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妇 - 分卷阅读23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些早。

    胡人本来没太多讲究,可像这样男女老少坐在一个桌上吃饭,也不可能,尤其贺鲁是北胡的大王,份尊贵,但在这里论份,仿佛有些可笑。

    碧青叫陆超跟小海从酒窖里抬酒来,斟满了大碗,桌上的男人有一个算一个,一人一碗,大郎愣了愣:“媳妇儿,俺不是戒酒了吗。”

    碧青笑:“这是在家怕什么,今儿有贵客,不喝酒岂不失礼,喝吧。”

    武陵先生笑:“这话是,喝酒误事,那是在外,家里不讲这些,大都督,老夫为了两国的百姓敬你一碗酒,你是北胡的救星,比你父亲多了,有你这样的大王,胡地必会繁荣兴旺。”

    贺鲁了碗酒:“先生见过先王?”

    武陵先生捋着胡:“当年游历胡地,确曾有过一面之缘,不过论起来,还是这丫的爷爷跟你父亲更熟。”

    贺鲁看向燕,有短暂疑惑,燕从胡地走的时候还是去年 ,如今这都快一年了,小孩得快,变化大,尤其燕以前在胡地活,吃不饱,穿不,还总担心她娘,十岁了看起来跟七八岁的孩差不多。

    这小一年在碧青跟前,日安稳,吃的又好,小丫迅速起来,不仔细看,真认不来,更何况,贺鲁是北胡大王,不可能连自己落里的小丫都能记住.

    贺若却不一样,听了武陵先生的话,仔细打量燕:“你是会说汉话的小燕,你怎么在这儿?”

    碧青:“燕是东篱先生的孙女,也是我闺女。”

    贺鲁:“当年东篱先生被先王囚禁北胡数年之久,却始终不为所用,原来竟有个孙女遗落在胡地。”

    碧青见燕低着,怕她想起她娘伤心,拍拍她:“给大都督切个羊过来,让大都督也尝尝咱们大齐的烤羊,比他们草原如何?”

    燕,不一会儿拿了个大盘上来,盘里是一整个羊,烤的羊油还在兹兹响,碧青从自己腰上把刀,利落的把羊上的割了来,可惜没有孜然,不然,洒在上才香呢。

    忽听贺鲁:“夫人手上的弯刀可否借在一观?”

    碧青愣了愣,这把弯刀是崔九那个不靠谱的爹给自己儿的见面礼,这么小的孩,有送刀当玩的吗 ,不知轻重让刀伤了怎么办。

    碧青无力吐槽崔九,本想着收起来,不想,就让她儿看见了,偏偏这把刀很是俏,刀柄跟刀鞘上镶嵌了好几块宝石,五光十彩绚丽,这么大的孩最喜绿绿亮晶晶的东西了,让他看见了就吵着要。

    碧青不敢给他刀,就把刀鞘给他玩,省的儿哭起来没完,想着小孩也就是个新鲜劲儿,过两天就忘了,哪知她儿对这把刀尤其,碧青只能放在边儿,后来发现切割东西也方便的,就是上的宝石太大了,有儿诡异。

    碧青正琢磨回来镶个东西给燕着玩,总比这样有用,不想,贺鲁要看,见他一脸莫测,碧青递了过去,琢磨崔九送的这把刀莫非还有什么隐秘不成。

    贺鲁看了一会儿:“当年月氏国丧,父亲命我前去吊唁,巧遇南蛮孟氏,此刀恐是孟氏王族之,何以在夫人手里?”

    碧青暗惊,崔九说这把刀是从京城老字号的古董铺里淘换来了,说是人家的什么镇店之宝,死活不肯卖给他,是他兼施威利诱,才把这把刀到手。

    若 是南蛮王族之,怎会是京城老店的镇店之宝,想必那掌柜的跟南蛮脱不开系,孟氏据守南地百年之久,比之北胡,更是大齐的心腹之患,如今平了北胡,孟氏恐 怕坐不住了,那个什么老字号,不好就是南蛮的据儿,崔九一去,看见这把刀张就要,人家不想给,只能说是镇店之宝,估摸想打发掉崔九,可没想 到碰上的是个混不吝的,看上了就是我的,到底把刀走了,估摸想不到这把刀辗转会让贺鲁认来,莫非冥冥自有注定。

    此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再说,系南蛮也不好告诉贺鲁,便笑:“这是别人给我儿的见面礼,堆在哪儿没注意,也不知是谁送的,我瞧着好看,就带在上切个东西方便,什么南蛮不南蛮的,我可不知?小海快给大都督倒酒,今儿大都督是远客,当不醉不归。”

    小海忙站起来倒酒,贺鲁喝了碗里的酒看向大郎:“将军可知南蛮孟氏十一郎?”

    大郎:“南蛮老王膝的十一个儿,分别掌着南蛮十一个落,外称十一郎,当年俺斩杀的敌将,正是孟七手的,当年一战把南蛮孟氏赶回了老巢,这才几年,又来蹦跶了,惹急了俺,一刀结果了他。”

    贺 鲁:“将军在南蛮数年,想必知,孟氏的厉害,孟氏熟悉南境地形,又借助烟瘴之力,便大齐有劲的弓 弩武,用也不大,想胜容易,想让南境得安恐没这么简单,尤其,孟十一最善用毒,当初大齐兵发雁门的时候,孟十一曾来北胡在我帐献上一计,命人把死 死羊扔到河里,散播瘟疫,若大齐兵士染上瘟疫,此战北胡必胜,是我虑及北胡百姓,怕瘟疫一旦传播开来,便无法遏制,胡地反受其害,故此把他赶了去。

    碧青师徒齐齐倒了一凉气,此人好险,亏了贺鲁还算有脑,真要是赶上那获胜心切的,没准就用了,那结果,就像贺鲁说的,一旦传播开来,再想遏制就难了,两国兵使这样三滥的招式,实在可恶,该死。

    忽想起什么,碧青蹭的站了起来,见贺鲁看着自己,笑着跟大郎,:”你陪大都督多喝儿,我去瞧瞧儿。”说着转走了,到了外立刻就把小五叫来了:“你速去京城,让崔九赶过来,就说我有要事问他……”

    ☆、第84章

    大郎解甲归田,回武陵源地,在大齐传为谈,赫连家偷不成蚀把米,私纵胡人烧毁粮草的罪名扣来,饶是赫连一族战功赫赫,依然保不住基,继崔家之后,百年家族瞬间崩塌,牵连甚广,就连里的淑妃娘娘都没躲过去,降了数级,如今成了人,幽居,惨淡度日。

    比起淑妃,皇后娘娘显然幸运多了,崔家虽倒了,到底是皇上的母舅之族,皇后娘娘这些年在里恪尽职守,颇有贤名,又是太跟九皇的生母,加之崔家事之后在坤宁居简,没太受崔家连累。

    其实大臣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皇上不动皇后娘娘却动了淑妃,这并非是看在母舅之族的份,而是明明白白的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