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妇 - 分卷阅读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置在院,刚来不适应,等明儿再放开它们,在院里撒撒

    碧青琢摸着,回让二郎去捉些青草虫来喂,这样的,才是真正无公害的散养,营养价值绝对,至于鸭不用,再大些,赶到坑里自己可以觅

    碧青看着这几十只鸭,一瞬间脑里划过很多,炒饼,炖,白斩,烧,叫,还有咸鸭,烤鸭……

    有了这些鸭,这些就不是空想了,正想的,忽的脚过来个东西,是刚才阮小五褡裢里的泥疙瘩,等等,这是什么?

    碧青弯腰把脚的泥疙瘩捡了起来,外裹着的泥,被二郎踢掉了不少,的本来面目,哪是什么泥疙瘩,分明是红薯。

    红薯?碧青脑里灵光一闪,红薯可是好东西,不禁好吃,营养价值还,且浑是宝,不止红薯能吃,红薯藤更是被誉为蔬菜皇后,而且,这东西产量奇,记得老家那个县就是靠红薯翻的,前儿还琢磨不知什么呢,这不就有了。

    正琢磨呢,二郎凑了过来:“嫂,这泥疙瘩是什么东西啊?瞧着有儿像萝卜。”

    碧青愕然,急忙过去在盆里把红薯上的泥洗掉,拿过来问二郎:“你没吃过这个?”

    二郎眨:“嫂说这泥疙瘩能吃?”

    碧青又问了一句:“二郎见过这个没有?”

    二郎的大脑袋摇的跟拨楞鼓似的 :“没见过,就见过萝卜,可萝卜跟这泥疙瘩的不一样。”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红薯还没有普及,或者说,还没有大面积植,这简直是老天爷给自己送来了一条捷径啊……

    碧青嘴角的笑越来越大,看的二郎更迷糊了:“嫂怎么看着这个泥疙瘩笑?”

    碧青拍了他的脑袋一,晃了晃手里的红薯:“二郎,有了这东西,咱以后可就不愁了……”

    ☆、第11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麦秸秆扎成松的草垛,躺在上面舒服惬意,惬意的令碧青不由想起这几句诗来。

    不过,现在不是半夜,更没有明月可赏,有的只是大杨树上不停叫唤的知了,伴着坑里一声低一声的蛙叫。

    日上的树荫遮住了些许,丝丝缕缕的风从叶间隙钻来,上,瞬间便驱走一暑气。

    麦秸秆是里王富贵让他家两个大小拉过来的,虽说王富贵家地多,麦收上来,麦秸秆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可碧青也领了这份,东西不在多,在心意,尤其,这麦秸秆别家不稀罕,对于自己家,却算雪送炭的好东西,烧火饭,短不了这个,窝鸭笼里也都用得着。

    王富贵家的两个小实诚,拉来了好几车,院里的柴火棚堆得满满当当,还在外边儿扎了这么个草垛。

    王家的篱笆墙外不远,守着坑边儿平整了一块地菜,反正这附近也没住。让二郎砍了杨树枝圈在外当篱笆,就成了一块天然的菜园

    地方不大,却也够用了,分一半来了萝卜,茄,韭菜,大葱,靠着篱笆了扁豆,这会儿已经顺着篱笆伸开藤蔓,开了一架紫的扁豆的扁豆都了有半指,瞧着煞是喜人,豆角旁边是两排土垄,是碧青单独劈红薯的。

    不是二郎没见过红薯,碧青都快忘了红薯是舶来品,记得自己在网上搜过,红薯又称番薯,是明朝万历年间传原的,因不挑土壤质,极易成活,又产量奇,而得到普及。

    因为红薯,碧青一度以为这里是明朝,可惜不是,碧青从腰里的荷包里摸一文钱,对着树叶间隙的光看,上面明明白白刻着大齐通宝。

    大齐?“唐尧虞舜夏商周,秋战国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捋着记忆,碧青念了一遍朝代歌,战国倒是有个大齐,却哪里是这个样儿,这里的民俗庄稼,衣着打扮,倒有些像明清,却不是明清,更不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这是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或许是自己孤陋寡闻,总之从没听说过。

    碧青把手里的铜钱放回荷包,不是什么朝代,她也得在这里活去,不禁活去,她还要活的好,穿过来的那一天开始,她就再也不是孜然一的沈碧青了,她有爹娘,有弟妹,现在还有婆婆跟小叔,这些是她的亲人,她得让她们过上好日才行。

    碧青在草垛上侧了侧,看了看那两垄红薯,因只得了一棵红薯,不可能生太多苗,碧青把那颗红薯切了三块,泡在里,跟伺候祖宗似的伺候了好几天,才生苗来,捡着势旺的生儿,,一共也才活了十颗,分成两垄一开始疏疏落落的,后来疯起来的红薯藤把两排土垄盖的严严实实。

    碧青兴的不行 ,看着这些青翠滴的红薯藤,仿佛就看到了希望,忽听嘎嘎的声音,碧青从草垛上看过去,是二郎,这日刚退了就赶着来炕边儿放鸭了,手里攥着一的柳条鞭,赶着鸭后,就从背上的筐里拿镰刀猫着腰割边的苇,不一会儿就割了两捆,放到一边儿,汗,从筐里拿个装葫芦,了好几

    碧青不禁,几个月过来,终于把这小喝生病给扳过来了,如今家里喝的还是这坑里的,碧青也想过走远些打井来,可那天在里家喝了他家的后就彻底打消了念,那井虽说看着清亮,可到嘴里却又苦又涩,远不如这坑里的好喝,而且,碧青也找到了可以过滤的法,用炭。

    让二郎砍了些没用的树墩搬回家来,劈开烧成炭,砸碎洗之后包在麻布里过滤层,过滤来的清亮了许多,而且,碧青非常怀疑这个坑并不像何氏说的是积的雨,碧青仔细观察过并了记号,说连着数天不雨,坑里的位就应该有所降,可从碧青的记号来看,位丝毫没有变化,甚至有时还会涨一些。

    碧青还在边儿的芦苇里发现了细小的泡,而坑里的也远比井甘甜,这让碧青怀疑坑有泉,如果自己猜的对,这个坑就真是宝坑了,所以,必须买来,坑附近包括坑都是里王富贵家的,却不知为什么一直荒着。

    见二郎挑着两捆苇赶着鸭回家了,碧青才从草垛上来,提起脚边的背篓,去菜地转了一圈,割了一把韭菜,看了看那番薯藤,也割了一些,到边儿洗净了,正要回去,却一看见里的人影,不禁仔细照了照。

    即使同名同姓,也不得不说,这丫比自己好看多了,这几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