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伏妖录 - 分卷阅读26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那天鲲神的首要目的,也许是为了玄奘的话——拿自己与鲤鱼妖的关系,顺带着从玄奘消息,寻找未来解决战争的办法。

    而玄奘的回答是“邪不胜正,大日如来之教令,可降伏一切诸”,“邪不胜正”意指终究能战胜安禄山。“大日如来之教令”,正是不动明王。

    但要真正获得不动明王的完全力量,单靠一把智慧剑是不够的,先前鲲神也猜测过,要集齐六件法。于是莫日等人便开始琢磨,翰国兰曾经得到的消息,以图将法搜集齐。

    翰国兰给他们的是五个符号,颇有像甲骨文里的符文,一张是门一般里面加了许多竖线的符号;一张是一个极其简单,像睛般的绘画;一张则是一个向上的曲线凸起,端有一弧线,两侧伸几条无意义的短线;一张是个封的半圆,划一条断线。

    最后一张,则是迂回的折线,左侧还有般的曲线。裘永思的笔迹分别在上标记了“门、、坡、月、河”五个字,方便分辨。

    时日久远,靠这么几个符号找到余五件法,谈何容易?

    “我觉得这个像是曜金的门。”鸿俊拿着门似的那张,说,“该不会是在曜金里吧。”

    “差远了吧。”李景珑说,“你家大门上是这样的。”

    李景珑一振神,过来画重明的图腾符文,尾显得不一样。

    “这与火有关。”莫日,“但不是祆教的图腾。”

    阿泰翻完书,把五张图铺开,说:“这五张每张各代表一个地方。”

    “你怎么看来的?”李景珑问。

    “直觉。”阿泰答,他望向李景珑,说:“要么你来?我实在想不通了。”

    “他自己都不知吧。”鸿俊笑着说。

    李景珑一瞥鸿俊,带笑,坐了过来,分开那五张符号,裘永思三人突然停动作,仿佛知李景珑要讲课,便都围聚过来。就连特兰朵亦不禁好奇起来,侧望向李景珑。

    李景珑摊平纸张后,说:“很抱歉,我也想不来,不过我一向推测案的方式,我想这五个符号,仍然有迹可循。”

    众人便认真静听,这尚且是李景珑第一次教他们推理,不敢造次。

    “首先,这五个符号,一定是有来的。”李景珑说,“不是文字还是图案,总有人记录了它。”

    阿泰说:“这也是我们的其一个切,谁留了它们?”

    鸿俊隐约能捉摸到李景珑的思路了。

    李景珑朝众人正:“不是谁,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不识字,否则就会写字了,不可能只有一个符号,而一个不识字的人,想记录一件事,他会怎么?”

    “画画。”裘永思说,“画简单的画。”

    “会像这么简单么?”

    阿泰摇说:“不会。”

    “一个不识字的人,要留什么记录时,也不会用非常规则的符号,而是习惯用毫无章法的线条行组合,譬如说‘东西埋在山里北边’大多数人都会画一个包袱代表东西,再画一座山,以线条连接,再画个太在山后。”

    李景珑说:“全是单独符号,也就意味着这个留符号的人,不识字,也不用符号来表意。”

    众人沉默,裘永思说:“所以这五个符号,全是真实存在的。”

    李景珑,说:“假设有一个人,在封印法的地方看见了这些符号,他把符号照着模样画了来。”

    “这是唯一的可能。”陆许上懂了,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留来的线索,既不是复杂的绘画组合,也不是文字的问题了。

    李景珑说:“所以这些符号一定就拓在某些地方,也许是石上,也许是寺庙里,找到对应的符号,也就意味着找到了封印法。”

    阿泰说:“那么就不必从文字上找解答了。”

    李景珑:“其次,我可以断定,狄公获得这份信息时,一定已是符号,不可能是述,留符号的人也消失了。”

    “嗯。”众人一致,因为如果是述,狄仁杰不会装神鬼。

    “狄公在什么地方看见了它呢?”李景珑又说,“这就是关键所在了。”

    “这已经不可能查证了。”莫日锁,说,“岁月久远。”

    李景珑又说:“那么狄公是如何确定,这些符号,与不动明王法有关呢?”

    众人这才意识到,这也许是全局最关键的线索。

    “因为他找到了其一件!”鸿俊不知为什么天心顿悟。

    所有人傻了,都没想到最快解开的居然是鸿俊!

    “对。”李景珑也有些意外,说,“这是唯一的可能。”

    史料上没有记载,智慧剑也不曾到商人手再被狄仁杰购得,若是这样,驱定有记录。唯一的可能就是狄仁杰先得到了消息,再找到了其的一件。

    鸿俊也有意外,我怎么突然这么聪明了呢?

    平时大伙儿推案,总是让鸿俊没没脑的,沟通都是到为止,往往李景珑说了上半句,众人就猜到了半句,甚至还能靠,鸿俊便总是摸不着边。但只要李景珑从到尾剖析清楚,鸿俊便能跟上思路,可见他也不是真的笨,只不大习惯他们想事的方式。

    “但这没有记录。”莫日说,“狄公留的文献早就翻遍了。”

    李景珑说:“没有记录,一是被毁掉了;二是他不想写。你们觉得哪个可能比较大?”

    “杨国忠。”裘永思说。

    一时思维又开始跃起来,但鸿俊这次听懂了,裘永思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展开的意思是:狄仁杰留了记录,却被杨国忠抹掉了,因为獬狱正在制造新的天,所以不希望有任何线索。

    “嗯。”李景珑

    从这个消息,自然还可以推断更多,譬如说杨国忠是从何时得知狄仁杰曾握有法落的,是在李景珑获得智慧剑前,还是获得智慧剑后,观察了多久,却没有动手抢夺的原因……

    但这与此案关联不大,诸人也就没有再追究去。莫日说:“獬狱知。”

    “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李景珑说,“除非条件换,恕我直言,我不想再与它易了。”

    阿泰说:“还有一个办法。”

    “嗯。”裘永思,“据狄公生平所去过的地方、时间等寻找线索。”

    狄仁杰活了七十岁,曾任职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一生在许多地方辗转,要从寻找线索,谈何容易?

    鸿俊说:“最好是有留日记。”

    “日记早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