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杨贵妃前夫 - 分卷阅读9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大慈恩寺的钟声,李瑁仿佛醍醐一般,一亮,突然有了对策,忙命人备了府。

    这安城,最名的寺院有两座,一座便是那大慈恩寺,因寺大雁塔供奉当年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的舍利、佛经闻名;另一座便是西明寺,乃是因当年僧善无畏闻名。

    这善无畏本是释迦如来的叔父甘饭王后裔,十三岁继承王位后家,八十岁时来到安城,被玄宗尊为国师,便住在这西明寺。他圆寂以后,是他徒弟普和尚当了这里的方丈,而此人亦是被玄宗所尊崇。

    李瑁曾在与这位普方丈有过几面之缘,当时得知他信佛,普还曾邀他去听寺讲法。是以听说寿王来了,普也未惊讶,让弟将其领到禅房。

    李瑁一见普,先施了一礼说:“许久未见方丈,如今贸然前来,还请见谅。”

    普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寿王殿既然能来,便是你我有缘,不知殿找老衲有何事?”

    李瑁便将这几日的事与他说了,他又一躬:“本王也是没有办法,想到圣人对方丈的话颇为信服,便想着,或许方丈能帮忙解决此事。”

    普听了,思索片刻说:“圣人这些年崇信教,对佛法诸多抑制,虽说老衲因这西明寺偶尔还能得以面圣,却终是不比以前了,所以殿这个忙,老衲不是不帮,而是帮不了。”

    他看李瑁失望之,淡淡一笑,又说:“只不过老衲帮不了这个忙,不代表别人帮不了。”

    李瑁一听他这话,忙问:“不知方丈说的是何人?”

    “我前些日听闻圣人招了僧不空大师返回安,想必再过几日就要到了。”

    “不空大师,他不是已经返回天竺了吗?”李瑁记起这位法师乃是天竺来的僧,几年前奉旨返回故土。

    普摇了摇:“三年前,不空大师奉旨返国,可因病在韶州耽搁来,前些日,圣人想起他来,又招他回来讲法。当年圣人因他受戒为菩萨弟,想必他的话更有分量。”

    李瑁一听大喜过望,忙谢过普。他回到王府边安排人打听不空大师何时到安,终于在几日后在城外等到了他。

    与此同时,玄宗也得到了不空返回安的消息,沐浴斋戒,三日后召见了这位僧。因他那过世的母亲窦太后便是信佛,玄宗便请不空在诵经祈福,他却摇了摇

    玄宗奇怪,问他何故。不空说:“贫僧来到这大明,能受到佛光笼罩,想必有信佛之人祈福,只是,这佛光日渐暗淡,却不知是何故。”

    玄宗想了想,这才想到寿王妃在府设的佛堂来,也觉得自己当时听了那杨国忠的话,一时气急罚的有些重,却暗力士派人通知李瑁将玉茗接回寿王府。

    玉茗没想到竟然真的还能再回王府,她看到李瑁带着两个孩向自己走来,又惊又喜,一时间竟然激动地说不话来,抱着孩们喜极而泣。

    她抬起,看到李瑁正笑着看向自己,有些不好意思,轻轻泪,站起来,轻声对他说:“十八郎,我回来了。”

    李瑁伸手将她抱在怀,轻抚着她的发,喃喃说:“回来就好,从此,再也不会让你离开了。”

    后来,两人曾去拜见不空大师,谢他相助之恩。不空大师淡淡一笑,念了声佛号说:“殿与王妃投意合,贫僧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他看了玉茗,意味的说:“当年我与虢国公相熟,他曾说意外与王妃结缘,也曾说你为所困,如今看来,王妃已寻到自己的善缘。疾苦在,宜善摄心,终得善果。”

    玉茗没想到这位大师竟然与义父相识,想到与杨思勖的因缘际会,竟然多次在危难时候救了自己,不由慨万分。

    她跟李瑁回到府,才听说沈珍珠带了李适过来看望,正在东院等候。她忙赶过去,看到三个孩正玩在一起,珍珠则坐在一边看着他们。

    “这三个孩玩在一起,不知的还以为是兄弟。”玉茗笑着说。

    珍珠一见她回来,忙站起来问:“王妃这些日可还好?我在太听闻此事,可又不得门去看你,幸好平安无事。”

    玉茗笑了笑:“不必放在心上,我知你是不由己。”她拉着珍珠到屋里坐了,远远地看着那几个孩,突然叹了气:“你看他们现在多好,既不知辈□□份之差,也不必考虑哪些名分地位。”

    珍珠看了看她问:“王妃可是担心小郡王将来?”

    玉茗摇了摇说:“你看怀儿跟适儿,虽然年纪相仿,却是叔侄。怀儿这一生只能当个悠闲的郡王,我也希望他平平安安的就好。而适儿是太孙,将来的命数还未定,想到十几年以后,他们便是不同份,就好像当年的太与寿王。”

    她看向珍珠,劝:“我知你在郡王府受了许多苦,多半是因为适儿,如今在太府寄人篱,过得也未必顺心,这十六王宅的女多半是如此,真是委屈你了。”

    珍珠听罢,不知想到什么脸有些黯然:“我不及广平王府其他女,因此连累了孩跟我一起受委屈,若是他母亲跟郡王妃或是那独孤夫人一般份显赫,想必更能得到太和广平王的呵护。”

    “珍珠,不要这么说自己。”玉茗听了,知她心里又难过了。连忙劝:“广平王不也是妾室所生,如今受圣人重用,比嫡生皇孙不知多少倍。”

    珍珠摇了摇,轻声说:“也正是因为如此,郡王他也知适儿必会跟他一般面对诸多磨难,所以对我也甚是冷淡。我明白,郡王是怕我的影响适儿的前途。”

    玉茗一听,想到李豫落寞的那张脸,这才明白他对珍珠不不问,原来是因了小时候的事,尽他对早逝的母亲十分怀念,可更多的,却也得益于这个母亲早早过世,才没有影响他的前途。

    “王妃,珍珠冒昧,想拜托您一事。”

    “你说吧。”

    珍珠看着远的李适,多了一丝不舍:“若我将来了什么事,请王妃替我多加照顾适儿,那样我便放心了。”

    “你不要想太多……”

    “求王妃答应我。”

    玉茗看她这般恳求,只得应了来,她隐隐觉得珍珠似乎预料到了什么,当时却觉得她只是多心了,没想到,后来竟然真的应验。

    作者有话要说:  还记得当年跟杨思勖站在一起的老和尚嘛?这个伏笔是不是埋得太你们都想不起来了?

    那些磨刀霍霍向杨家的同学们请稍安勿躁,很快就可以看到杨家倒台了。

    PS:新文预收,这本完结就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