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8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此预祝你们成功。”

    胡卫东不禁动容,当即诚恳地歉说,“斯诺先生,您是我见到的第一位对国人、对红军没有偏见,而又能始终心怀正义和良知的西方人,刚才失礼之请您多多包涵。”

    “胡将军,你的话我可不可以理解成你对我们西方人有偏见?”,斯诺带着笑意反问胡卫东,随即面容变得认真了一些,诚恳地说,“这绪可以理解,西方列一百年来的确对国人民造成了大的伤害,即使是基本没有直接侵略过国的国,在国也有极度不公的,但是你们已经在与比现在的大得多的日本作战,这树敌过多是不智之举……”

    胡卫东这是真被动了,为一个西方产阶级(在历史上那些亲华的外国记者当,斯诺夫妇的家境是比较好的,光是斯诺就同时领三份收——两份报纸的驻华记者和燕京大学的讲师。),却能够排除狭隘国主义的影响,如此设地地为国人民考虑,斯诺烈的正义是显而易见的,其对国人民的也毋庸置疑。胡卫东再无继续试探的念,一改先前显得很不客气的态度,以对待朋友的诚挚态度与其谈起来。而斯诺的这段话也改变了胡卫东原本打算立刻将天津各国租界全收回的决定,这虽然令他在民族到不太舒服,但却避免了国在实力还很弱小的时候就四面树敌,同时还利用各国银行,红军得以用那些较为累赘的财兑换成易于携带的英镑,总金额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万(约合36年的5000万元、37年的6000万元。),原本兑换成黄金都要一百多吨的钱财重量骤减到不足三百斤,胡卫东顿时到一阵轻松……

    埃德加·斯诺此时已经算得上是一位资的记者了,但听完胡卫东所述这两年来的历次战役后,还是不禁受震撼,赞叹,“胡将军您真是用兵如神!”

    胡卫东听后却连连摇,“不不,这都是战士们浴血奋战拼来的,我不过是敢赌博,而且运气好而已,要论用兵的真实才能,红军之比我厉害的可不止一个。”

    埃德加·斯诺闻言笑,“将军您实在是太谦虚了。”

    “不,这可不是谦虚,我说的都是实话。”,胡卫东认真地说明,“我真正的特是军工,至于打仗,我只能说是思路开阔加上胆大而已……”

    “您的意思是说,您之所以在这两年里取得了无人能及的辉煌战绩,并不是因为你的军事才能比其他红军将领都更,而是因为你为红军带来了他们急需的东西,是吗?”,埃德加·斯诺锐地把握住了胡卫东话的要

    “是的,你能想象吗?以前即使是红军的主力队,都有三分之一的战士因为分不到枪支而不得不拿起大刀矛,而平均每支步枪还分不到三十发弹,你要知,这弹不光是打仗用的,训练的也都在里面……”,胡卫东声音低沉地说,“那时我们红军超过八成的战斗都是为了缴获枪支弹药而发起的,可是那时的红军又缺乏重火力,别说是大城市,就算是稍大一的县城都很难打来,而野战即便获胜,所能缴获到的弹药也是极其有限的……”

    斯诺虽然不懂军事,但脑却是极聪明的,当即,“我明白了,你加红军后为其带来了很多新颖有效的攻战术,而打的城市多了,缴获也就多了,然后队迅速发展起来,就能够打更大的城市,这是一循环……”

    “但是攻的消耗也大,只要一次失败,就很可能陷‘弹药损耗——战力降——更难缴获——实力更弱’的恶循环,而当时时间迫,很多时候我们本来不及充分准备,所以我们其实是在赌博。”,胡卫东现在想想,心仍然有些后怕,“另外一个赌博,就是我们经常将刚刚俘虏过来的敌兵直接拉过来与我们并肩作战,虽然我们的政工人员十分,但时间毕竟太短,终归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风险,若是遭遇败仗,那就更是如此,但幸运的是,那段时间,我们一次也没有打输……”

    “的确是很冒险,但恕我冒昧,为何胡将军你当时没有选择更加稳妥的法呢?”,斯诺听到这里不禁发问

    “不是我不把和自己的命当回事,但是当时我们陷重围之,每一敌人都比我们大得多,如果不能迅速壮大起来,那么在敌人的优势兵力面前,我们就只能一直疲于应付,而乡亲们也必然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他们而受荼毒。再说,在实力弱小的时候都不敢冒险,难要等到本钱多了再去冒险吗?”

    第九十三章 无私帮助(上)

    “您说得很对,将军,但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有如此的魄力吧?”,斯诺闻言,随即又提一个问题,“您先前说您是见民团杀戮平民百姓,激于义愤才率众反抗并加红军的?”

    “是这样的,而且不光是我,红军之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是好和平的,只是在反对派挥向的屠刀面前,我们不得不拿起武抗争。”,胡卫东叹气,不如何,同胞相残总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我想起了一句国话,叫‘官民反’,大概就是说的你们这况吧?”,斯诺一边记录一边继续问

    “是的,如果全国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谁吃饱了没事要去造反啊?”,胡卫东苦笑

    “这句话是不是同样可以用在你们对日本人的态度上?”,斯诺顺着话茬突然提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

    “那自然是不一样的,我党对于抗战的态度和设想都写在这里面呢,你自己看吧。”,胡卫东取一份津后准备让红军散发全城的递给斯诺,接着说,“如果有里面没有提及的细节问题,斯诺先生你也尽可以发问,只要不涉及军事机密,我们是知无不言。”

    是伟人在瓦窑堡会议所作的演讲,由于南京政的封锁,直到现在白区的人们才有机会看到这篇即使在历史上也是公开提对日“持久战”思想的重要文章,而斯诺由于这次不请自来的采访,幸运地成为了第一位此文的外国人。这篇文章并不,以记者的专业素质,斯诺很快就将其简单浏览了一遍,虽只是一看,心已然大受震动,早就有心访问苏区的他由此一步定了冒险前往延安的决心。

    虽然读了文章以后对那位还未谋面的先生十分敬佩,但为记者,斯诺有了问题还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