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 - 分卷阅读33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天,我会把山上的人送走,你以后也不用再来寻我,我不会一直待在羁縻州。”

    “你要去哪里?”阿福怔怔

    蔡净尘微微一笑,火光照耀颊边的刀疤异常醒目。

    他抬起手,一记手刀砍向阿福的后颈。

    阿福倒在地。

    今年安的秋天来得格外早。

    刚回相王府的时候,榴红艳似火,一转,枝叶间挂起累累的石榴果。使女们楝叶,臂上缠缚彩丝,谓之辟邪驱疫。

    冯德端着漆盘走回廊,盘里一团团彩线颜鲜艳,“郎君,今天该系命缕,命百岁,平平安安。”

    李旦负手站在石榴树,望着前空空的秋千架,微风拂动彩绦,铃铛摇曳,送阵阵脆响。

    藤萝间一串串低垂,西域引苗,结的晶亮,据说很甜。

    裴英娘刚住来时就盼着尝尝了,现在熟透,她却不在。

    等她回来的时候,多半已经烂光。

    “郎君,去九成的人应该快到了,再过不久娘就能回来。”冯德试探着,“是不是派几个人去城门守着?等娘车驾到了,您好去迎接娘。”

    李旦沉默半晌,摇摇

    自从圣人册立六王为太,相王府渐渐有风雨飘摇之势,郎君早晚归,变得更寡言少语了。

    也更让人猜不透。

    冯德默默叹息,没敢接着劝,躬退

    武攸暨抵达九成的时候,裴英娘和李令月早就把行礼收拾好,只等动

    前几天李旦信上说会有人接她们回安,她以为李旦会亲自来,没想到当苦力的是武攸暨。

    韦沉香抱着李裹儿,跟着裴英娘,翘首以盼,生怕她们把她丢

    因缘巧合,李显的女最后取名李裹儿——裴英娘曾犹豫要不要劝韦沉香改个名字,思量之后还是作罢,韦沉香分明是想借女儿邀,以激发李显的愧疚之心,她还是别掺和了。

    武攸暨瘦了些,神气倒是还好,笑呵呵和几人见礼,还给薛绍、李令月的儿和韦沉香的女儿准备了见面礼。

    韦沉香大为动,谢了又谢。

    裴英娘问起郑六娘,武攸暨脸微红,嘿然:“她还早着呢。”

    一行人乘坐发,薛绍为了照顾李令月和儿,也窝在卷棚车里。

    骑的是武攸暨和裴英娘。

    “姑母和太……”武攸暨上前,和裴英娘并辔而行,小声说,“火不容。”

    以前武皇后和李弘虽然偶有争执,但表面上还维持着母慈孝。

    李贤锋芒毕,不耐烦和武皇后虚与委蛇,满朝文武都看得李贤十分疏远武皇后。

    “端五节时,姑母赐黍粽、艾酒、荔枝、卢橘,命人送往东,太推拒,和人说,他怕自己吃错东西。姑母大怒。”武攸暨眉皱,武皇后和太关系张,他为武家人,在朝着实尴尬。

    武承嗣一心为武皇后排除异己,不在乎同僚们的光,武攸暨不一样,他辛辛苦苦才和同僚们建立起信任,不能功亏一篑。

    裴英娘蹙眉:“圣人呢?”

    武攸暨环顾一圈,小声说,“先太逝世后,圣人一病不起,已经数月完全不理政事了。”

    李治真的不朝政了?

    裴英娘的银丝鞭绳,“你来之前,相王可有什么吩咐?”

    武攸暨面尴尬之,“实不相瞒,我只见到相王府的史,相王不曾有什么话嘱咐我。”

    裴英娘没再问起李旦,转而说起其他事。

    秋,漫山红遍,官两旁山岚绮丽,团锦簇,一层层红黄淡相映,山沃野千里,像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边欣赏烂漫山,一边慢慢赶路。

    薛绍和武攸暨偶尔来了兴致,停车山,对着疏朗秋光赋诗几首,题写在路过的驿站里。

    寺庙、驿站、风景名胜是诗人们留诗最多的地方。

    裴英娘每到一驿站,走去四瞧瞧,看到好诗,立刻命人抄录来,顺便连诗人的姓名籍贯一并记

    诗人们到诗作,为的就是扬名。每年有无数京赶考的学、北上游历的文人,因此安附近的驿站墙上密密麻麻,全是诗句文赋。

    驿苦着脸告诉裴英娘,诗人们文思泉涌,到刻字,他们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重新粉刷院墙。已经闻名天的大文豪留的诗,当然不能随便铲掉,只能委屈那些默默无闻的学们。

    裴英娘灵机一动。

    汉末时有月旦评,无论是谁或是谁的诗词字画,经过品评后,立刻价百倍,闻名天,从此跻士族圈。天英豪,都以被品评为荣,哪怕是被骂得无完肤,依然有人甘之如饴。

    诗人们分散东西,南来北往,很难聚齐,举办诗会只是闹风光罢了,意义不大。

    既然驿站、寺庙到有人留诗,不如定期派人抄录所有诗作,每隔一段时间评前十名,凑够百首后,刊印成诗集,一定能迅速传开来,引得天文人学者趋之若鹜。

    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佳作,免得锦绣文章被不识字的驿站仆无刮掉。

    裴英娘越想越觉得可行。

    修撰古籍的事工程浩大,需要调大批学士,调用朝廷的全藏书,可以说是举国之力。没有朝廷的襄助,个人可能需要费一二十年,才能眉目。

    所以李治一纸敕令颁,李旦不能违抗旨意,只能让李贤接手。

    但是品评诗赋,刊印诗集这事,不需要大动戈,相王府完全能自己办好,李治不着。

    李贤如果还想抢的话,他们绝不会退让。

    裴英娘打定主意,默默盘算章程,回到安时,她连的人选都想好了。

    公主府、相王府、英王府的仆从在城门外等候多时,看到柳林后渐渐驰来的车,纷纷迎上前。

    李令月掀开车帘,往外看一,不满:“几个月不见,八兄竟然不来接英娘?”

    她说话的声音很低,怕裴英娘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