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 - 分卷阅读58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从商队的听过。

    焉耆不是什么大国,却是多数商队必经之地。本该借西域商路复苏之机大发横财,偏要上赶找死,真是让人费解。

    桓嗣摇摇:“此事臣也曾问过,镇恶信言,乃是当地酋首听信逃亡氐人之言,以为汉兵数月远征,人疲乏,方才驻兵昌没有继续西。当已是弩之末,不足为惧。故而,酋首不顾边人劝阻,一意孤行。”

    桓容默然无语,最终得结论:这人百分百脑袋了。

    桓嗣表示,可以这么理解。

    “撺掇他的氐人呢?”

    “据悉,随焉耆兵劫掠商队,抢得财之后,已尽数往北逃去。之前献的氐女也不知去向。”说到这里,桓嗣不禁角微

    凡是有睛的人都能看,焉耆王被氐人坑了,而且坑得不浅。

    桓容再度无语。

    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到,世界真奇妙。

    纵观历史,当真比后世的故事话本要彩百倍。

    第二百六十五章 返回建康

    所谓不作不死,作死到一定境界, 神仙都没法挽救。

    焉耆王正为实例。

    明明被氐人坑了, 跌得着实不轻。事实摆在前, 群臣苦苦相劝,他却像是钻了角尖, 依旧死不悔改。非但没有放低姿态,反而愈发嚣张,将兹派来的使者也赶了回去。

    兹和焉耆本有旧怨, 这次派人来, 无非是兔死狐悲, 担忧桓汉拿焉耆,一个目标就会是自己。

    哪承想, 焉耆王脑袋, 死活听不劝, 反将好心当作驴肝肺, 死活不回

    使者受此大辱,岂能善罢甘休。回国一番哭诉, 兹王然大怒。

    不识好心是不是?

    好!

    战场上见!

    这个时候, 兹王不再有什么兔死狐悲之, 采纳臣建议,写成国书送往昌,并修书一封,请桓石虔代为上呈桓容。

    “请呈大汉天,小国仰慕汉家文化已久,愿年年觐见,岁岁纳贡。”

    信还表示,桓汉可在兹境设商所,驿站也可。不过,前者兹不手,后者却要两国共

    国书送到昌,桓石虔正同谢玄等人商讨兵路线。看过兹王的私信,不免:“兹王确是聪明人。”

    谢玄笑而不语,目光依旧盯在舆图上,似对新增的区域十分满意。

    王献之心不甚好。

    拿昌全境,他本可上奏朝廷,请回建康一段时日,暂与家人团聚。再不见上一面,儿怕会真不认识自己。

    结果倒好,焉耆主动挑事!

    其固然有氐人的挑拨,但如果焉耆王真是个聪明人,他人再挑拨也无用!说白了,这位怕是早看着商队红,等着机会手。

    “鼠目寸光之辈,好言相劝实为无用。当以雷霆之势破其王都,震慑邻国宵小!”

    王献之这番话相当不客气,却也挑明事实。

    焉耆王明显准备一条走到黑,打死不回。甭是谁,都没法将他拉回来。与其浪费时间,不如脆利落,早打早了,他也好上请朝廷回家探亲。

    西征大军上,思念家的绝不只他一个。

    桓石虔原计划驻兵昌,本有意请朝廷再征新兵,许老兵回家探亲。如今却不得不改变计划。

    命令达之后,军气氛一度张。不是想违背命令,而是燃起熊熊怒火,俱朝焉耆方向扑去。

    “兹递送国书,愿觐见朝贡。此事关系不小,需尽快上禀天。”

    谢玄终于舍得从舆图上移开目光,见桓石虔陷沉思,王献之的心依旧不太好,不免开:“敬,大事当前,切莫儿女。况拿焉耆无需费多少时日。”

    王献之微窘,知自己意气用事,气,向谢玄,神略微转好。

    三人在帐商议,帐外突起一阵喧闹。

    “怎么回事?”

    不解因由,三人都是满脸疑

    桓石虔上前几步,刚刚掀开帐帘,就见钱实大步走来,佩剑同铠甲相击,铿锵之声不绝于耳。

    “将军,焉耆发兵,于边境截杀商队。斥候外打探,恰好救回两人。”

    “什么?!”

    桓石虔惊怒不已。

    谢玄和王献之走上前,闻钱实所言,同样脸骤变。

    商队护卫经过救治,勉保住命,但伤势太重,实在无法移动。桓石虔三人脆往医者询问,知晓整个经过,都是怒气盈

    “该死!”

    还是那句话,焉耆王作死到相当境界,神仙都没得救!

    太元二年七月,桓汉天驻跸姑臧。

    同月,兹递送国书,同桓汉修好,称臣纳贡。

    焉耆兵截杀商队,引桓汉天震怒,旨西征大军,“除酋首,灭其国”。

    旨意达,桓石虔立即营,陈师鞠旅,率大军攻向焉耆。

    兹同时兵,从西侧袭。

    两支军队左右包抄,冲毁锐,气势如虹。从战鼓响起,焉耆军就于劣势。

    焉耆和兹军彼此熟悉,还能周旋几个回合。遇上桓汉大军,见识到改装后的武车和锐骑兵,焉耆军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一个照面就被碾压。

    战报飞送王都,焉耆王不敢置信。

    他引以为傲的军队,面对桓汉大军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他不相信,绝不相信!

    谎话,一切都是谎话!

    国贵族和大臣不乏清醒之人,早认清形势。

    大错铸成,国破就在前。焉耆王死了,自己或许能得一条生路;焉耆王不死,都城上都要给他陪葬!

    众人互相看看,暗。看向满脸怒气的焉耆王,都是眸光微闪,默契的不发一言。

    太元二年九月,桓汉大军连焉耆数城,摧枯拉朽一般,攻到王都城兹王率领的军队慢了一步,赶慢赶,总算在数日后抵达王都。

    双方胜利会师,迅速调兵堵住城门,将王都包围得不通。

    从战斗开始到王都被围,仅仅三个月。抛开大军赶路的时间,桓汉大军的战斗力和攻速度可见一斑。

    焉耆王本想负隅顽抗,临死也要咬对方一块。未料到,信任的贵族大臣突然造反,将他斩杀在王里,捧着他的人打开城门,向大军投降。

    焉耆城由木和泥土建造,带着明显的西域风格。

    此刻城门打开,投降的贵族官员跪了满地,都是着素服,额压得极低,始终不敢抬

    城常有南地商队往来,他们知晓汉人的规矩。此时此刻,恨不能将段放得更低,只盼桓汉主帅能网开一面,饶他们一条命。

    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