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恬喜嫁 - 分卷阅读30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着了,沈熙现在不在府里,他们可是说好了,要一起将府里每一个院里的匾额都挂上去的。

    想到这些,徐玉见也忍不住笑了笑。

    明明是这样的小事,但由两个人一起,却叫人始终觉得心里有些甜

    趁着有时间,安郡主就将徐玉见唤去了她那里,先将郡王府里各库房的钥匙,府里的账册、对牌等东西都到了徐玉见的手里。

    之后,安郡主又将府里各事唤了过来,代了从今以后府里各项事宜只需要向徐玉见请示即可,又极为严厉的告诫了这些事一番。

    有安郡主这样告诫,那些事虽然惊讶于安郡主竟然会如此早的就将郡王府的到这位新门的少夫人手里,却也都再三应诺,断不敢轻忽了徐玉见去。

    于是,徐玉见回自己院的时候,几个丫鬟手里便都抱了不少的账册。

    要将这些账册都看一遍,将府里的账都理顺了,只怕还要上不短的时间了。

    想着反正沈熙也不在府里,徐玉见回了院之后也没有旁的事,脆就拿了账册开始翻看起来。

    徐玉见虽然跟着姜氏和老太太学过如何家理事,但真正的自己家却也是没有过的,因而看起账册来尤其的认真,更想着从明天起要好好的向荣嬷嬷讨教,在将府里的诸多琐事理清楚之前,一切都只着之前安郡主吩咐的办好了。

    不过……

    徐玉见的账册才没翻了几页,锦年就掀开帘走了来。

    “主,侯府的世夫人来了。”锦年低声

    文氏放印钱的事,锦年几个丫鬟也是知晓的。

    因而,这次文氏上门到底是为了什么,锦年不用怎么想也就知了。

    徐玉见一怔。

    但随即,她就吩咐锦年,“去将大嫂请来吧,再让人送茶上来。”

    锦年应声退

    不多时,锦年就领着文氏了屋。

    文氏原本还有些局促张的,但在看清楚屋里除了徐玉见之外就再无旁人了,于是又跟着略松了气。

    徐玉见站起招呼文氏,“大嫂怎么这时候来了?快屋坐。”

    文氏闻言面又微微一变。

    她来得确实突然,事先甚至都没有让人通知徐玉见一声,说起来这都是失了礼数的,更能算得上是不请自来。

    徐玉见原也只是随这么一说,这时见着文氏变了脸,也意识到自己的话里有些问题,于是又:“大嫂,我不是那个意思……”

    文氏没让徐玉见将解释的话说完,便轻轻,“五妹妹,我知你的意思。”

    这时,丫鬟们送了温面巾上来,服侍着文氏了脸,又有丫鬟将茶心送上来,然后才在锦年几个大丫鬟的带领之退了去。

    等到屋里再没了外人,文氏便又更松了气。

    “五妹妹,这次真要谢谢你。”文氏一手握着微的茶盏,一边极为诚恳的向徐玉见谢。

    文氏的谢意再真不过了。

    徐玉见轻轻摇了摇,“大嫂,这件事我也只是偶然得知的,你也用不着谢我,不过……”

    顿了顿,徐玉见才继续说去,“不过,大嫂手里应该不缺银才对,又何必去沾这样的事?”

    徐玉见很是不解。

    文氏听了这话,面上便泛微微的苦笑。

    她以前也一直以为自己不缺银的,更觉得自己的清不应该被沾上银的铜臭味。

    可是……

    直到三弟妹钱氏了门,文氏的想法才有了些变化。

    钱氏钱家,钱家的银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都一也不为过,就算到了钱氏的父亲钱四海这里,钱家为了不让那商贾的份拖累到了钱四海的升迁之路,特意将钱四海这一房给分了去,但钱家几代人之才好不容易了一个官,在将钱四海这一房分去的时候,又哪里会少给他们分银

    这一,自是人人都知的。

    第309章

    而文氏最直观的知这一,就是从钱氏门之前关于嫁妆的事。

    钱夫人是个既想给自己女儿多备些嫁妆,又不想得罪了文氏这个未来的大嫂,是以特意因为嫁妆一事写了信给孙氏。

    孙氏本就是为了替次找一桩将来能叫他不至于日过不去的媳妇,才会如此看重钱氏,又哪里不愿意钱氏有更多的嫁妆。

    文氏那时也是看明白了这一,才会主动给钱夫人写了信,让钱夫人不必顾忌着她这里。

    当然了,钱夫人也不是那等不知事的,虽然有了文氏主动写信,但在给钱氏准备嫁妆的时候,也是了一百二十八抬的数量来准备的,只不过每一抬里却都是压得严严实实的。

    新娘门之时,嫁妆可是要一抬抬的抬夫家的。

    那时候,观礼的女眷之,就有不少都看了端倪。

    也正因为如此,钱氏的嫁妆之丰,在送嫁妆的那时就已经传了去。

    同为侯府房的儿媳妇,文氏这个嫂,这时候自然也就难免的被人拿来与钱氏相比。

    结果嘛……

    可想而知。

    最初时,文氏虽然心里有些淡淡的不舒服,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她想着,嫁妆的多寡也算不得什么,她毕竟是嫂,将来更会是武定侯夫人,又何需在这些方面与弟妹攀比?

    文氏自上次在孙氏手里吃了苦之后,倒也确实不再如以往那般了。

    但之后的这段时间,文氏在与钱氏这个妯娌相时,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意识到了两人之间的差距。

    文氏的娘家算得上得势,但相比起来,钱氏的娘家更为显赫。

    今年开了的老尚书告老还乡,景泰帝前脚准了老尚书告老,后脚就提了钱氏的父亲钱四海为尚书。

    一的尚书,这是何等的风光?

    这一,文氏的娘家也是比不上的。

    也正因为如此,孙氏自打钱氏了门,就越看这个二儿媳妇越喜,简直恨不得时时将钱氏带在边了,那劲儿,也是文氏门之后从来没有受过的。

    而钱氏,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