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13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定,老祖宗的初衷兴许是好的,可这么多年来,时移世易,那些官员也早就不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的那些人,而人心总是不容易满足的,官职低的,想要升,官职的,想多捞,再往上爬。”

    赵肃:“是的,再好的政策,如果执行的人不好,也是枉然,就如宋时王安石变法,他那些条陈,未必都是于国无益的,只是错用了人,等执行到面时,早就面目全非,造福成了为祸,岂非可惜?”

    朱翊钧思忖片刻,:“但是,朕观古今上,除了三皇五帝时天大同,在那之后,似乎就从未见过朝廷吏治得到彻底治的时候。大多是整顿之后,成效至多持续十几二十年,便又腐烂去。这其,既有阉人政,也有,咳,也有上位者的不作为,如此一来,岂非每隔十数年,都要大动戈一番?”

    他顿了顿:“朕想着,能否制定一律法,将这些问题都列,并提行之有效的办法,即便是数十年后的孙,也能受其裨益?……肃肃,朕说得不对?”

    他见赵肃一直盯着自己看,不由停了来。

    “不……”赵肃笑容:“恰恰相反,臣很惊讶,为陛的才智而钦服。”

    这位少年皇帝,今年不过十五六岁,却能锐地意识到吏治的弊端。其实这个疑问,就算放到几百年后,同样也是不少人所要追寻的答案。为什么贪污腐败屡禁不止,而且如同雪球一般,越越大?为什么每次所谓的整顿,同样只能是周期的,难没有一个办法,可以限制腐败?

    而朱翊钧对这样的现状,给的办法是:以法治国,用法律来约束贪念。

    虽然,他提的设想,放到后世并不新鲜,但时间往前回溯几百年,一个封建帝王,能想到这些,怎能不令人惊异?

    赵肃心,除了惊奇之外,还有一吾家有成的欣

    朱翊钧却有些别扭:“在朕心目,你是特别的,便如阁老于先帝那般,所以在朕面前,你不需要说那些场面话来哄朕兴。”

    赵肃目光柔和:“臣说的是肺腑之言。实际上,臣也十分赞同陛的观,一个国家想要治久安,光凭几个清官能吏是不行的,还要有一详细的法制,得好的,表彰奖励,贪污的,也能得到应有的场,人人各司其职,不必担心得罪了上级而被公报私仇,也不用担心别人毫无能力,靠着裙带关系却能压在自己上。但是,”

    他话锋一转:“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到的事。朝廷俸禄低,光靠着俸禄,官员是养不活自己的,这样就给了他们一个心安理得可以贪污的理由,由俭奢易,由奢俭难,一旦开了,再想清正廉洁,就难上加难了。”

    “如今的大明朝,官场上勾心斗角,上行效,太祖皇帝开御史制度,本想让他们监察百官,臧否是非,结果呢,言官御史,现在却成了朝廷里打压政敌,结党营私的工。”

    “陛瞻远瞩,希望制定律法行约束,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只是在那之前,仍然要一件事,整顿吏治,而且要大大地整顿。”

    他的语气和缓,毫无咄咄人之态,只是一条条陈列来,摆在皇帝面前。朱翊钧受他引导,只觉得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而除了赵肃之外,也从来没有一个文官,敢把皇帝当成自己人,与他推心置腹地说起这些事

    朱翊钧看着赵肃,心底忽然萌生一个念:要是他一直在边就好了,永永远远。

    “朕知,这些事,不能之过急,只不过,要找个什么由,才能让阁同意整顿吏治……对了,在你回京之前,阁老曾言要将吏留给你,不若就由你面牵这件事,到时候朕这边,会全力合的。”

    少年心毕竟急了些,一旦定方案,就要付诸实施。

    赵肃:“此事自有合适的人选,而且那个人,威望,人脉广,最重要的是,他对于整顿吏治的心,并不比陛和臣少。”

    朱翊钧很快反应过来:“张居正?”

    “正是。”赵肃不再多说。

    阁阁老,一般都要兼六尚书,拱走后,张居正就接掌了吏,如果真像朱翊钧所说的,把吏尚书这个重要的位给赵肃,只怕张居正就要立扑过来咬死他。再说了,现阶段,自己即便真掌了吏,论资历,论官衔,都不及张居正,而这件事,涉及太广,影响太大,赵肃还没有狂妄到舍我其谁的地步。就算张居正赶跑拱,又隐隐将自己划到对立面,但不可否认,他仍然是最适合这件事的人。

    朱翊钧皱皱眉,显然也知自己了个馊主意:“容朕想想。”

    实际上,少年皇帝的心境,并不如外人想象的那般稚

    李太后对儿要求很严格,自从他登基,母之间更隔了一条礼数的鸿沟,他每回去请安,看见年方八岁的弟弟朱翊镠肆无忌惮地和母亲撒,心里不是不羡慕的。而那些大臣们,要么互相倾轧,要么有求于他,旧日裕王潜邸的师傅,拱走了,殷士儋走了,陈以勤也萌生退意,唯一经常见面的张居正,一心扑在政事上,真正与皇帝的沟通极少,即便有,也多是矫正皇帝言行,指他哪里又得不对,哪里又得不好。故而在朱翊钧心里,能称得上毫无条件信任的,只有赵肃一人。

    作为一个皇帝,能对另一个人付信任是可贵的,但是却不能仅仅依赖这一个人,否则满朝上,要的事多了去了,光凭一个人是无法到的,他要学着去协调,理,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

    这些事,朱翊钧很清楚,赵肃也很清楚,所以他没有再追问去,只是静静地让朱翊钧自己思考答案。

    半晌,朱翊钧似乎有所了悟,他见赵肃坐在旁边,没有一丝不耐,不由笑容:“肃肃,天也晚了,你不如便留来用膳吧,朕有好多话想对你说。”

    “是。”赵肃知他想明白了,也有几分兴。

    这个自己看着大的孩,正一步步,迈上通往一个成熟帝王的路,只希望自己能一直伴着他走去,见证国家的崛起和辉煌。

    分别六年之后的第一顿饭,朱翊钧颇了些心思,搜刮肚地回忆自己小时候和赵肃在一起时,对方最喜吃什么,结果想了半天,只忆起一堆糖葫芦之类的零嘴来,转念想到赵肃是福建人,又吩咐去,让御膳房些闽菜。

    这可让厨犯了难,福建临海,菜系自然多海鲜,这北地固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