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67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打击。而城的苏联军民则受鼓舞,在残酷的巷战与敌人殊死搏斗,一次次地将敌人的攻击退。加上随着各针对措施的归纳总结与迅速推广,德军云爆弹的作用已经大不如前。虽然换比仍比历史上攻列宁格勒时好看一些。但终究没能在这一年的冬天到来之前攻占全城。而随着天气的日益寒冷。德军的战斗力直线降,而苏军的战斗力则不断增,至于同样适应酷寒气候的北欧军队。虽然仍有很的战斗力,但三国都是国小人少难以继续承受巷战的大的伤亡,因此轴心国大军最终停止了攻,和历史上一样转而采取期围困的战术……

    就在北方集团军群攻遇阻的时候,兵力相对单薄许多的南方集团军群却人意料地取得了重大战果。曼施坦因在之前攻苏军加索防线连续受挫之后,突然意识到在加索山脉以北平原地区全被德军占领后、加索山脉的天险其实已经为双方所共享,当即决定转攻为守,在加索山区的己方控制区建立了一条固防线,留偏师固守以掩护侧翼后,便放心地指挥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大举东,渡过伏尔加河直目前苏联最重要的工业区乌拉尔……

    在这,苏联加索方面军不得不向北攻,以期威胁曼斯坦因的右翼迫其退回萨拉托夫,但却在德军的“加索防线”面前碰得破血,先后付超过30万的伤亡却仍然没能取得突破。而以区区一个军兵力就保证了右翼安全的曼施坦因则得以放心地挥师一路东,很快就拿了重镇萨拉,此时曼施坦因向东可以攻乌拉尔工业区,向南则可以军目前苏联重要的兵源地亚,简直是将匕首抵在了苏联的脖上。然而曼施坦因这时却不得不停攻的脚步,原因很简单,他的队现在补给所剩无几,而且已经几乎没有可以投攻的机动兵力了……

    德国总动员后不断扩军,1944年秋天的时候全国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600万,而之前累计战死和失踪的人数则多达120余万,因此显而易见,德国的工业劳动力人数已经明显减少,而前线需要的弹药补给却越来越多,这一,德军的武装备与弹药补给的产量自然相对不足,再加上补给线的不断拉与苏联游击队的活跃,德军前线队的补给不问题才是怪事……

    扩军到600多万人后,德军的兵力总该够用了吧?事实上恰恰相反,德军总参谋越来越到兵力捉衿见肘,在各原因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铁托游击队的活跃,在斯大林同意将五国**的领导权都给他之后,铁托的军事天才完全展现了来,将原本只局限于南斯拉夫一国范围的反法西斯游击战如同星火燎原一般燃遍了半岛乃至于大半个东欧。

    虽然因此引起了小胡度重视导致铁托游击队很快风光不再,但他们依然顽持战斗,牵制住了50万德军和超过百万的仆从军与伪军,有力地支援了盟军的其他战场……

    而随着占领区的不断扩大,德国越来越多的兵力被迫分散到这些土地上而被完全束缚住,同时因为战斗模式转为以步兵班排为主,这显然对战斗力更依赖于技术兵的德军十分不利,以致于德军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换比大幅降,就如同当初转“治安战”的日军一样,因为在不知不觉间大量失血,消耗着德国有限的人力……

    第七百八十七章 失败的政变

    至于仆从军和伪军,虽然数量甚至比德军更多,可是无论是士气还是战斗力都比德军差了一大截,甚至和苏军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将他们派往一线会分薄德军野战队本就日渐不足的补给供应,而留守后方的话则等于是送给苏联游击队刷战绩和经验。而且由于小胡族主义思想,德国对于伪军的规模行了严格限制,连兵力都很有限的,他们自然更加发挥不多大的作用了……

    为了扫灭后方的苏联游击队,德军想尽了各办法,更对占领区人民行了残酷的屠杀,1944年里被德军直接屠杀和抓营的苏联平民与游击队员多达150余万人,创了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的新,但却依然无法完全保障补给线的安全,而德军超过10万人永久减员的大损失更是令小胡心痛不已,但对德国野战队影响更大的则是数量惊人的受伤人数与大的资消耗。

    此外,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取得决定胜利而夺回制海权后不久便恢复了对西欧大陆的战略轰炸,迫使德国将东线令无数苏联王牌饮恨的气式战斗机大分都调回了西线,让之前元气大伤的苏联空军得以缓过劲来。而制空权不稳之后,德军地面队的损失自然明显增加,一步增大了德军的人员伤亡……

    而在总兵力本就吃况。德军的重心还放在北线的列宁格勒,曼施坦因主持的南线战场自然更加是无兵可用,说实话能够打到萨拉就已经足以令小胡到异常惊喜了。而党卫军愈发的表现还促使小胡令将其规模扩大到一百万人以上,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很多国防军将帅的不安,特别是那些心底里一直反希的将领,更是担心小胡是要卸磨杀驴,这一矛盾最终导致了一场军事政变的发生……

    国防军的将领可能叛是小胡早有防范的,但是他最信任的朋友戈林居然也背叛了自己,这着实令小胡难以接受,心的愤怒更是如同火山爆发一样涌而……

    戈林一直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历史上没有作主要是因为他没那个实力。因为历史上归他辖的只有空军,而空军的飞机在政变基本派不上什么用场的,虽然戈林想理由是在空军的编制也建立了一些陆军队,但人数仅有德国陆军总数的百分之一而已。远远不够实现他的野心。

    虽然戈林可以与国防军的那些反希派合作。但自实力不足的。就算推翻了小胡,戈林也别想当上老大,而戈林不造反也已经是德国的二号人了。又何必多此一举?

    但是这个时空魏格纳的投靠却令戈林有了底气,即使是1944年底已经元气大伤的公海,也仍有4艘战列舰可用,在沿海地带可以轻易压制住陆军,要知德国陆军可是没有陆航的,可以说所有的飞机都在戈林控制之,此外魏格纳麾还有总兵力达到十几万人的海军陆战队,而且战斗力和武装备都不比陆军的锐逊,这就更是给了戈林足够的底气在与国防军反希派将领的合作自居主事者的地位。

    但是戈林没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