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人 - 分卷阅读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拿到手的十五块钱兴奋不已。

    雪兰说自己想吃了,这是真馋,都两个月都没沾油了。

    “咱们买只,再割,还要买袋白面包饺吃。”说着说着,雪兰自己都了,又补上一句:“猪割得,要不炖红烧也行。”

    “行!这个月咱吃,咱们天天吃,我小闺女挣了钱,都能养家了。”李氏兴地说。

    “我觉得咱们应该先买张桌。”三说,“以后五要写文章,也不用跪在地上了,这大冬天的,不是受罪吗?”

    “说得是,咱们先张小桌。”李氏应和

    桌倒也不用太好,她们从杂货铺里搬了一张小木桌抬回家,因为是旧货,破破烂烂的,才了五角钱。把桌放在床边,坐在床上写字正合适。

    这天她们买了白面,割了猪,三个女人在家包起了白菜饺。

    正锅的时候,却听到有人敲门。

    李氏开门一看,却是隔一个年轻男人。

    这男人是个黄包车夫,气,个,脸上有许多痦,看上去很恶心的一个人。

    “哟,大姨,包饺呢,我隔着两门都闻到了,肚里馋虫直叫。”

    李氏一见他就皱起了眉,她们家都是女人,本来就闭门闭的,不跟外人来往,这个人却三番两次敲门,不是借个碗,就是借盐,一两次还好,时候多了就觉得他故意的。因为他一双睛总是滴溜溜胡转,看李氏和三神也不正当。

    “你有事?”

    “没事,这街坊邻里,我过来打个招呼。”

    “没事你就去,我们家三个女人,不招待客人。”三站起来说。

    “还凶,没必要这么见外吧,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认识认识也好,万一你们有事,我也能上门帮衬把。”那男人却没完没了起来。

    李氏是推着门把他撵了去。

    “这地方就是。”李氏皱着眉说。

    “我们上街再买两把菜刀回来,他还敢上门胡咧咧,咱们就砍断他的!”三气得直哆嗦。

    小姑娘应该是有害怕的,再怎么说她也是大宅门里养大的小,怕是没遇到过这类外男,家里又没个支撑门的男人,不害怕就怪了。

    雪兰本打算赶写上两篇稿,多赚钱搬去。谁知第二天,她就收到了的来信。

    杂志社一是告诉她,会分为上三篇,刊登在个月的刊上;二说她的文章很不错,希望能跟她约稿;第三却让雪兰喜望外,杂志社竟然又补给她千字一块五的稿费,从现在起,她在的酬劳就是千字两块了。

    凭空又掉来四十五块大洋,一家人都兴疯了。李氏还说,等个月了杂志,她们要买回几十本放在家里。不过这书贵的,一本书要八分钱呢,几十本还是算了,买个一两本放在家里珍藏也就足够了。雪兰不知的是,后来有人求购这三期的书,要价都要到两三块呢。

    因为又领到了钱,雪兰提议赶搬走。她们已经不是初来北平了,对环境已经熟悉了,就算门坐个公、坐个黄包,也不会觉得害怕了。

    李氏本来还在迟疑,因为这里的房租最便宜,她舍不得钱搬家。可是昨天晚上,隔那个二居然半夜来敲门,不但骂骂咧咧,说些荤话,还拿脚踹了房门好几脚,砰砰直响,那门晃悠悠的,落许多木屑。娘仨个简直吓坏了,唯恐他把门踹开,三也真的把菜刀攥在手里了,虽然她一直在哆嗦。

    那门到底守住了岗位,没有被踹开,那二大概只是想吓吓她们,不过雪兰她们也真的不敢住在这里了。

    新买的桌等事都丢在了房里,她们打了铺盖卷,提着锅碗瓢盆,扛上半袋白面就走了。

    这次她们租了一个小四合院,街坊邻里都是普通老百姓,看着都老实。

    四合院有北屋、东屋,围墙是红砖砌得,大门很,南墙上还搭盖了一个小棚,看上去比那单人宿舍安全许多倍。

    只是这价钱就贵了,一个月整整二十块银元,把李氏心疼得不行。不过房大了,里面还带着家,看上去像个正经过日的地方了。

    北屋就是两间房,一间是客厅,一间是卧室。北方的建筑都遵循坐北朝南的规律,住北屋明亮和,而且这屋的炕还是土炕,能烧火。

    李氏喊来挑夫,买了一担煤炭,把炕给烧起来后,屋里上就和了。

    晚上,她们娘仨还睡在一张床上。

    三烘烘的被窝里说:“亏得五文章好,挣了这些钱,不然光叫那个二,就能把咱们为难死。”

    李氏说:“我真没想到,五还有这等本事。你们知不?你们大哥在政府里,一个月才挣100块钱,他还是上过大学呢,咱们五几天功夫就挣了60。”

    雪兰听了,有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得谦虚一

    “、娘,你们别把这事看看得太容易了,其实写文章也要有灵才能写得好,写得畅,否则言之无,人家杂志社也不收。”

    三说:“我知,你写了咱们三个的事,所以才写得那么好。”

    雪兰说:“要不是亲经历过,也写不了那么真实。”

    “没事,你能写就写,不能写咱们就别的。咱们现在有院了,可以包衣裳和针线活在家了。”李氏说。

    雪兰听后觉得很踏实,她在三和李氏间睡着了,睡梦里,她似乎梦到了妈妈,妈妈的温也是这样,让人安心、舒服。

    几天后,雪兰在报摊上买到了新一版的,她翻开一看,自己的竟然在前半分,这说明她的文章很不错,所以才放在了前半分。

    在这个年代,文字都是竖排的,从右往左读,国古代的书都是这样写的,至今日本和台湾也都是这样的格式。标符号夹在竖排的空格里,没有双引号,只有类似“”的符号,文段成块状,浪费许多空间,看起来格外难受,其实西方从左往右横看的格式还是好的。

    看着油墨印刷的一排排文字,雪兰觉得特别满足,她把杂志拿回家后,李氏也喜滋滋地看着,尽她一个字都不认识。

    “五,你再多买几本回家,咱们收着,也好当个纪念。”她对雪兰说。

    雪兰只好又去买了七八本回家,李氏还把几本锁到了自己柜里。

    这年识字的人其实不多,普通老百姓都是文盲,只有地主才有这个闲钱和意识送孩上学读书,以求‘修的文与武,卖与帝王家’。所以人们都尊敬读书识字的人,这代表了前程,甚至代表了人一等的份。

    李氏就是这样,她还悄悄对雪兰说:“你要是个男孩就好了,将来也去考个状元。”

    雪兰却想提醒她,状元早就没了。

    ☆、第 13 章

    李氏真的承包了一堆衣服回家洗。

    这大冬天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