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奴 - 分卷阅读12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是说,倘若为官时,志向不在于辅佐君主;为封疆大吏时,志向不在于造福百姓;住在边林一个退隐之人,又不关注世风俗的德取向。这样的人,君是不会屑于的。”

    此时学堂之上,人们听见成若愚这般回答,不少人登时击掌赞叹,有人随即问,“那么先生认为,朝廷最大的弊政是什么呢?”

    “朝廷遣廷宦臣收取商税矿税便是最大的弊政。夺民之财,非生财之也;生财之,生之,节之,两端而已。遣宦臣,沿途扰民征税,得财方止。圣心岂能安稳?且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皇上珠玉,人亦温饱;皇上万世,人亦恋妻孥。朝廷不能以一己之私,而致天。”

    顿了顿,他再扬声,“愚以为,朝廷应广开言路,使得不同的声音能够传到皇上耳,而不至于被边小人蒙蔽;且国朝应该取历朝历代之经验,杜绝政。立国之初时,那块禁臣预政的牌匾如今还在,本朝却已经有权倾朝野的臣。祖宗之训,实不该或忘。而为宦挑唆之收取商税,矿税等恶政更应该废止。还富于民,藏富于民,才是万乘之国,应遵循的治国之。”

    一言毕,有人轰然叫好,也有人相顾而失。正当众人喧哗议论之时,却见林升上前半步,,“朝廷派遣宦臣收税,难不该么?国朝商税一向低于农税,而商业获利却比农业多了不知几倍,难赚了钱而不给国家纳税就是合理的么?还是先生认为,农人是最可以被压榨的?怎么不见有人为农人鸣不平,却肯为商人奔走呼号的?”

    他哼笑一声,越说越是激愤,“先生反对宦臣去收税,请问那些宦臣有什么不当之举么?是扰民了?还是为祸一方了?若真有,也应有地方官员面惩治,难因为其是廷派遣的,官员就忌惮不成?果真如此的话,也是官员自己失德,罔顾圣恩,不计民生,这样的官员就该撤职。所以先生大可不必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在那些宦臣上,他们也不过是替皇上,替朝廷办差罢了。”

    容与没料到他会突然言反驳成若愚,不觉有些讶异。此时书院人纷纷好奇,转顾林升,也有人听了他的话频频颌首。

    成若愚淡笑回答,“自古宦臣狡贪酷,昔东汉西邸聚钱,珰肆之祸未远矣,本朝正应当以史为鉴,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林升昂首追问,“先生的意思,是宦臣敛财为祸还尚未发生了?”

    “以史为鉴,不需事事都发生才能知晓。宦臣乃是皇家仆,为利之一字,邀献媚毫无节制,历古至今概莫如此。”

    林升满不屑,挑眉冷笑,“先生已回答我了,原来你所虑之事确是尚未发生。先生说不需发生亦可预判结果,将罪责都归在宦臣上,请问先生,这罪责,算不算是莫须有呢?”

    成若愚当即愣怔了一,这莫须有三个字,如同平地惊雷,在书院众人间轰然炸开,人群开始接耳,议论之声瞬间此起彼伏。

    有人扬声质问林升,“哪里来的小,居然如此无礼!竟像是为那些阉宦说话,该不会是南京十二监派来的吧?”

    立刻有人应声起哄,纷纷说林升是南京派来监视书院和先生讲学的,又有人说他面白清秀,看上去分明就像是个宦,更有几个好事者慢慢近,看样像是要同他理论一番。

    “果然是宦臣混来的细!把他轰去。”

    “这些阉宦无孔不,连书院都不放过,怕是要怂恿皇上禁了对他们不利的言论。”

    “包藏祸心,人人得而诛之。”

    他们步步,迫的林升连连倒退。

    容与忙将他揽在后,朗声,“君矜而不争,和而不同。诸位在此听慎斋先生讲学,想必都是心慕此,若围攻一个持不同意见之人,岂非有违圣贤之训?相信先生也不看到诸位与人争斗,偏私一己之见。”

    众人目光又都转向他,因一时难以猜测他的份,俱都狐疑的上打量起他来。

    成若愚挥手示意众人安静,问容与,“愚方才所说,确为一家之言,一己之见。愚愿聆听先生不同之论,可否赐教?”

    容与冲他拱了拱手,“不敢,先生客气。在对先生不与民争利之说亦赞同。然而在以为,此刻尚不是藏富于民的好时机。”

    “国朝四邻不宁,西北、辽东屡有外敌侵扰边境。先帝怜边境百姓期被外敌虏掠,故多次筑防关隘,屯田驻军以防御。及至本朝却因边防经费不足,又不能增加农田赋税,才要增收商税和矿税,以充裕朝廷之收。”

    “如先生所说,将此二税废止,那么对会使国库空虚,对外则使边防费用缺乏。守卫边疆的兵士一样是我朝民,他们挨饿受冻,试问朝廷用什么去供给他们?彼时虽能藏富于民,可外祸一起,又该如何抵抗?国力衰败,朝廷不能保护百姓,百姓的财富早晚会成为被掳掠的对象。”

    他顿了顿,环顾四,接着,“如今皇上改革税政,正是防患边疆战事起,百姓辛苦积累的财富被劫掠一空。然而在座诸位,怕是难有披铠甲、手执刀箭去边境抗击外敌的志勇,却又想废除朝廷征税,破坏边防军费供应,损害朝廷用兵之计。如此思量不免失了忧患之心。着,也无非和自相关那一个利字罢了。”

    说完这番话,见成若愚与众人陷沉思不语,容与又缓缓,“先生言自古宦臣皆贪渎,却是不假。但若非朝百官皆于私心不肯征税两税,皇上又何用倚靠宦臣?在以为,当今皇上乃英明圣主,断不会重蹈历代宦官政之惨祸。先生和在座诸位,与其只盯着宦臣是否参与政事,倒不如多为皇上和朝廷思虑,如何能解决外患忧,而后使民富国,永保万民安康。”

    成若愚听得蹙眉,愈发仔仔细细端详起他。容与见众人还都在愕然回味他的话,趁机向成若愚,“在一番妄言,有辱先生清听之,还望恕罪。不便打扰先生讲学,还请先生继续吧。”

    已将要说的话说完,他遂向成若愚一揖,示意呆立在一旁的林升,一阔步走了书院,了大门,耳听书院喧哗声渐止,想来慎斋先生大约要重新讲读经义了。

    正要上准备离去,后忽然传来成若愚请他留步的声音,容与回首,果然是他追了来,他蹙眉良久,终于斟酌着问了句,“请问先生,可是姓林?”

    容与颌首是,并没有丝毫犹豫。成若愚了然一笑,旋即相邀,“今日匆匆一会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