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遍地开银行 - 分卷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可见天光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江暮云在沙场磨了多年,杀伐决断,血都比常人冷上三分,此刻却红了眶。他轻轻地把公孙彦垂在床边的手扶上去,后退几步,跪在地上拜了三拜。

    上一辈的求索,终是要走到了尽

    江暮云回到营帐,已经是后半夜。他无心休息,便在门背手而立。巡逻兵走到这儿,便会暂停片刻向他行礼。

    他就这么站着,望向远,等到了晨光熹微。

    而三天之后,略微刺光从破木窗里斜斜地照来,叶瑜躺在床板上,伸手遮住睛,发现自己依然在同一个地方醒来,叹一声,终于承认了自己穿越的事实。

    第2章 白城

    白城有个传承已久的风俗,就是在二月二举办一场盛大的集会,大概是在“龙抬”这一天图个吉利,祈祷一年顺顺当当、万象更新。集会上什么都有,小商贩们都铆足了劲儿准备大赚一笔,镇上三教九的人也纷纷拿看家本领,烤红薯的、糖人儿的、拿着矛比划的……五八门,应有尽有。人们甚至可以把家里的旧品摆来,让需要的人低价买走,活脱脱一个二手市场。也正因为这样,二月二的前几天,不少人家都是一派忙碌,为集会准备。

    这日,天才蒙蒙亮,只见一个少年翻过自家院的小土墙来,左顾右盼了一番,确认没被其他人发现,才风一般“嗖”地朝西边跑过去。他大名周广,十岁左右,瘦的硌人,像是营养不良一般,得也有些尖嘴猴腮,便得了个“歪猴”的外号。

    “歪猴”的目的地是一块大石——这石还有些来历,据说是大雍朝开国皇帝把西戎人打得退居数百里外,百年没有翻之力,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此立了块碑。但三百多年过去了,毕竟是传言,也没人放在心上。再说,大雍已亡,只有石上“燕然勒功”四个大字还让人偶尔想起当时的豪血,如今只剩一沧桑。要是谁摸上去,还是灰扑扑的,得回家洗手。

    石旁边已经站了一男一女两个孩,都和歪猴年龄相仿。那男孩名叫张黎,得壮实一些,眉的,手臂叠放在前,一副“我是老大我怕谁”的神,在一派小孩打架时常占上风,人称“黎哥”。女孩儿叫张昉,是张黎的表,瘦个,黑溜溜的发盘在脑后,生的又白,看着一副邻家妹妹的模样,张嘴却是个大嗓门儿。

    “歪猴,怎么才来!”张昉嚷嚷

    “嗨,谁知我爹平时睡到太,今天起那么早!我差儿被发现,在厨房躲了好大晌呢!”歪猴仰着脸为自己辩护,“就你们俩啊,燕也没来?”

    “来了来了!”他话音没落,便听见另一个女孩儿的声音——说燕,燕到。那外号“燕”的小姑娘着气儿狂奔而至,并且买一送一带了个小跟班。

    “燕”人不如其名,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胖墩儿。燕的爹没得早,她随娘的姓氏,大名叫梁燕。梁燕虽然不到轻如“梁上燕”,眉却带了几分邃。传言说燕爹是个西戎人,但好在白城本就是胡汉混居,她也不曾受过排挤。

    那着鼻涕的小跟班,就是燕六岁的小弟弟梁澜,正是换牙的年纪,一张嘴就漏风,对着几个没正行的哥哥了一个同样没正行的笑脸,企图蒙混过关,跟着他们去吃香的喝辣的。

    “你怎么把小澜也带过来了?”张昉好奇

    “没,没,没办法,”燕气儿还没匀,捂着说,“我娘这几天在编竹筐,打算二月二去集市卖一卖,我跟着你们来了,就没人他了。”

    歪猴眨睛羡慕:“你娘居然准你光明正大地逃学啊,太了!”

    “废话少说,”张黎懒得看他在这现,“歪猴,你把人叫过来,有什么好主意?”

    看四个人聚齐了——不,加上一旁自娱自乐的梁澜,一共是四个半,组织者歪猴便像将军战前鼓舞军心一样,装模作样地一挥手,说:“你们知桑大娘家的阿瑜吗?”

    “当然了,”燕突然激动,“阿瑜生的好看,我娘说,她在白城这么多年,就没见过那么俊的姑娘!”

    “不不不,‘人不可貌相’,”歪猴用上了昨天课上学的成语,摆着手,“好看能当饭吃吗?我听说,这个阿瑜,特别聪明。她好像是桑大娘在州的亲戚,才来不到三年,但是你们知吗,她每次都在二月二集会上大把大把地挣钱回来!”

    提到“钱”,四个半大孩睛都亮了。梁澜还没况,但作为一个合格的跟虫,看到燕的表,自觉地模仿起来,瞪着他的一双大睛等着文。

    十岁的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已经知了“钱”是个好东西,无奈白城虽然闹,还远远算不上富裕。他们平时还要帮家里活儿,只能偶尔拿几个铜板去买糖果之类的东西解馋,想大手大脚地是远远不够。

    这几年政局逐渐平稳,大梁的经济也正在恢复,州与戎州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商队来来往往,自然给地边界的白城带来了好多新鲜玩意儿。在这个年纪,他们的好奇心正翻着倍一日复一日滋,瞅着从没见过的东西总想买来尝尝、买来玩玩,可惜羞涩,撑不起理想。见着二月二集会又要来了,今年还不知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想到这些,众人心里都是的。

    歪猴却想到了个主意。但他与张黎、张昉兄妹,还有燕从小一起大,便十分仗义地把生财之路分享给了这帮朋友。

    “我们住东边,桑大娘家在西边,”歪猴清了清嗓,“但去年集会,我在街上碰见了阿瑜。你们猜她在嘛?她了好多新鲜的小玩意儿,什么弹珠首饰、州的玻璃盏、西戎的酒壶……还有活蹦的白兔呢!路过的人,一文钱就能换十个竹编的圈儿!你用竹圈儿住什么,什么就是你的,要是住了十个东西,就等于一文钱买十个呢!”

    “等等,”张昉打断,“那不会赔钱吗?”

    “嗨,没那么好,”歪猴朝着她挤眉,“越近的东西越便宜,要是一壶酒,就摆的特别远,我见到有个人,了几十回,都没过。而且大分人都是图个乐兴兴十回二十回的,随便个东西,就满意了,不住,也是技术不够呗。听说阿瑜这么一天来,挣了三袋铜板啊!”

    三袋铜板,怎么也得二两银。众人品味了一会儿,觉得这个“阿瑜”确实有两把刷

    “所以,”歪猴趁打铁,“趁今天才正月三十,还有儿时间,不如我们去找阿瑜,帮她准备,到时候一起去集市生意,怎么样也能分钱呢。”

    张昉首先——她臭人尽皆知,看一件新衣服很久了,这回要是能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