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深 - 分卷阅读1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一年元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人未还。他是侥幸回来了,可那再也回不来的兄弟们,除了他们的家小,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和音容笑貌……

    净房汽蒸腾,魏氏挽着袖替陈青背,看着丈夫宽厚的背上还留着浅不一的十几疤痕,叹了气:“你放心,昨天秦州、洮州、会州和兰州的福田院慈幼局都来信了,盂兰盆冥他们都准备得很妥当。过几天各州府祭奠军士亡魂,他们也会好好祭拜家人的。”

    陈青问:“冬天的柴薪棉衣他们都置办好了吗?军可缺衣少粮?”

    魏氏手用了几分力:“有你盯着,秦凤路的衣粮都早到了。福田院各也都置办好了,今年怕十月里就要雪,各都多置办了几千斤柴薪。二郎今天已经把钱送到孙氏匹帛铺,让他们跟着盐引带去秦州。给大郎的信也寄了。”

    陈青轻叹了气:“累你心了。”

    魏氏在他胳膊上轻轻拍了一:“老人家们都问你好,还有明年天恐怕又有三十几个孩想要从军,怕你不肯,好些孩都写了信来求你。”

    陈青摇了摇:“如今西夏不太平,你让这些孩都来汴梁吧,给二郎和六郎用。六郎要是开府了,曲侍卫人数太少。对了,有合适的女孩也多来几个。”

    魏氏应了,忽然拧了丈夫胳膊里侧的一把:“前年秦州来的六个女孩儿,我才知阿予边只有四个人,还有两个去哪里了?”

    陈青笑着舀了一小木桶:“二郎要走的那个,前几天我问他了,原来去年就悄悄送孟家去了。我看啊,六郎要走的那个,八成也在孟家。”他摇摇:“一对傻兄弟,两个痴汉。”

    魏氏吓了一,才想起来一直要问丈夫的事:“你怎么知二郎心里喜上谁了?”她忽然意识到什么,腾地站起:“啊——你刚才说什么?六郎难也——?!那可怎么办!!”

    陈青笑着耸耸背:“替我挠挠就告诉你。”

    魏氏瞪了丈夫的后脑勺一,伸手搁到他背上,死力地挠着:“怎么你就什么都知!我都没看来!二郎自己都不知的事你怎么就知了!”

    陈青忍着笑:“重,再重,往右一些往一些。”

    魏氏大力拍了他一掌:“快说!”

    陈青侧一把抓住妻的手,将她一拽。魏氏吓得撑在浴桶边上,尖叫了半声就被丈夫堵住了嘴。

    半晌她气吁吁地用力推开陈青一些,绯红着脸:“还不说!”却不敢看陈青一

    陈青用手指轻轻挲着妻的脸,抬起她的,看着她低垂的睫微笑着说:“你们小娘啊,心悦一个人,就看也不敢看一。可我们男儿郎,少看一也不舍得。就算看不到,提到心里那人的名字,语气神总是不一样的。就算自己起先不知,难免什么都为了那人想,想讨她的喜。就像你以前喜小狗,我当时捡到阿黄,第一个念就想着送给你,你肯定兴。”

    魏氏一腔柔,轻轻拥住丈夫:“二郎倒像你。可六郎怎么办呢?”一说到孩们,魏氏又发起愁来:“我上次去孟家想把草帖了,可实在没想到那小九娘才十一岁。看上去她对太初本还没那个心,我才临时改请她家几个妹一起来福田院帮忙。老夫人恐怕气坏了,也对不住表弟媳,都怪我没清楚,事不妥当。”

    陈青拍拍她的背:“你啊,还是你们西北的习惯。东京城里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用得着想那么多。我已经帮你和表弟说过对不住了。”

    魏氏急了:“夫妻夫妻,总要两相悦才能把日过好了。再说别以为我不门你就随骗我,你们汴梁不也有相看钗的习俗吗?要不然当年你为什么贸贸然把这白玉钗在我上,还吓了我一!要是她不意二郎,我了草帖,万一成了亲,可不害了两个孩一辈?啊呀,那女孩儿要是喜六郎,二郎可怎么办?都怪我都怪我,怎么办!”

    陈青叹了气:“我看六郎同二郎一样,自己的心都看不清,还糊里糊涂的。我问过表弟了,他家孟氏嫡系一族,小娘绝不为妾。就算那女孩儿和六郎都有心,也不成。”

    魏氏一呆:“这是为何?若是他们两相悦,我们当然要成全他们,怎么能因为二郎喜她就——”

    陈青摇摇:“不是二郎的缘故,而是我们成全不了。当年太-祖皇帝有命,皇们只和武将家约为婚姻。历来的皇后,都是将门,宗室皇们也都只和武将家联姻。哪个皇能娶七品以文官的女儿?何况小九娘还是庶。连侧妃也不行,最多只能给个滕妾的名分。那孟家又怎么肯?也实在委屈了那孩。再说,这两年里,六郎境艰难,万一官家——唉。”

    魏氏慨万千:“那六郎这孩可怎么办啊!他那么聪明的一个孩,怎么不知为自己的亲事打算呢!”一摸浴桶里都凉了,心里更愁了。这七月十五还看戏,看什么戏啊。

    七月十五,元节。

    孟府家庙早已摆了山,安好了低低的盂兰盆。孟老太爷当先磕完,把那冥纸的五彩衣服、鞋靴、幞、帽、金犀假带,和冥钱一起挂搭到盂兰盆上,取火焚烧。孟氏三兄弟带着众小郎君跟着磕了,也取了各放到盂兰盆上,燃了撑起来。等他们这批盂兰盆都烧完了,那盆倒了来,十有七八跌落朝北。

    老太爷叹了气:“今冬又是个寒冬,托祖宗的福,叫我们早知了。”就领着孙辈再去叩谢祖宗。

    九娘她们跟着杜氏吕氏程氏礼毕后,燃了最后一批盂兰盆,行完礼。众人簇拥着老夫人回到翠微堂的佛堂里,齐齐诵读。

    老夫人再带着她们,把昨天四个小娘亲手理来的麻谷条,绑在桌上,告诉祖先今年秋收丰硕。

    贞娘看着元节礼毕,这才带着侍女们摆上了素茶汤。吕氏就说起今冬购置石炭的事。老夫人想了想,说:“既然祖宗指明了今年冬天要冷,就多买一些备用。另外再买五百斤石炭,送到魏氏说的福田院和慈幼局去。不用走公,翠微堂就是。”

    杜氏起代魏氏谢过老夫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娘这个钱,还是我们房来才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