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妇 - 分卷阅读8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理,你嫂念来无用,可我们是男为男儿立于天地间,若没有治国齐家平天的志向,岂不白白荒废了光,要说先生,我倒是识的一位堪称大 儒,就在间河县,你若有心向学,我可与你引荐,至于老先生收不收你这个弟,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第44章

    碧青倒是没想到,杜峰会如此掏心掏肺的帮忙,自己让二郎去这一趟,的确是存了让杜峰帮二郎找先生的心思,二郎太聪明,早不是自己这么一个半吊,能教的了,不想耽误他就得尽快寻个老师。

    杜峰虽然满脑都是升迁,骨里却仍然保留着读书人的品质,又是间河县的父母官,秉着才之心,也不会对二郎这样的天才不闻不问。

    碧青打的是县学那些老夫们的主意,只要杜峰肯帮忙,给二郎找个先生,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碧青承认二郎让自己教歪了,得有个人拨反正才行,二郎不是自己,他是王家的男丁,又如此聪明,碧青也怕自己耽误了他,不好当面说,这才拐个弯打主意,不过大儒?是不是有些过了。

    其实碧青对那些所谓的博学鸿儒,没什么好印象,总觉得那是一些咬文嚼字,酸气冲天的老家伙,成天没别的事儿,就是矫,被窝里搂着足以当自己孙女的妾,到了外,却满嘴的仁义德,假正经的厉害。

    当然,这只是自己的想法,碧青相当清楚,能称得上大儒的老能给二郎当先生,绝对是二郎这辈最大的造化。不说能学到啥,就着大儒亲传弟的名,二郎这一辈的前程,也不用愁了。

    碧青终于服了,为什么都说,万般皆品,唯有读书,大郎在南边儿打了五年仗,脑袋别在腰带上,也才挣来了一个大兵,二郎在家跟着自己念了几天书,就有机会拜大儒为师,只要这事儿成了,哥俩就是一天一地。

    碧青本来没想过,家里会个当官的,可小叔真有息,自己也不能拦着,所以,这事儿得尽力去促成。

    为 此,碧青叫小五特意又跑了一趟间河县,扫听了那位大儒的喜好,可惜什么都没扫听来,只知,老今年七十寿,活的依然健朗,在京的时候,皇上多次亲访, 想请先生弘文阁,老儿理都没理,嫌皇上总来打扰,索搬回了老家冀州府,面的府邸也不住,在间河县城外的桃村搭了两间茅草屋落了,自号武陵先 生。

    碧青一听这名号就怀疑这老是个老鬼,要不就是成痴了,好好地宅不住,跑到桃村去落,不是装蒜就是有病。

    不过,碧青倒是冒一个想法,这老要是真是稀罕桃,临山屯可是有一百多亩呢,现在不成,等以后那边儿的房盖起来,如果能说服老搬过去,临山屯的房价还不打着儿往上翻啊,这老就是最大的噱,最的活广告。

    打着这个主意,二郎拜访老这天,碧青也跟来了,叔嫂两人一早起来先到了间河县跟杜峰会面之后,再一块儿去桃村。

    桃村是间河县最富裕的村,这个碧青早就听说过,因村里的两颗百年的野桃树而得名,老的草庐就盖在两颗百年桃树边儿上。

    碧青给二郎预备了拜师礼,二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嫂,老先生是大儒,不一定能收俺呢。”

    二郎就是个老实孩,不明白这里的事儿,碧青一边儿收拾礼,一边儿:“不收也得让他收,俗话说的好,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只要他吃了咱家的东西,就得收你这个弟。”二郎脸都红了,大概觉得嫂这样太厚,吭哧半天都没说话来。

    碧青见他那样儿,笑了一:“拜先生哪有不给束脩的,这是理儿,不能让人家说咱不懂理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家常的吃,都是嫂我亲手的,是咱的一儿心意。”

    二 郎看了车上的大坛小罐,还是觉得有不好意思,这哪是去拜师,简直是去送礼的,一小罐醉枣,半袋番薯,各一篓,早上叫王兴新挖了大白藕, 还带着泥呢,装了半框,挑了几个还算囫囵的荷叶盖住,拎了一只一只鸭,都挑最的,还有一小罐糯米藕,是嫂昨儿忙活了半宿的,特意叫小五哥去冀州 府买的槐跟糯米。

    为了自己拜师,全家都跟着忙活了好几天,二郎颇有些过意不去,不怕别的,就怕那位老先生不收自己,让家里人失望,这么想着,越发有些张。

    相 比二郎的张,碧青倒是颇轻松,因为她这一去就要志在必得,人老了,一般都馋,大多数老人都吃甜,糯米藕香甜糯,绝对是最佳选择,这东西冀州府没 有,老只要吃了一回就得有回,还有自己的醉枣,松,看着虽然平常,可在这冀州府里,绝对是新鲜东西,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不是买的,藕跟番薯是 自家的,鸭是自家养的,醉枣跟糯米藕也是自己这个嫂亲手的,每一样儿都是心意,老只要有儿人心,就绝不会拒绝,只要吃了,收了,二郎这个师傅 就算拜成了。

    碧青坐在车上,都没心思看两边儿的景儿了,一门心思想着这些。地里的庄稼收上来,麦去,就到了庄稼人一年最闲的时候,了间河县,两边都是光秃秃的庄稼地,连个人都不见,也实在没什么景儿。

    倒是上总会有城赶大集的人,一辆车上坐七八个妇人,讨论着该买多少给家里的小解馋,给丫买什么样儿的袄,叽叽喳喳分外闹,绿绿的巾晃过去,给这样萧瑟秋添了一抹别样的亮丽。

    车过去后是挑担的汉,这样的天儿,汗把衣裳都浸透了,可见走了多的路,挑上的盖一偏,满满的黍米,黄澄澄的颗颗饱满,一瞅就是特意拣来的,估摸是打算去城里买了换些钱使。

    再往后是小两,看得来是刚成亲的,新媳妇儿骑在驴,巾蒙的,脸都遮了大半,还有些害臊,牵着驴的傻小一会儿就回瞅一,咧开嘴呵呵傻笑个不停。

    碧青不由有些神,有那么一晃神的功夫,觉着驴上坐的是自己,而前牵驴的傻小,变成了大郎。

    忽听杜:“何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树,孤客最先闻。”

    碧青回过神来,侧看了峰,本以为能搭杜峰的顺风车呢,比车快也舒服,不想到了衙门,这位直接一青衫来,上了车就让二郎走,连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