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人 - 分卷阅读4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元带女儿和女仆一起去戏园听戏。

    雪兰很能理解她平时抠抠搜搜的,却舍得钱听戏的心态。毕竟她曾经从事这贱业,可现在她却像富太太一样面,带着女儿和仆人坐在戏园听戏,是人都会产生一难以名状的满足和自豪吧。

    梨园,是古代对戏曲班的别称。这个年代的娱乐活动很单调,尤其是很多人还不识字,想要获得神方面的娱乐,戏园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所以虽说唱戏是一行贱业,跟娼门基本没区别,但如果唱得好,唱得名,也能成为大明星,等成为大明星后,跟一百年后的明星们也没什么区别,都是很光鲜很受人尊敬的。

    李氏以前是唱梆的,而且是生角,生角就是男角,不过现在北平基本听不到梆了,京剧一统江山。

    这天晚上,附近一家戏楼里唱,李氏她们一起去听了。

    戏楼里的票价比野台贵多了,听一场戏就要一两块大洋呢。不过戏楼里听戏更清楚,很多戏楼有上两层,客人可以和零嘴吃。

    雪兰不听戏,可是这天晚上,戏里的杨四郎一场,就把雪兰给镇住了。

    原因无他,男主角太帅。

    那个剑眉星目,那个鼻薄,那个声音磁

    绝对是她穿越以来见过的最帅的男人了,当然也要考虑到她基本不门。

    于是整场戏,雪兰一个哈欠都没打,就盯着人家的脸发痴了。真没有想到,在没有互联网的今天,还能见到这样秀可餐的小鲜心是阿姨的雪兰觉得十分满足。

    戏演完了,她还拿一块银元扔到台上,打赏了人家。

    然后悄悄跟三说:“这个杨四郎得好俊啊。”

    三一副大的样,教训雪兰:“你女孩家的,别胡说八。”

    一旁的李氏噗嗤一声笑了,对雪兰说:“那不是男人,那是个女人。”

    雪兰愣住了,转说:“我不信,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就是因为她是女人,所以打扮起来才俊。”李氏说。

    有木有搞错,这么帅居然是女人,把人家的动还回来……

    雪兰捂着,默默伤了。

    好好的戏曲艺术,名旦都是男人也就罢了,为女人都唱生角去了啊,这反转不要玩的太哈啊。

    “不看了,咱们回家吧。”雪兰说。

    “再等等,再等等。”李氏看得正迷,不肯走。

    雪兰百无聊赖之时,一抬,忽然发现房梁上坐着一个人。

    他似乎是发现了雪兰在看他,伸手指,对她比了个嘘的姿势。

    然后那人沿着房梁木,窜到了天窗,一个翻飞了去,简直像故事里飞檐走的人一样。

    太……太他么惊人了。

    雪兰还以为自己了,使劲

    这天她们回家的时候,雪兰就一直在想那个突然从房梁上飞去的人,原来轻功什么的不是虚乌有啊。

    那漂亮灵活的动作,激起了雪兰遥远的回忆。

    整整半年了,她一直在看武术典籍,但她本看不懂。其实没有必要去懂真正的武功啊,金大侠也是不懂武功的。

    哪怕没看过书,想想那些电视剧也就知了,小龙女打斗起来,就用两丝带,或者用一双寒铁手,与杨过练剑时,不像在练剑,倒像在舞蹈,得让人心颤。把打斗写的仙姿飘飘,激起人们视觉上的,如同走了一个妙的仙境。读者不仅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更会了艺术和怀,这就是金大侠写的打斗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不懂武术的雪兰应该也写得来。

    相反当的武侠非常黄暴,砍一刀,咕噜噜在地上,鲜血的到都是,这写法很能激起人们的生理厌恶。

    不记得人名、地名和武名也没关系,其实金大侠写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武,好像越厉害的人,武就越简单,甚至脆没有武

    比如郭大侠、萧峰、虚竹、段誉、张无忌等,统统没有武,就手无寸铁跟人家打,但是别人都打不过他们。黄药师有一把萧,洪七公有一打狗,都不是利,可以完全当装饰品了。杨过虽然用剑,但是他的独臂剑也很有说法,一开始是绝世好剑,后来变成重剑,最后变成木剑,也就是说越厉害了,武也就越来越没用了,他本就是最的,无需任何武来帮衬了。反而那些炮灰,都带着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武

    大侠们的武功也各,比如郭大侠这样义薄云天的大侠,招牌功夫叫‘降龙十八掌’,一听就特别刚猛,特别正义;洪七公这样的乞丐,招牌功夫跟职业非常贴合,叫打狗法;梅超风这样毒的需要天天在骷髅上扣窟窿的,就叫九白骨爪。

    作者喜的人,武功名字也会端大气上档次,很浪漫彩,比如黄药师这样天资卓绝的人,因为带一玉箫,的曲便叫碧海生曲。逍遥派是个完主义者的集地,弟不仅天资要好,还得貌,他们的武功也很好听很大,什么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等。相反坏人的名字就不好听了,比如西毒的绝世神功叫蛤蟆功什么的。

    至于武功秘籍,那就更好瞎编了,比如,其实早在等书有类似的心法,后来被金大侠用和里的某些容扩充了,如果据人学,本行不通,不过读起来,还是很端大气,很能唬人的。

    这样一总结,原本无从手的故事似乎也找到了思路。

    雪兰当晚就在纸上写起了大纲。

    既是,又不是。

    因为雪兰写这个故事的原因,是为了几年后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场战争。

    所以这个故事里的大侠必须守恩怨是非,必须有着圣人一样的,必须有着定国安的宏伟志愿。黑和白的界限要分明,正和邪的立场要定。或者脆说,正和邪的立场,只能以是否符合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来区分的。哪怕是个土匪,只要他肯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那他就是侠。可是如果是站在国家民族的对立面,即使再可怜,也只能是人。

    比如后世很多人会特别同杨康,照我们现在的说法,这叫人化看待每个人。他从小受完颜洪烈养育,一直把他当父亲,完颜洪烈对他疼有加,哪怕自己受伤也要护着杨康。生恩不及养恩重,十几年过去了,随便来一个人,就叫他向养育了自己大的父亲刀剑相向,谁能受得了。所以人化可以存在,但不能越过国家大义侧重描写。

    而最需要描写的东西,是外族侵时国百姓的惨状,这些在原著当是没有,或者很少描述的,但也是雪兰必须添加去的。屠城、屠村、杀人、、扫、压榨,要描写的清清楚楚、人神共愤,即使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