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1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机就成功地迅速破译了截获的国民党密码电报,虽然考虑到**密码的漏,这件事并没什么好兴奋的,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开端,相信总有一天,他们可以研制能够破译鬼电码的译码机来。

    至于其他的科研项目,虽然暂时还没有什么突破的重大展,但都在稳步地向前推,比如青霉素的生产效率在这段时间里就又提升了五成,加上新增的生产能力,即使据地扩大了一倍多也足以自给自足,而且以前仅能保证队的供应,现在却能分兼顾平民的需求,这也为次年据地逐步推行全民合作医疗制度打实的基础……

    比起科研工作,胡卫东其实更在意工业建设,因为民国时期科技人才好歹还是了一些的,与包括日本在的世界列之间差距更大的,是薄弱的工业基础,而比起尚有办法引的机设备,显得尤为缺乏的,是熟练的技术工人。这几个月里据地在继续通过技工速成的办法培训越来越多的“简版”技术工人的同时,也开始建立正规的职业技术学校对他们一步的培训,并兴办了大量的夜校帮助他们提文化平,增他们的学习能力。毕竟战争总会结束,到那时经济就变得十分重要,现在突击培训来的大量“简版”技术工人如果还是老样,到时候就可能因为工作技能残缺不全、文化程度又低而失业,知历史教训的胡卫东自然是要未雨绸缪了……

    除了拼命壮大工人队伍,据地工业建设本也取得了大的成就,从山西运回的机设备大多都已经投使用,只有那炼钢设备比较麻烦一些,尤其是胡卫东还改变了一些原有设计,最快也要到明年年初才能正式投产,而且考虑到原料供应的问题,据地优先发展的还是采矿业。

    p

    第一百三十四章 据地建设(

    据地现在有了李四光、谢家荣、丁衡等多位优秀的地质专家行理论指导并亲自实地勘探,又有孙越崎这个优秀的矿业理者主持建设,上层建筑完全是世界一置,再加上据地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胡卫东还凭记忆从勘探计划书挑选了一些历史上找到大矿的地作为勘探的重,使得效率一步提,这几个月里豫西矿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其铁矿因为没什么大矿的缘故,建设的速度反而显得特别快,铁矿石年产量当年就突破了二十万吨大关、次年更是一举超过了一百万吨。

    而煤矿则因为储量极其丰富(丰富到什么程度呢?日本自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直到二战结束,十几年间一共从东北采走2亿多吨煤,而据地的煤炭储量足有好几百亿吨……),胡卫东考虑到远影响,优先建设大型煤矿,所以速度比铁矿慢一些,但后劲无疑更,以目前国的发展平,如果豫西的煤矿能够充分开发来,供应全国都只需要一个零

    此外铜、铅锌等有金属资源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只有炼铝业发展不起来,事实上据地铝土资源也相当丰富,炼铝必需的重要辅料冰晶石的最关键生产原料萤石同样很多,但是炼铝只能采用电解法,耗电量十分惊人,别说据地,就算将现在的全国电力集起来。也一样吃不消。而电力工业则受制于据地不能批量生产发电机的现状,同样很难在短期获得突飞猛的发展。

    不过这个年代铝合金的用途还远不似日后那样广泛。尤其是在战争时期,也就飞机制造对铝的需求特别大,而且在特殊还能采用木材等其他材料来代替,甚至能都未必比铝合金的飞机差,但是燃油却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红三方面军如今也有一些机械化队了,而空军则更不必说,飞机对于燃油不但有数量上的要求,对质量的要求也相当,如果烧普通汽油的话。不但飞机的能会降低很多。而且发动机的寿命也会大为缩短,不到万不得已胡卫东是不想策的。此外,胡卫东计划将来研制的一大威力武也需要油气作为原料,因此据地石油资源的自给自足就变得十分重要……

    陕甘宁边区现在倒是有目前国唯一的一个油矿——延油矿,而且那一带石油天然气的真实储量远比现在预测的要多得多。只是两个据地之间并不直接相连,有油也很难运过来。而且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延油矿距离山西太近,一旦将来日军侵山西,那里就变得很不安全,虽然有黄河天险阻隔,鬼的陆军很难打过来(历史上鬼的第26师团与第109师团曾对陕甘宁边区发动过多次攻,但因为黄河天险的存在,鬼的兵力无法充分展开。最大攻兵力只能有一个联队,因此始终无法突破八路军的防线,后来鬼也就放弃了。),可鬼的飞机却随时可以轰炸油矿。历史上鬼的空袭主要集针对延安,并没有轰炸油矿,这是因为那时的延油矿产量很小。不值得大力气轰炸,但现在胡卫东若想寄希望于延油田,就必须设法令其大幅度增产,那么鬼必然不会放过,这就纠结了……

    这个问题胡卫东早就意识到了,他最初的解决方案是利用豫西丰富的油页岩资源,光是采煤时顺带挖来的数量就已经相当可观了,但是页岩油的提取与炼是世界的难题,主要是成本太,何况据地还没有技术基础,搞起来代价只会更大。不过现在拿地区之后,胡卫东顿时就有了更好的主意,历史上新国在南地区发现了相距不远的多个油田,合称为南油田或者河南油田,虽然储量远不能与大庆这样的世界级大油田相比,但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已经不少了,光是其的双河油田这一个油田,可采储量就超过五千万吨……

    由于胡卫东当年刚巧去过南油田参观,对于几个主要的位置十分清楚,苏区现在又有李四光等多位世界级的地质专家,因此勘探非常顺利,第一钻井就有开采价值的工业油,而第二更是令绝大多数人都倍意外的自井,预计日产原油不会少于50吨(峰值达到了70多吨,不过这也是产量最大的一,此后发现的自井日产量最多也就10吨左右。),一就超过了之前国的石油总产量。

    可惜由于此时的国尚不能自产采油机械,胡卫东又没有预先准备,除了几先后发现的产自井外,其他的暂时都无法利用,每日原油总产量估计也就一百吨。不过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采油设备不像军火那样被各国政重关注,引的难度不大,至于通过国统区的困难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