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县令 - 分卷阅读7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初来乍到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

    差役连连推辞:“使不得使不得,这要是让我上官知可是要罚我的。你是从北边过来的,那里虽然米价涨的多,但也还没到过不去的时候,所以你怕是不知,西南有几个县发生了瘟疫,听说死了不少人,我们县太爷怕传染到蒙才这样的。”

    丁荣大惊:“竟是瘟疫?那我们在这里岂不是也容易被染?”

    差役摇:“放心吧,你们这些屋都事先消过毒,不过是先在这里歇歇脚,郎来的很快的。”丁荣这才略微放心,然后将妻接回房里,再三吩咐不让她去。过了几个时辰,果然蒙城的大夫来给他俩检查,证实二人没染病后,还特意告诉了申氏一些注意事项,申氏自从小产后一直不好,夫妻二人激的送走郎,然后拿着证明城了。才走城里,就看见一帮人的围上来,接二连三的问他们是否要投宿,自家有空屋,还有提供吃

    丁荣一脸懵,最后还是之前负责给他们登记的官兵将那帮人赶走,对他们笑:“这也算是蒙刚刚兴起的产业,因为来蒙的富人也很多,刚刚落脚怕是一时半会儿的找不到住的地方,有些家有些空房的就起了民宿生意,你要是想住,可以拿着路引跟他们去另一边记录一,不过我还是推荐你们俩个曲廉租房。”

    “何为廉租房?”丁荣继续懵,他发现自从来到蒙,他好像话都听不懂了。差役解释:“所谓廉租房,也是我们温大人提来的,之前牡丹节我们为了招待客人就修建了一片楼房。不过反响并不是很好,因为房小,里面风格局又不好,大家也就住个新鲜。于是我们大人索将他们改成租赁的形式,你要是想住,一房每月只需一两白银,不过最多只能住三个月。三个月满你们就要自己找地方了。”

    丁荣考虑了一,觉得这样也好,于是就带着妻去廉租房登记签了契。签完之后他又问边的人:“一两银虽然不多,但我看还有路上还有一些无分文的人,每天吃饱饭都难,他们又住在哪里呢?”

    差异笑:“别急,这就是我要跟你讲的第二件事了。来到蒙之后你肯定要寻一份活计,如果你有一技之,可以去人才市场自己等着人雇佣你,若你什么都不会还没有钱财,那么你可以去来跟我们衙门签契约。来帮我们修城修路,虽然比较辛苦,但每月包吃住还有一两银拿。”

    丁荣咋,这蒙城果然富庶,每月一两银在他们褚县怕是有的是人抢着,在这里竟把这么好的活给外乡人,他们本地居民没有意见吗?不过虽然月钱不少,丁荣还是没想过去修路,毕竟自己还有妻要照顾,修路这个工作实在太过辛劳。二人安顿来后他还是去找找别的工作吧。

    另一边,温瑜这些日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无数人从四面八方涌,每天都有大量的公务要理。刚开始对于接纳灾民这件事县官员大多都持反对态度,尤其是蒙本地派系的。就连梅鸿之杨醒这些外来人,也认为应该有条件的住,筛选掉那些贫困的百姓,只放家底丰厚的人来。温瑜摇,这样还不如一个都不接纳呢。于是他先询问众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蒙现如今发展的怎么样。”

    在场官员互相看了看,周纨率先开,带着一丝骄傲:“虽然比不上江南富饶地区,但在蜀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

    温瑜:“没错,这我也赞同,我们蒙现在的薪是其他县里的两倍。本官虽然才来了一年,但距上次统计,蒙城里的人已经从五千上涨到八千。能取得如此成绩,都是各位一同努力的结果。”

    众人都笑容,是啊,他们蒙现在连乞丐都很少了,人人都有活,只要努力一些就能过好日,其他地方的姑娘们都想嫁过来。接着温瑜话锋一转:“但是,我认为,蒙走到这一步就到了。”

    在场官员都愣住了,怎么能说呢?蒙如今不是一切都在向上发展吗?温瑜解释:“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你们别忘了,蒙如此缺人不过是因为砖厂泥厂造纸厂等产业先后成立,而且这些至少在现在都是只有蒙能生产。等过了几年,其他地方也发展起这几样了,我们还能有这么大的订单吗?”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但也有人不以为然:“那我们可以一直在蒙生产啊,不将代理权卖去握在手里不就好了。”温瑜暗叹气,最近实在是太顺了,以至于这些人怕是都忘了权贵二字怎么写,不说别的,小小的一个成都知府都能拿的温瑜没脾气,险些鱼死网破。这次是脱季卿的福保住了产业,但如果以后现连吏尚书都抗不的人呢?

    虽然手笨,但好歹忠心,他还是要一教:“就算是我们不卖,但你们可曾想过,如今蒙的人力如此珍贵,而且还有一直上涨的趋势,到时候成本太,商贾们还是可能将工厂迁去的。”说完他又拿起一个茶杯:“我举个例,现在的蒙就想是这个茶杯,我们不断往里倒,很快茶杯就满了,然后来全浪费掉,若是不想这样,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梅鸿之最先回过神来,兴奋:“大人是想将蒙从茶杯变成茶壶?”温瑜微笑,一个八千人的县城,放到现代怕是都没有村大,这么人这么小的地,你用什么去发展工业。别说古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如此发达,人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温瑜之前一直想着如何扩大城市规模,刚好现在天赐良机,他不想再等了。

    温瑜想要扩城,自然要跟上级报备,这几乎折一上就被批复,要知在古代除非是广州、西安等这些大都市,一般县城基本上是千年不扩建。很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本没必要。跟一般里写的不同,古代农民其实没那么想城。穷人住不起,富农都有田地,即使是雇佣佃了偶尔也要去看看,但是县城里到了晚上是禁止行走的,这个措施对于农民来说非常不利,因为一旦到了农忙的时候,时间上会跟县城的制度产生冲突。所以大分都选择在村安家,偶尔城采买。

    如今蒙竟然说要建新城,还说不用上面拨款,四川布政司的官员正被这次暴雨大如斗,这样稀奇又能增添功绩的事大家自然是喜闻乐见。温瑜拿到上级的回复,上就开始着手准备。因着这次他不止是要修城,还要一步到位修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