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书 - 分卷阅读42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嗯……看!国人上来了!”

    黎嘉骏一看,果然,两个国兵装腔作势的走了来,一副冷的样,和主角呛声两句,随后翻译官急急地赶来,没一会儿她就被自己的脑补剧透了一脸,国兵肯定先是傲瞧不起人,而翻译官一开始只是同传,后来看不去,与主角一用魅力征服国兵……路,都是路。

    国大兵和翻译官CP的引力还是够的,后面几个学生不再说话,一直到结束都认真观看,等散场的时候,她终于得以站起来回,仔细打量了一后那几个准地工作者……

    ……艾玛,同学你们先大再谈革命好吗!

    她早该想起来的,既然要考大学,那就是生,现在的营养平,几个男孩个儿也只到她眉,而且瘦骨嶙峋,脸颊凹陷……几双睛倒是都熠熠生光。

    回了家,俩男人都已经吃了饭,秦梓徽喂饱了小三儿正在遛她,二哥则就着客厅的写信……看着真般

    见小三儿歪歪扭扭的跑过来求抱抱,一副被她爹追赶得生无可恋的样,黎嘉骏一闪躲开,见女儿piaji摔倒在地上,便站一边看,还从兜里掏糖:“起来,起来给你吃。”

    秦梓徽一脸无奈,见女儿一脸要哭不哭的望过来,摊摊手,小三儿居然懂,哭唧唧的着亲妈的站起来,顺便抱住大,伸手要糖糖。

    黎嘉骏果断举了手嘿嘿嘿笑。

    二哥知她无良,不知她居然无良到了这个地步,信也不写了,一副随时准备为侄女儿两肋刀的样,结果小三儿早就习以为常了,一蹦一蹦的,泪要掉不掉,带着哭腔嘤嘤嘤:“妈咪,妈咪,糖……”

    黎嘉骏挑挑眉,剥了糖纸把糖女儿嘴里,抱起她洗白白了扔上床,楼抄刀夜宵,三人趁着初夏的风,围在桌边聊天吃生米。

    她把看剧时的见闻说了一,最后叹:“饭也没吃饱呢,神真是可嘉。”

    “你怎么不说他们有学上的大多家有薄产,偏要去投奔无产阶级,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二哥和秦梓徽碰了酒杯,表诡异。

    “你是想到准二,唔,袁曼仪了?嫂说她家比我们家好,是很有钱吧。”

    “家里有几个姓孔的亲戚,你说?”

    黎嘉骏恍然,怪不得要说二哥攀枝儿,怎么就没攀上呢!

    “骏儿,你说他们是准备最近就发么?”秦梓徽问。

    “据说是吧,这不是考试的日要到了。”

    “这样……”他低想了想,皱眉,“你,与他们认识?”

    “不认识,生呀,我上哪认识去,怎么了?”

    “我有几个朋友在宪兵队,前几日听他们讲,抓了很多投奔延安的学生,抓回来大多充了军,听上说,临近考期,为了阻止学生北上,还会有大动作。”他手抓着酒杯都没喝去,有些愁的样,“我当时只觉得,不论如何,学生求学,论政,是他们的自由,这般严防死守,吃相未免有些太难看。”

    “谁让那边发展得好呢,现在非沦陷区这些报纸,也只有这几个敌后区的报纸尚有可看的文章,大公报,申报,都不行了……”

    黎嘉骏沉默。

    她当初离开大公报,其实也有一些失望的意思在,倒不是对这个报纸失望,而是对那个环境。

    四二年的时候大饥荒,她看过一九四二那本电影,虽然因为太沉重,基本都没记住,但还是隐约记得果脯封杀消息,倒是被一个国记者的考察迫得不得不救灾。可到了那时候,她分明看到和等大报一篇接一篇的登消息,而大公报确实在那段时间被勒令停刊三天,却是因为王芸生总编主刊了一片指责政府压制价不利的文章。

    那个时候,通货膨胀到一钢笔要两万元,确实吓人,但说也没用。

    停刊三天不是很大的罚,但是那样的事发生了并不止一次,王芸生因此还被迫止了国国务院战时报局的邀请,全社陪着他一块儿悲愤,黎嘉骏当时家工作都不顺,简直要得抑郁症,才脆一了百了跑来。

    现在看来要是再呆去,真的得病。

    这些年为了防止军队和百姓投共,果脯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撤前线队防止他们组团去延安的事儿都了,风声到吓人,学生之间都会有政治斗争,这能玩?也难怪那么多人向往敌后战区了,总觉得那儿外敌压力大,生存虽然艰苦但可能会更简单,不像大后方吃饱没事儿,净睁着大看别人红不红。

    这么想来,她看个剧发现一窝准供党,还是个大收获呢。

    “那你说怎么办?学生那么多,难还去救不成……”

    “先好自己吧。”二哥闲闲的说,“可别步了我的后尘。”

    想到因为两年前的未婚妻被盯上的二哥,黎嘉骏噗的笑了来。

    第214章 二哥被捕

    五月末六月初的时候,国际势在报纸上风云变幻。

    黎嘉骏面前摆着许多稿件,正在发呆。

    结合未来,她有了些很想不通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以前想不通,但现在却想通了的地方。

    虽然白恐怖弥漫,但是对于“革命”和“禁文”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就好比扫黄的时候不看小电影的也到,现在不让看红文学,那么小青年手里没货都不好意思。

    她自然是也有不少的,谁叫她是接班人呢。

    和爷爷同活在一个时代,其实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但凡看到延安传过来的一些他的文章,不知的人会在看过以后觉得哦哟不错嘛小伙很大,但是在经历过或者知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史书上现过的德黑兰会议,校去了,去嘛当然是保密的,黎嘉骏也很无能的忘了,可人家还没回国呢,爷爷的文章已经传过来了,上面就一个总结:德黑兰会议肯定是开辟欧陆第二战场……

    四三年的时候看到的人大概会摸着说“嗯,有理”,可黎嘉骏看到后整个人都不好了!神了,大爷您有天吗!诺曼底看着你啊!

    不知是不是这个猜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接来半年国报纸不停歇的预测欧洲形势,就连指名姓的诺曼底都现了,不禁让她想起四一年年末的时候,果脯的行动有一度像是知珍珠港要被偷袭……维荣还特地递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