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妇 - 分卷阅读9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哭笑不得看着前一团问崔九:“老九,你好端端的这么多什么?这么一大车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得从冀州大老远的带回来。”

    崔九嘿嘿笑:“上回那个醉枣跟咸鸭,太哥可喜?”

    太:“倒是比里的好吃,尤其那个咸鸭,颗颗都是满黄油,就着粥吃最好。”

    崔九:“大郎媳妇儿还了一灰包,太哥没吃过,比咸鸭还好吃呢,只不过,那丫说这东西不能多吃。”

    大郎媳妇儿?太看了那一车东西,不禁:“这些都是那个王大郎家的?”遂有些不赞同的摇摇:“庄人不容易,养几只为着,你都来,叫人家怎么过日。”

    崔 九撇撇嘴:“太哥就放心吧,王大郎那个媳妇儿别的不会,过日倒是一把好手,挣钱最有一,她家那小日过的比爷还舒坦呢,就这一车东西,也不是白给 的,让我应她今年皇祖母过寿的时候,把她家的桃呈给皇祖母,太哥,你说这丫是不是成了,主意都打到爷上来了。”

    太好奇的:“她知你的份?”

    崔 九翻了个白:“太哥,您可别当大郎媳妇儿是个没见识的乡妇人,那丫的没边儿了,舅爷爷都收了她当关门弟,还是上赶着说了几回,那丫才答应, 刚嫁到大郎家的时候,大郎家吃饭,都有上顿没顿的,短短两年,如今再瞧,十里八村就没有能赶上他家好过的,番薯,栽藕,嫁接桃树,太哥,等今年她家 的一百亩桃树得了收成,就盖新房了,您知她想盖啥样的不?”

    说着,从怀里掏一张纸,太接过展开,不禁一愣,自己如今着工,基本的图纸还是能看懂的,这张图画的相当清楚,是个两的院,颇规整,前老大一个敞院,窝鸭舍猪圈都标注的清楚明白,后分成三个小院,每个院儿都是一明两暗,东西两房的布局。

    太指了指前的大院:“前的院太大了些。”

    崔九:“听大郎说,他媳妇儿就要大院,为着晒粮,地窖挖的也大,储藏过冬的吃。”说着叹了:“太哥,我如今倒是觉得,当个庄稼人也不赖,这样的小日过着才有滋味儿。”

    太失笑,心里也真有些好奇,想起什么:“你说武陵先生收了王大郎的媳妇儿关门弟,可当真?”

    崔九:“先本说要收王大郎的兄弟,后来不知怎么,王二郎转拜在了昌陵先生门,这次跟着先生京来了,有两位大儒作保,二郎可直太学就读,至于大郎媳妇儿,舅爷爷的脾气太哥是知的,别说他老人家收一个乡当弟,就是收一猪,也没人拦得住。”

    太:“武陵先生,这么多年从未动过收徒之念,当年母后请他老人家教授本,老爷都没应,父皇想请老爷弘文馆,老爷直接躲去了冀州,不想却在冀州收了个弟,本倒真有些好奇,这个大郎媳妇儿究竟是如何的惊才绝艳,竟能老先生的。”

    崔九想到什么,忙:“那个,太哥,我就是这么一说,其实大郎媳妇儿就是个乡,土的掉渣儿,不说东里的人,就是使的丫,也比那丫生的面。”

    太倒是笑了起来,拍了崔九一:“当本是什么人,莫说她是个乡,就算是九天上来的仙女,已嫁为人妇,本还能夺人之妻不成。”

    崔九挠了挠,也觉得自己有些多想,脑里划过大郎媳妇儿的样儿,虽说眉儿生的不差,到底是个乡,太哥自来也好,怎会瞧上那土拉吧唧的丫

    正想着,忽给他哥抓住胳膊:“你来瞧瞧我的番薯。”不由分说把崔九拽到了东园里,满院的牡丹得一株不剩,牡丹的圃起了一地垄,垄上埋着一颗颗刚叶儿的番薯苗。

    怪 不得自己刚来的时候,太妃那个脸呢,东本来了一院的牡丹,都是难得一见的名品,太妃废了好几年功夫搜罗来的,一年四季叫匠仔细照 着,年年牡丹开的时候,都要宴请各府,东的牡丹宴在勋贵眷之颇有名声,可惜啊,今年的牡丹宴估摸要变成番薯席了。

    一 想到各府眷,一人抱着一个大番薯啃,崔九就忍不住想笑,这乐可大了,崔九想乐的功夫,自己那位金尊玉贵的太哥已经丢自己,从那边儿的瓮里舀了 跟伺候祖宗似的,伺候起那些番薯苗来,一边浇一边还说:“这番薯苗几天了,前儿瞅着还支棱着,今儿不知怎么有些不神,你从冀州府来,可知这是什么 原因吗?”

    崔九心说,我也没过地,哪知怎么回事啊,忽想起一件事:“那个,太哥,地的事儿弟弟也不大懂,不过,在大郎家帮了几天忙,倒是瞅见他家施了。”

    “施?对啊,怎么忘了施。”太望着崔九:“王大郎家施什么,你可知?”

    太 一句话勾起了崔九的伤心事儿,自己可是挑了一天猪粪,又掏了茅厕,现在一想起来,都觉上有味儿,生怕他哥了茅厕的粪便来施,忙:“那 个,大郎家都是沤好的,不知里是什么东西,太哥不如找先匠来问问,牡丹如此难都能伺候好,想必番薯更不再话了,太哥,您忙着,弟弟去 慈宁给皇祖母请安去。”

    撂话一溜烟跑了,就怕他哥拉着他施,崔九如今对这个东西有心理影,一提起来都受不了,大郎那个狐狸媳妇儿真不是什么好人。

    碧青才不崔九怎么想呢,给自家的桃找到了销路,就什么都不愁了,也没工夫发愁,忙都忙死了,地里的麦苗返青之后,一天一个样儿,俗话说,三月二十八,麦一扎扎,了三月就齐到了,这时候最易招虫害,用草木灰兑在页面上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碧青觉得,自己现在完全成了庄稼人,什么时候栽苗,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施,都记得清清楚楚。

    家里的麦不用碧青上手,王青山家就给包了,王青山两儿活儿,虽说了一辈地,自认是把好手,可麦没人大郎家得好,是瞅见的事实,不服不行,不明白为啥,就跟着学呗,大郎家怎么自己就怎么

    把大郎家地里的活儿揽过来,一个是能报答人,二一个也学了本事,这样的好事儿往哪儿找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