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齐艳史 - 第二章 山居岁月(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舟速度与云知还第一次被两位师抓着飞行相差无几,但是平稳、安静,也没有迎面刮来的大风,验却是舒适许多。

    从舷窗望,可以看到一朵朵白云从舟旁飞速掠过。上方的月亮近在咫尺,像是一个绘着婆娑树影和灰山峦的反光盘底,有着轻薄、透明的质地,让人忍不住想敲上一敲,看看是否会与人间的瓷同一悦耳的声音。

    他和两位小师坐在后排的位置,李萼华坐在舟。在她面前,有一个圆形平台,平台上有一个舵,脚有一面踏板。

    据罗节介绍,舵是控制飞行方向和度所用,踏板则是用于加减速。

    舵的原理与普通的船相一致,罗节认为没什么好解释的。

    飞舟的动力则来自于消耗灵石的多个小型飞空法阵,踏板连接其上,可以开启或关闭其几个,如此便能自由选择飞行速度。

    云知还听得津津有味,一面观赏舟外景,一面问些在罗节看来常识到不能再常识的问题,颇为悠游自在。

    只可惜到了丑初,两位师都已闭目休息,云知还正兴奋着,无人谈,东张西望一阵,也只好靠在舟上小憩一会。

    过了寅初,罗节与大师接,李萼华坐到云知还右侧休息。

    对这个与自己已有肌肤之亲的女,云知还自然希望能多亲近亲近,但是不知为何,了云家之后,李萼华对他又恢复了原来的清淡觉,云知还不知跟她说什么,也就不好打扰她,只默默地嗅着空气的淡远香味,时不时地看她一

    飞舟在夜迅速前行,待罗节累了,又换上了申小卿。

    渐渐地天边开始发亮,李萼华看了看界的景象,提议:“面有个城镇,我们去休息一会吧。”

    申小卿应了一声,架着飞舟缓缓降落到城郊的一山坡上。李萼华把变小的飞舟收里,四人便一起往城里去。

    此时城门刚开不久,许多百姓挑担推车,的,看起来颇为闹。

    四人上前找人一问,才知此城名唤临溪,已接近西平郡地界,离宁州城也不过四百多里了。

    一夜之间,飞了竟有一千里地,云知还不得不叹仙家法的神奇。

    四人找了一家街边的小店坐,随便吃了些腾腾的早

    看着街上熙来攘往的陌生人群,云知还不禁心生慨:“这是我离开家乡到的第一个地方,我得多看几,好好记住这景象才行。”

    罗节:“你都十七八岁了,竟然第一次远门,难就没好奇过外面的世界吗?”

    云知还:“当然好奇过。但是那时候力量太小,怕外面的世界太彩,既不舍得回来,又无法把握住那些彩,反而把自己得迷失了,脆就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了。”

    罗节:“你现在的力量一样很小。”

    云知还笑:“但是有了你们,有了师父,就有了变的希望,所以我不再害怕了。”

    四人在这座城里待了半个多时辰,随意走走逛逛,云知还顺带买了一些日用品,便又跟师们到城郊乘上飞舟,往宁州城而去。

    这时不同于夜间,往方看去,山川河历历在目。沿途掠过的村落、城镇,或繁华密集,或清贫稀疏,于俯瞰,皆因为距离遥远而成为了一风景。

    太像在沿着无形的梯爬升,气温也随之变化,渐渐地,云知还了一些细汗。

    “云师弟觉得了吗?可以把窗拉开一些,有风来就凉了。”申小卿手指了指窗边的一个扳手,“扳过来一就好。”

    云知还握住,依言轻轻一扳,舷窗果然应手而开,阵阵凉风来,神为之一,不由问:“这飞舟细节考虑得如此周到,不知是自何人手笔?”

    申小卿:“这是师拿功绩换的,自工司将作寺校署令周介之手。通风换气是人的基本需求,想到这那也不算什么,他在这小小的舟上还设置了隐、潜、变形等诸多功能,那才真叫厉害呢。”

    云知还:“神后手能人如此众多,难怪我大齐立国不过十载,繁华之盛已远超北边矣。”

    李萼华:“能人多寡固然重要,君主如何却更能决定一国兴衰。北边论人才积累,比我们只多不少,但是尊虽也算一代枭雄,比起神后陛却要差许多了。”

    云知还:“师说得是。对神后陛我一直神往已久,可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

    申小卿:“只要师弟努力修炼,总有一天可以见到的。”

    又飞越山峰、河无数,到巳初,一座宏伟城池现在四人方,城门上隶书两个大字:宁州。

    李萼华把飞舟降落在城外,对三人:“你们去不去呢?接手续很简单,倒也没什么可看的。”

    云知还知两位小师肯定已经来过,李萼华这话实际是对自己说的,便笑着:“认认位置也好。”

    李萼华,没再说什么。

    接手续果然简单,李萼华早已把事经过写成了纸质报告,四人来到城东的刑吏司,唤来一个穿绿官服的年官员,让他把报告与雁影石给此地官,再由略检验过,分级别地循序寄到京师总即可。那官员显然与李萼华认识,态度相当地和蔼,甚至还想请四人留来吃饭。四人当然委婉回绝了。

    了城门,李萼华把飞舟放来,对云知还:“再有半个时辰多,你就可以见到师父了。”

    云知还笑:“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四人又飞了半个时辰,已一片连绵群山之

    目所及,皆是莽莽丛林。密密层层的古树可参天,其上藤蔓缠绕,苍翠滴。空飞鸟盘旋,鸣啭啁哳。林间又有河蜿蜒,清可见底。饮完的麋鹿在岸边散步,倒映丽的影

    云知还赞叹:“真是个好地方。”

    “那当然,还有更好的呢,”罗节得意地指了指左前方远的一座山峰,:“看那里,那就是我们的师门所在了。”

    云知还顺指一看,只见一座雄伟的山峰地而起,像是一面树在天地之间的翠绿屏风,其上白云缭绕,苍松倒挂,飞瀑泉,仙鹤翔舞,似是氤氲着一层飘渺的仙气,果然是个更好的所在。

    飞舟速度极快,转四人已接近了那座山峰,李萼华纵着小心降落在了山腰的位置。

    云知还从舟上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周遭环境。

    这是一颇为开阔的缓坡,估计有十丈方圆,草树木被修理过,只在错落排布的五座木屋外生。每间木屋前都开辟了一个小院,上面满了油菜、豆角、茄、南瓜等季菜蔬,还有一些摇曳着奇异果的植,不知什么用的。

    云知还的第一印象是,与这座山峰本的壮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过于简陋了。他原以为作为一个门派的宗门所在,建筑华、陈设致是必须的,没想到这里丝毫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