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 - 分卷阅读6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

    许久,窗外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打破室寂静。

    桓容刹那回神,目光转向郗愔,没有任何铺垫,直接问:“九真太守李逊,丞相可认识?”

    “李逊?”郗愔沉片刻,颔首,“臣确识得此人。”

    “丞相对他可了解?”

    “了解却也称不上,”郗愔顿了顿,蹙眉,“李氏世居州,乃地方豪。遗晋立都建康,李氏一度据州。后遇朝廷发兵,不敌之,上表请罪。自遗晋元帝之后,历代守州之地,防备夷狄。”

    “是吗?”桓容低暔一声。这和他得到的报差不多,并没太大

    “陛为何突然提及此人?”郗愔奇怪

    “去岁州民,发宁州兵方得平。宁州刺使秘奏,夷狄之,九真李氏恐牵涉其。”

    如非有地方豪手,州太守未必手忙脚,被得没有办法。

    能被朝廷委任边州之人,绝不会是真正的无能之辈。其护百姓,施行仁政,官声向来不错,桓容左思右想,都觉得州民很是蹊跷。

    夷狄劣难除,无法教化,自然不用多提。境百姓——尤其是得仁政好州父老竟也参与到叛,实在有几分说不过去。

    穷山恶刁民?

    桓容不惮以“人本恶”揣测敌人,但就州数年来的,这其没有问题才怪!

    通过宁州刺使的上表,桓容很快留意到九真郡和九真太守李逊。据表书所写,数次民的起源都在九真郡。

    之前夷人扰边界,劫杀州百姓,事后多逃九真郡。太守李逊派兵追袭,十次有九次无功而返,仅有一次成功,多是砍两个人就算差。

    线索联系起来,桓容有九分肯定,九真郡定有猫腻!

    得知州刺使为郗愔推举,同平郗氏颇有渊源,桓容当即决定,往郗愔府上问个究竟。

    “陛是怀疑李逊有反意?”虽是问句,语气却带着肯定。可以想见,郗愔对李逊的观如何。

    “现不好断言,朕想听一听丞相的意见。”

    “九真李氏狼野心。”郗愔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

    “谢安石使计分化夷人,使其无暇祸害边境,边患渐除。李逊不甘寂寞,九真郡突然生,实不足为奇。早在陛巡狩时,臣即有意上请,寻机铲除州李氏!”

    桓容眨眨,不提其他,李氏总归是地方豪,说灭就灭,会不会引起士族反弹,生兔死狐悲之意?

    郗愔嗤之以鼻。

    “李氏与夷人通婚,早有反心。挑起民更是大罪,朝廷发兵清缴理所当然。灭其嫡支并不足够,为免遗留后患,当夷三族。”

    看着一派仙风骨,却是开灭门、闭夷三族的郗愔,桓容张张嘴,半晌没说话来。

    太元五年,六月,建康旨,调宁州兵州,搜捕民匪首。宁、两州刺使得旨,暗查九真李氏谋反罪证。

    同月,乌孙遣使贡,有意与桓汉通商市

    秦玦随使臣,见到桓容,大方表明份,亲手递秦璟书信,言依照之前定约,有骏牲畜不日送至幽州。

    此外,另有书信呈桓汉太后。

    “给太后?”桓容很是惊讶,看着同秦璟有几分相似的英俊青年,满心都是怀疑。

    “家母亲笔,谢太后殿赠礼。并言,有几味香料甚好。”说话时,秦玦表严肃,不似平日里带笑,同秦璟更为相似。

    香料?

    甚好?

    听到“香料”两个字,桓容忽然觉得,刘皇后的书信绝不只谢这么简单。

    第二白七十九章 召见

    南康公主和李夫人忙过数月,好不容易放松心, 得些清闲日。每日里逗逗雪豹, 询问一桓伟和桓玄的课业, 偶尔还会听几曲新调,或是乔装寻常士族女眷, 台城游玩赏景。

    上巳节时,青溪里设宴,袁峰首次被邀, 很是张一回。

    乘车城时, 少年的车被女郎围住, 落满鲜绢帕,还被胡族少女砸了金。不及王谢郎君车前盛况, 在同辈却数佼佼者。

    宴上被众人调侃, 袁峰彻底闹了个大红脸。

    节后台城请安, 遇南康公主询问, 袁峰支支吾吾,颇有几分不好意思。听到南康公主和李夫人的笑声, 袁峰诧异抬意识觉得不太对劲。

    着满, 始终是一脑袋问号。

    经桓容提醒, 袁峰方才得知, 上巳节当日,南康公主和李夫人结伴台城,亲见过车架经过的盛况。

    隔日, 就有士族女眷请安,向南康公主打听袁峰是否定亲。

    “定亲?”袁峰诧异。

    “定亲。”桓容。看着耳发红的袁峰,颇有“我家儿郎初成”之

    袁真在世时,陈郡袁氏声名显赫,不及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也是士族联姻的首选。

    因袁真不满朝廷,据寿,叛军被桓容剿灭,各家以为袁氏将就此没落。哪里想到,袁峰年少聪慧,得桓容和南康公主喜,自幽州就带在边,视同血亲。

    桓汉代晋,桓容主建康,建制称帝。袁峰更被带台城,与桓伟桓玄一视同仁。直到元服之后,方才搬青溪里,重归袁氏旧宅。

    人虽然,南康公主和桓容的关心始终不变。

    袁家的忠仆和曲不算,伺候的婢仆和童都是挑细选。南康公主和李夫人亲自过目,剔除心有二意,或是别有缩图之人。

    结合迹象,建康士族终于确信,只要袁峰在,陈郡袁氏就不会没落。待他及冠仕,如果肯上,能一番成绩,袁家东山再起几乎是板上钉钉。

    上巳节时,各家女眷结伴行,在人群看到袁峰,难免会议上几句。

    随行的婢仆和健仆肩负重任,看到适龄的郎君,都会用力盯上几,记郎君的姓氏,确认是吴姓还是侨姓。

    曲觞时,婢仆一边伺候自家女郎,一边还要分神,重关注谁家郎君有才,看一看哪位郎君有志报国,哪位又是好清谈,一心山之间,无意仕途。

    宴会之后,消息整合完毕,婢仆会第一时间报知主母。

    各家夫人各有消息渠,会一步确认。多方打听之后,会寻机透几分意思,彼此合适,才会一步安排。

    事调过来也是一样。

    士族联姻讲究结两姓之亲,成通家之好。结亲结成仇,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绝非双方乐见。

    无论王谢等侨姓还是本在江南的吴姓,都遵循此类规矩。只不过,侨姓和吴姓通婚不多,更多的,还是在“熟人”里挑选。

    彼此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