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 - 分卷阅读38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老骨承受不住啊!

    李显搬迁至东,每天往返蓬莱和东请安问政,武皇后一派朝臣和东属臣井不犯河,彼此相安无事。

    朝堂暂时平稳来。

    端午那天,裴英娘和李令月陪李治吃黍粽。

    各馅料的粽,球形的,锥形的,方形的,扎五彩丝线,琳琅满目摆了一大盘。

    李治只能一样吃一,尝尝味,吃多了他消化不了。

    昭善剥开一只晶莹雪白的黍粽,递到李令月跟前,逗趣:“公主猜猜这个是什么馅的?”

    李令月怔了一怔。

    仿佛就在不久之前,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黍粽,饮菖蒲酒,她和武皇后比赛,看谁吃一就能猜黍粽的馅料。

    她记不清自己最后是输了还是赢了,只记得当时很开心,殿一片声笑语。

    如今环顾一周,她的兄弟,只剩李显和李旦还在安。

    薛崇胤躺在李治怀里咯咯笑个不停,胖乎乎的小手努力去够李治的衣带。李治呵呵轻笑,拿起案上的符篆彩幡逗他玩。

    李令月笑了笑,低吃黍粽。

    李显第一次带韦沉香赴宴,韦沉香装扮得格外郑重,钗翟衣,满披挂,前一串波斯宝石项链,珠光闪耀,母抱着李裹儿,跪坐在她后。

    李治没有问赵观音的事。他曾想借赵观音和李显的联姻拉近武皇后和宗室的关系,现在没有这个必要,赵观音不适合当太妃,更不适合担任一国之母的重任。

    当然,韦沉香更不适合。

    帝后都不喜韦沉香,太妃的位暂时空着。李显犹豫再三后,向武皇后请求追封赵观音,武皇后笑眯眯应了。

    武皇后不仅答应追封赵观音,还和没事人一样叹惋儿媳妇走得太突然了,李显心更为恐惧,喝酒的时候手腕微微打颤。

    裴英娘心无旁骛,安心吃粽

    李旦坐在她旁,亲手帮她剥粽,修的手指拆开青绿的箬叶,这箬叶安少见,是从南方运到安的,用箬叶包的粽,米粒带着一独特的清香。

    她吃得太香甜,李治逗薛崇胤,偶尔扭看她几,不知不觉跟着她吃完一整个煎粽,不敢再吃了,笑着:“十七先歇一歇,看得我馋。”

    近侍送上消茶。

    裴英娘笑,接过茶盅,浅啜一,茶里泡了樱桃,甜丝丝的,“不关我的事,是阿父自己馋了。”

    李治摇失笑,慢慢喝完一盏茶,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看着案上的菜肴,侧和武皇后说,“昨日工侍郎奏本,关大旱,百姓三餐无继,吃光粮,只能以野草、树,可是属实?”

    武皇后愣了一息,肃然,“不错,我昨夜派女史巡查,虽是端午佳节,城外百姓家却冷锅冷灶,老幼妇孺衣不蔽,每天吃豆渣、糠饼果腹。”

    她微微一笑,“陛无须担心,我已命、工尚书协理赈灾之事,等粮运到安,可解灾。”

    安繁华昌盛,人众多,附近的粮产量远远不够城百姓的需求,历来都是从南方运送粮安,供应百官和公卿世家们的饮馔。一旦遇到天灾,安附近的老百姓便要挨饿。

    裴英娘听着李治和武皇后商议朝政,没有嘴。

    京兆府周围确实有灾,她前些天刚刚联合各大世家,捐几船粮,开设粥铺,救济百姓。

    李治眉心微拧,忧心忡忡,慨叹:“山珍海味,外却饥民遍野,连幼小孩童都吃不饱肚,朕为天,不能为百姓解忧,实在愧矣。”

    他自称朕,说的话又严肃沉重,李显、李旦、薛绍、韦沉香、裴英娘、李令月都放,纷纷离席,叩首:“儿等惭愧。”

    武皇后也轻敛衣裙,郑重:“陛心忧天,妾更当为表率。”

    她命婢们撤走案,解上的珠翠簪环,“传令去,女眷,外命妇,不论品阶低,从今天起,不得衣十二破间裙、鸦忽步摇首饰,勿忘圣人教训,俭朴为宜。”

    裴英娘、李令月附和。

    韦沉香脸上涨得通红,偷偷掩起袖,盖住腕上殷红如血的宝石手串。

    李治握住武皇后的手,和武皇后商量的赈灾事宜。

    末了,他转看着李旦,“洛粮仓遍布,存粮充足,我准备携百官前去洛,缓解城。旦儿,你回去以后收拾行,先去洛料理迁之事,不必铺张浪费,只需打扫室就好。”

    李旦沉声应答,“是。”

    李治又吩咐李显。他是太,得留监理朝政,东有完备的小朝廷系,制度完善,李治和武皇后不在安,李显也能在属臣们的辅佐理政务。

    李显不敢一答应,先抬打量武皇后。

    武皇后朝他

    他轻轻呼气,“儿遵旨。”

    第176章 一百七十六

    不知不觉间, 红落尽,石榴树挂满婴儿拳大小的石榴果。碧池里莲蓬亭亭玉立, 桃树果实累累, 饱满圆桃, 成熟开裂了也只会泛丝丝红线,果青绿,果雪白。

    吃过朝, 裴英娘领着忍冬和半夏收拾行李。

    这一次去洛, 不止李旦要走,她也随行。阿禄、冯德这些人也都跟去,早前她派人去洛,转移书坊、匠坊, 洛没有东西市,商贸易集在南北市, 她的人已经在南市、北市打基, 刚好能派上用场。

    相王府的亲兵将近有一大半护送他们去东都洛,只留史看家。

    “阿兄,你是不是和阿父说了什么?”裴英娘用锦缎把两双并排放在一起的睡鞋包起来, 和其他零碎的笏、锦袋一起一只黑漆小箱里,给自己斟了杯杏酪浆, 边喝边问李旦,“阿父为什么让我也跟去?”

    李旦前不久才说要带她去洛看龙舟竞渡,李治就借灾荒打发李旦和她去洛,未免太巧了。

    天气炎, 南面的屏风撤走了,风从房里,荷香气扑鼻而来。

    李旦倚在窗前看书,抬起,视线落在裴英娘手里的琉璃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