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 - 分卷阅读1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着自己能遇上这样的家人,在这个时候对自己和自己的父母都不离不弃,没有划开界限,还都努力帮忙,周晓淳再是没什么觉得不满足的了。

    当天晚上,周晓淳在宁荣臻的怀里跟他慨自己遇上了对的人,庆幸能有这样的家人,还一个劲儿的表示不知该如何谢古建国。

    宁荣臻能够理解妻现在的心,只不断的劝她不要太把这事当成包袱,亲戚之间相互帮助本就应当,自家只记着这分,日后有机会一定想办法报答便是了。

    周晓淳明白丈夫的意思,当也不再多说,只一心期盼着父母能快被接到古家村才好。

    古建国的这些事自然是不会瞒着古老爷和毕老太太的。也是为了他们能在队上帮着提早些安排,在事差不多确定了之后,古建国就跟二老代了事的经过。

    古明妍在一旁听着也是觉得自家老爸这事儿的好。

    咱们不说在人家这些大人落难的时候给予帮助提早建立人脉吧,但这实打实的亲戚事儿了,有能力帮把手那绝对是不能坐视不理的。

    古老爷之前听儿说起过这两位学者的事,那个时候他都是慨万千,唏嘘不已的,为着他们可惜,也充满了同。现既然儿有门路把人送到自家地盘儿上,那他自然是会多加照顾他们,这一倒不用儿特意代的。

    不过这的该怎么,他还是得跟队书记他们一起商量个章程来。

    毕竟这有一就有二,看这势,以后说不得这村里还得再接收别的那些放来改造的人。这队上用个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人,一开始就得把稳商量好了才是。

    古老爷第二天就去了大队,跟里面的这样那样的一番商讨。

    他倒是也没说这两人跟自家的关系,只是说了的形势,暗示了这些放的人是有好的有坏的,将来还不定怎么样了,总之定了自家这边不要太过糟践这些人的基调,只照政策和公社的普遍法来就是了。

    接来又安排了一些的事,包括放人员的吃住标准啊,参与劳动的度啊,以后怎么个批/斗教育法儿啊等等这些。

    总之就是在大的政策框架给予一定的宽松照顾的基调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今天去玩堵在路上回来晚了,修改好已经过了六了,明天我会时更新的,还请小天使们多多支持啦。

    明天见。

    谢为我投霸王票或溉营养的小天使哦~溉[营养]的小天使:

    刘 20瓶;

    非常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5章 相见(三合一)

    说起来, 古家村之所以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还不至于在这方地界儿闹什么特别惨烈的悲剧, 跟队上的这些个领导们都还算正直和善是分不开关系的。

    村里不是没有那些比较激的人闹事儿的, 只不过到底是因为古家村还算得上属于条件比较好的生产队, 家家的不至于饿死人,大家都有自己的一摊事儿要忙,很少有闲来的时候。

    这人忙了, 也就少了些或是琢磨些七八糟事力了。所以大分社员还都是比较安静沉默的, 有那几个个别的刺儿,也都被家里给镇压了,掀不起什么浪来, 所以整个生产队总倒还算得上平静。

    否则古建国也不可能把周家二老给安排过来,毕竟这要是在自家的村里,有个什么万一的, 那怎么跟人家儿女代不是。

    古家村这边的事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瞅着就要冬, 众人都盼着农场那边能快些把人送过来, 也好赶在冬前给两位老人安顿好,再调理调理才好。

    没让大家等太久, 周季祥和林白两位老人不久后就坐着车,被农场的人移送到了古家村生产大队。

    两方人接。

    农场的事看过古家村给这两个‘坏分’准备的棚后,表示很满意, 接着他们又听了生产队队说了说对两人今后参与的劳动还有思想教育这些的安排,也没挑什么错来。想着这村倒是懂事儿,之前来时听说这队上还没接收过放人员, 还想着要跟他们好生代呢,没成想人家自己个儿就安排的好,当也省了自己这边的事儿了,办完接,代了几句后,农场的人也就离开了。

    周季祥和林白两位老人是什么样明的人啊,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但离开了京都那个是非之地,虽是到了更苦的劳改农场,但到底是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两人的心境也好了许多,起码不是再像刚事儿的时候那样绝望,一心只想着了却此生了。虽然受着苦,但心里还是挂念着儿女和孙辈们的,想着他们无论如何还得来,这样以后说不得还能有机会见上亲人们一见才好。

    结果没成想,还没过两个月呢,劳改农场这边就有人通知他们,因为他们俩的原因,不适合再在农场改造了,要把他们转到面的生产队上去。

    初时听闻这消息时,两位老人还以为是京都那边跟自家结仇的人还不算完,非要想方设法的死他们才甘心呢。可是等了几天,也不见有人来与他们为难,之后也算顺利的来到这古家村。

    二人经过这一路的观察,又看了一番周围的环境,老两相互对视一,都在心里明白了,这哪里是有人要把自己到绝路啊,这是有人搭手帮了自家了。

    当两人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人为了什么帮助了自家,但总归是到了比农场要好上许多的环境了。虽然还是一样要活,但到底看的没那么严了。林老太太还不禁想着,自己总算也能省粮给老吃了,多少能帮着他熬一熬时间。

    说来古建国办这事儿明面上打的旗号就是两位老人不好才调过来的,这倒真不是瞎编。二老在京都受了一番罪,又没人给看病治伤的,加上年纪在那,一路颠簸,到了农场一刻不停的就参加繁重的劳动,想也知得亏到什么程度了。

    其周老先生更加严重些。

    那时候在京都他们被批/斗的时候,老爷就多是护着老太太的,所以现在老爷比老太太更加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