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遍地开银行 - 分卷阅读2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摆着多材质的样品,以满足不同消费平的客人的需求。一面墙上是凸起的麻将牌——公孙瑜对自己灵光一现的设计非常满意,不少人驻足在“麻将墙”旁边研究着不同样式的牌怎么用,几个调的小孩还摸摸这碰碰那儿,要是天天这样,估计不数日就能像麻将老手一般,靠手就能判断起的是哪一张了。

    一层还有两张麻将桌,供客人现场试玩,此时两张桌八个位置已经坐满,边上还围了一圈儿人,歪猴和燕正各站一,指导着初次打牌的新手。

    “三万!”一个年大叔激动地说,“报停了!”

    “不对不对,”燕无奈,“您这里还缺了一对儿将。”

    那大叔被个小姑娘说了一句,愤愤不平地把那张“三万”收了回来,张兮兮地摸了一张牌,燕比他还张,唯恐客人不兴,吓成了缩,盼着二层的张黎赶来换她的岗。

    作者有话要说:

    力从地起这个例是从武术课学来的=w=

    第19章 红尘

    张黎和公孙瑜正在二层理货。他们的第一批麻将都是纯手工制造,没多少存货,公孙瑜想着生意起来了,就搞一个产业链,上游找制造商,游找娱乐场所,小算盘打得滋滋。

    二层还有个小隔间,里面有两张床供自己人休息,茶果应有尽有,从小隔间的窗往外看,就是新门街尽的一条河,住在这儿也不是不行。公孙瑜实际是在为搬箫府准备——他们迟早是要自立的,若是这个店真的生意兴隆,她就把隔一间也租来,说不定以后还能买成自己的。反正新门街有的商铺就是一层生意二层自己住,市区闹,生活又方便,还是在首都呢!

    等客人少了一些,公孙瑜便带着张昉看起了账本。

    “每一页都是两栏,左边是借,右边是贷。你就记着,资产类增加记借方,负债增加记贷方……”

    张昉听得一:“这面什么……固定资产,折旧,应收账款,都是什么啊?”

    “没关系,”公孙瑜想了想大学里财务会计课睡倒一片的场景,“这东西是无聊的,但是学好了很有用的。”

    “,”张昉小心翼翼地问,“你不是在哄我吧?账本我见过的,不这样啊……”

    公孙瑜被这话逗得哈哈大笑,把账本卷起来敲了敲她的脑袋,随即严肃:“想不想挣钱?想不想把每一笔钱都算清楚?”

    张昉小叨米似的嗯声。

    “那就慢慢学啦,我你还信不过?这是级账本,”公孙瑜接,“我写的就是个初版,要是记账过程觉得哪儿有不合适的,随时改就行。”

    张昉觉得自己智商堪忧,恨不得三个脑袋,听了公孙瑜的会计速成班,依然一脸懵,搂着账本继续研究去了。

    傍晚时分,五个人外加箫府来帮忙的丫鬟小莺一起算了算账,都了傻兮兮的笑容——照这个趋势,如果暂且不算房租,一个月回本不是梦想!

    张昉最后一个来,把门锁上,听见公孙瑜对着燕他们说:“你们几个先回去,我还有儿事,要绕个路。”

    “什么事儿啊?”燕,“用不用陪你?”

    张昉一把拉住燕:“好啊,那我们先走了。”

    等在一旁的李厢却开了:“不行,阿瑜,我得跟着你。”

    公孙瑜最近忙开店的事,离府的时间不免多起来,箫薇便派了李厢随行保护,却没想到李厢很快和一众小孩混的熟透透的,已经撼动了箫薇在他们心里“最帅”的地位。

    公孙瑜略略尴尬的神,又不好拒绝,想了想玄影卫应该都是嘴严的人,便和她一同往东走了,丝毫没留意李厢回和张昉换了一个神。

    燕莫名其妙,走一段距离,张昉才一本正经地教育:“东边是顾老师家啊,阿瑜肯定是去找他的。”

    燕恍然大悟:“我说呢,不过顾老师今天怎么没来?新店开业,怎么也得支持……”

    张昉一摊手表示不知,接着坏笑:“明明互相都有意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怎么就这么磨叽呢。阿瑜平时多快,这事儿也太腼腆了。”

    歪猴一听八卦,连忙凑过来,煞有介事地嘴:“我也这么觉得,咱们打个赌,他俩什么时候会在一起?”

    一旁的小莺也饶有兴致地听着,歪猴看闹不嫌事儿大,添油加醋地把顾淳和公孙瑜从认识以来的各事儿给她讲了一路。

    小莺毕竟比他们大三四岁,这事儿也更开窍一些,听罢故事,还有模有样地分析:“你们这位顾老师啊,说不定是在忙事业,等到当上大官,就会回来求亲了。”

    四个人一听“求亲”,睛都亮了,纷纷表示要背叛监护人,胳膊肘往外拐,看住公孙瑜不给别人可乘之机,等着顾老师把轿抬上门。

    公孙瑜完全不知几个小孩在背后八卦地兴致,她晃悠着来到了顾家的小破屋,此时正是晚饭时间,别家窗都冒了饭菜的香气,顾家却是房门窗闭,不像有人在。

    她一天的好心突然消失了一大半——自从来到邺都,顾淳和顾烨好像一变成了大忙人,除了工作时间也常常不见人影。就算是见面,大多数也是公孙瑜带着好吃的好玩的找去书院,顾淳倒是从没来过箫府。

    “箫大人毕竟是重臣,箫薇对我好,但他们家也是有规矩的,”公孙瑜在心里自我安,“顾淳一个穷书生,没事儿总不能往箫家跑吧。”

    “来找那个朋友啊。”李厢把手臂抱在前,站在门打量了一番。

    “是啊,”公孙瑜的语气略带失望,还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没留意说漏了嘴,“看来得快儿从箫府搬来了。”

    李厢玩味地一笑:“为什么要搬来?”

    公孙瑜瞬间尬住,“啊”了半天,都没留意到自己有脸红,飞快地转逃开了。

    回到箫府,李厢愉快地加了张昉他们的晚饭,盘净了还没完没了地唠嗑,于是,公孙瑜“为了见顾老师要搬来住”这个话题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公孙瑜又气又笑,争论不过,索把他们留在院里,自己回屋看书了,却没看去几页。

    她从床了一个木盒,那里面放着不少小件儿,有那块宝贝的朱雀符、麻将店的租契,还有顾淳送的那把黑折扇。

    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

    也许是今日开店慨良多,也许是突然不明白自己对顾淳的,也许古往今来,大城市都是一个样,呆的久了,就会无端怅惘一番。

    邺都和沪城太像了。每个人都前程无量,每个人也都如城上的一块砖,风的一粒尘土。

    而顾淳就像是那砖石的一味儿,在“尘”字前面加了一“红”。从离开白城那天开始,他们的关系就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就像是共同背负了沉重的过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