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罗斯福也因此再次遭到了国会的质疑……
二战打到现在,各国的损失之大都已经远远超了历史上的程度,如果将二战期间某些国
战和饥荒造成的死亡人数也算
去,自
国全面抗战开始之后至今,全世界非正常死亡的总人数已经不
8000万人,而历史上二战结束的时候总死亡人数也没这么多,而且还必须考虑到的是,这个时空
国抗战早早就取得胜利而结束了战争,即使加上其后的
战和对英战争,军民死亡总数也就500多万,而历史上
**民的死亡总数却超过了2000万(也有说法是1000多万,但是那
统计方法
全世界的死亡总数只有5000万,比例其实差不多。),这也就是说,本时空其他国家的损失肯定比历史上大得多,尤其是盟国方面,损失更是远非历史上可比。
例如,英国历史上二战期间军民总共死亡人数不到40万,而本时空二战还没打完,英**民的死亡总数就已经接近600万人,几乎是历史上的15倍;国历史上军民死亡总数不到27万,而本时空却已经多达360余万,是历史上的13倍还多,也难怪以罗斯福的威望,总统宝座在战争期间也始终是摇摇晃晃了……
而经济损失方面,本时空除国以外的其他主要参战国就更是付
了远远超过历史上的
大的代价,战争打到1946年,即使是各国之
状况最好的
国,经济发展也陷
了停滞,再见不到战争初期一度令人惊讶的繁荣景象,而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第八百零五章 纸老虎
在如此惨痛的损失面前,参战各国的军民无不盼望着能够早日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但因为这个时空轴心国无论是实力还是表现都比历史上更,使得盟军迟迟无法将其彻底打败,直到1946年11月,
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
一声
响之后,世界的和平才重现曙光……
虽然当初那次“严重事故”对国“曼哈顿计划”的影响比重
工厂被炸对德国原
弹研制的影响更大,但是
国的国力和投
的资源都远非德国可以比拟,加之德国虽然获得了
分
国技术、但却因此决定直接研制可以用弹
导弹运载的小型化原
弹而增大了研制的难度,因此最终还是被
国人抢在了前面将原
弹搞了
来……
不过,很多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却都反对军使用原
弹来对付
国或者日本,当初建议罗斯福拨款研究原
弹的科学家西拉德认为原
弹用于对付军队的话,一颗投
去甚至还
不掉一个充分展开的装甲师,以其
昂的造价,效费比远远不如常规武
,而如果用来轰炸敌人的城市,则杀伤的主要是平民,那无疑是严重的人
主义罪行,因此西拉德
烈反对
国政府将原
弹用于战争,而希望其只将原
弹作为将来德日研制
原
弹以后的一
反制手段。
罗斯福自然不会将这些和平主义者的话放在心上,但现在的原弹重量不小于4吨。只能利用战略轰炸机来投掷,而盟军又仍未夺取西欧大陆上的制空权,被敌人拦截和击落的概率很
,至于太平洋
军的前线与日本本土之间的距离更是远远超
了
国任何一
战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因此想要将原
弹投
实战,难度着实不小。
所以,罗斯福决定先把首颗原弹爆炸的录像对外公开并大肆宣传其可怕的威力,看看能不能
迫德日两国政府有条件地投降。
这个年代还没有后世的 虽然与德日两国行的秘密谈判因为双方的条件差距太大(注1)而以失败告终,但是轴心国阵营的其他国家却纷纷慑于原
弹的威力而心生二意,仅就这个结果来说。罗斯福的决定还是收到了一定成效。同时。因为顾忌伤害平民、没有立即使用原
弹轰炸轴心国的城市。也令
国比历史上差了许多的国际形象变得更加正面。
但罗斯福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国政府公开原
弹爆炸全过程录像之后的第三天,
国的新华社就全文刊
了太祖亲自撰写的社论。里面第一次公开阐述了他“决定胜负的不是一两件先
武
,使用武
的人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的思想,同时一针见血地指
,原
弹只有在使用之前,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如果真的将其用于战争,以其超
的造价和极低的产量,效果甚至还不如常规武
。为了证明社论
的观
,而社论的后面还附上了一篇由胡卫东撰写的关于原
弹机理、杀伤方式和防护手段的科普文章,文
甚至还估算
了
国原
弹的当量、造价和年生产能力……
德日都有世界一的
专家,一看就明白胡卫东并未凭空
猜、而且经过仔细推算得
的结果,对他在文
的观
也不觉相信了七八成。而得知
国目前的原
弹重量太大、只能用轰炸机来空投后,德国立即全面加
了低地三国和本土的防空力量,而日本方面,由于
军的战略轰炸暂时还不能威胁到日本本土,所以他们更是完全无需调整防御策略。
而胡卫东在文章指
国目前手里最多只剩3颗原
弹(历史上
国第一批造了5颗,但这个时空被王
才搞掉了至少够造一颗原
弹的钚。)、并且即使以
国的雄厚国力,也不可能继续像这批试验
的原
弹一样采用代价无比
昂(即使是工业化生产,一颗原
弹的造价也十分恐怖,光是
材料,
照1960年代末的国际市场价格,一枚早期的铀弹就超过了60亿
元,即使
照购买力换算,也至少相当于1947年的10亿
元……)的实验室制法,可若是要工业化生产,最快也得再等一年半(历史上是20个月)才能有新的原
弹造
来,轴心国阵营对于原
弹的恐惧由此大大减轻,同时各国政府纷纷开始在首都等重要城市大建人防工程,以防范可能遭到的
攻击。
在这况
,别无选择的罗斯福只能
着国
外的舆论压力,
令对德国鲁尔区的几个主要工业城市投掷原
弹,以
迫轴心国早日投降,减小盟军、特别是
军的伤亡。
但罗斯福没有想到的是,德国人研制的第二气式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接近音速的
亚音速
气战斗机me.p.1099已经于不久之前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
队,同时由于飞行员熟悉新型号的
气式飞机远比当初由活
式飞机改乘
气式战斗机要快得多,所以很快就形成了战斗力,使得盟军好不容易夺回的英吉利海峡上空的制空权再度失去……
而且和历史上一样,军在运输原
弹的过程
了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