然如此,本王就谢过刘刺史了。”他倒也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加纠缠。

    “那官改日就差人将院好好打扫一番。”刘刺史是在官场里摸爬打惯了的人,自然谙好事到底,送佛送到西的理。

    “这倒不必了,已经承蒙大礼,岂可再多加麻烦,我自己打扫布置就可以了。”

    李璟知吴议喜静好书的脾气,要让这位刺史打扫打扫院,再“顺便”送两奢华的家,指不定还破坏了那院的清幽之气,反倒落于俗了。

    至于该怎么布置装,当然是他这个徒弟的该尽的孝心,岂可被人越俎代庖了去。

    刘刺史何等明,上改:“那官就不去叨扰了。”

    刘刺史这人聪明就聪明在知自己该说什么,又不该说什么。该说的场面话他一个字也不省,而某些不可明说的问题他便装聋作哑,绝不提。

    比如这院里供的究竟是什么大佛,要他堂堂一个郡王爷放段去鄙之事?

    若说是养在外的女,也决计不至于安置在那么穷酸落魄的地方,可要说是什么贱之人,却也不见得能让郡王爷这么上心,刘刺史思来想去,只能断定里面是位招惹不起的贵人,以后恐怕要多多留神,不能让他在自己的地盘上有半闪失。

    而被他揣在心翻来覆去掂量轻重的那尊大佛,如今却在城边的官学门打着转悠。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学们悠悠的背诵声从传来,反反复复都是那本。

    地方官学自然比不上安太学的教育平,学生多停留在死记背的程度上,而很少有思考和提问的空间,这样培养来的大夫,大多也就是照着规条看病的书呆,而很鲜有锐意创新的人才。

    唐朝医风多墨守成规,和这样的教育方式自然有分不开的联系,想要培养灵活变通的人才,恐怕还要从学生的时候抓起。

    如此想着,不觉间已转客栈,他心不在焉,几乎一磕在门上,幸好被李璟拉住了,才免得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