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 - 分卷阅读5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竟然被官员们当成货一样任意抓捕拘役。

    “准备笔墨。”她丢开洒金单,吩咐阿禄,“问清山民们的来历,送他们还乡,所需费全记在账上,直接从我的私库扣取。”

    阿禄应喏。

    半夏把纸笔备好了,笔尖饱蘸墨,裴英娘略一思忖,提笔写几行字。

    她请求女皇废除吴州以山民为贡品的制度,山民也是人,不是牲畜。

    ※

    开时节的洛团锦簇,光烂漫,坊市间熙熙攘攘,仕女郎君们着锦绣华服,骑着健,乘着香车,外郊游,好一派盛世繁华景象,连拂面的杨柳风里,也浸着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富贵风

    吴州刺史走胡肆,将胡姬们的曼妙舞姿和柔歌声抛在后,抬望一晴朗碧空,叹一气。

    一旁的史拱手问:“使君何故叹息?”

    吴州刺史苦笑:“我士族,乃堂堂刺史,常常以贤吏自居,却护不住治的百姓,心难安。”

    正值,全城动,士庶游,街上人来人往,肩接踵,刺史心低落,行时没有惊动其他人,边只带了三五个护卫,史一边小心观察四周况,一边:“使君担心那些侏儒?某听说太妃殿乃仙人转世,生就一副菩萨心,待人和善,从不磋磨人们。使君把他们送给太妃殿仆,是他们的造化,多少人求都求不来。要是落到教坊司里,那才是呼天不应、叫地不灵。”

    吴州刺史沉默不语。

    上有所好,必甚焉。

    太妃或许真如传说所说的一样温婉仁慈,但那些想讨好奉承她的人,可能会为了哄她兴而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太宗皇帝晚年时曾一度沉湎,虽然太宗本人很有分寸,并没有因为眷念而耽误朝政,但当时诸州的刺史县令为了替圣人寻得绝人,随意征召民妇,还以选人为借迫百姓掏钱,闹得百姓们寝难安,民间怨声载

    同样的,太妃喜什么,不喜什么,不仅仅是她的个人好,满朝文武都在挖空心思打听她的喜好和忌讳。她随的一句话,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山民们野无知,贵人们把他们当成好玩的玩意养着,很少有人会真心喜他们。

    吴州刺史一开始打算把山民们送里制度分明,当丑角儿比跟着那些喜以凌/辱仆为乐的纨绔要

    哪想山民们十分崇拜永安公主,走投无路之,主动要求伺候太妃,他们的话说,反正都是要当仆,他们宁愿永安公主的家

    吴州刺史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当那些山民们纷纷向他跪,求他把他们送去上的时候,他实在不忍心拒绝。

    小吏们行带走山民的时候他在场。山民们双手捆缚,一脸麻木,像牲畜一样老老实实排成几条纵队,任由官府的人掰开他们的嘴看他们是否健康壮。

    被选的人挣扎着想回家和家人告别,凶神恶煞的衙役几去,场鸦雀无声,没人敢违抗命令。

    队伍离开后,失去的老人、孩和妇人远远缀在后面,嘤嘤泣泣的哭声在山间回,久久盘旋——伤心到绝望,他们却不敢大哭。

    那凄凉的场面,他这辈都忘不掉。

    吴州刺史摇摇,努力赶走回忆,回到邸舍,家仆纷纷上前,“使君,山民们被送回来了!”

    他大吃一惊,急忙往里走,“他们惹怒太妃殿了?”

    山民们仰慕太妃,太妃并非脾骄纵之人,理来说应该不会这么快惹事啊?

    他忧心忡忡,撩起锦袍疾步走租住的小院,却见十几个个矮小、面黧黑的山民迎面冲上来,跪地磕,“多谢使君为仆等升斗小民劳!”

    山民们满面红光,激动不已。

    吴州刺史愣住了。

    家仆赶过来向他解释原委,“阿郎,太妃殿不仅放回所有山民,还上书劝谏圣上,以后我们吴州再也不用把山民们捉来当贡品了!”

    跪在地上的山民们泪满面,不停拿袖泪。

    他们就要回家了!回到家人边,从此孙孙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哪天官府突然派人抓他们给贵人们取乐。他们抱成一团,放声大哭,这一次他们不用压抑哭声。

    吴州刺史呆立良久。

    ※

    刚过完朝,天气一天比一天和,杏开满枝媚,灿如云霞。

    李旦盘坐在树支起的锦帐里,低冠。

    阿鸿裹杏红衫,前挂璎珞圈,嘟嘟的手腕上了一串刻了佛号的镯,手脚并用爬到他背后,摇摇摆摆站起,抱住他的胳膊,咯咯笑。

    他扭看阿鸿,阿鸿伸手,想抢他手里的冠玩。

    他举起冠,这只冠他了一上午,用盛开的牡丹和金线、玉饰、珠宝串成宝冠,每一片和叶片上络以金线玉珠,今天是十七的生辰,这样的冠才得上她,“这是给阿娘的,不许碰。”

    阿鸿不知有没有听懂阿耶的话,乌溜溜的珠骨碌碌转来转去。

    李旦随手拈起一朵紫牡丹,他折腾了一上午,试验无数次,边一大堆失败的牡丹冠。

    阿鸿立即被他手上的牡丹引走注意力,努力站稳,伸手够到牡丹后,捧着就往嘴

    他摇失笑,扯开阿鸿的手,“怎么这么贪吃?”

    都说阿鸿像十七,其实只是睛生得像而已,十七小时候可秀气了,又听话又聪明,撒的时候也很乖巧,像糯的白糍糕。

    阿鸿什么都没吃到,只能咬自己的手指,表委屈而无辜。

    李旦掀开锦帐,让冯德去准备茶

    冯德很快送来一大盘致茶

    李旦从黑漆描金漆盘里挑了一枚单笼金酥给阿鸿,这个最,不会崩坏他的小牙。

    阿鸿这满意了,一/坐在松的毡毯上,抱着金酥慢慢啃。

    等他啃完半只金酥时,郭文泰来回话,看到他也在锦帐里,犹豫了一

    李旦示意桐拢起锦帐,“无妨,有事直接禀报。”

    郭文泰努力不去看胖乎乎的皇太孙,抱拳:“殿,吴州刺史主动投效。”

    李旦扬眉,手指翻飞,仍旧有条不紊地串玉珠,“吴州刺史,是不是尉迟家的大郎君?”

    郭文泰:“正是。”

    尉迟家行事谨慎,始终保持立。李旦试探过他们家的话事人,见对方摇摆不定,没有求。母亲病加重,移居生院,二张最近频频接北衙统领,他差不多署好了,离计划好的日越来越近,不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