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幸福农家妇 - 分卷阅读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年过节,都讲究吃“席”,而八大碗就是最后的压轴菜。不过因为现在供需张,吃已是不易,也只有条件好的人家娶媳妇的时候才能偶尔的吃到八大碗。

    为了招待未来儿媳妇,胡老屠亲自掌勺,压轴菜就是八大碗儿,四碗红亮,瘦相间,吃到嘴里,没有一。四碗素菜,滋味也很足。平时的海带变得柔柔顺顺,粉条吃到嘴里溜溜地浸满了汤的香味,而的豆腐则怀揣汤的醇,平凡的萝卜也引得大家频频筷。

    即使是吴红儿初次来婆婆家矜持的很,也被这香味儿俱全的菜引得直咽唾沫。吴家跟着来的几个人显然也很满意。这么地的八大碗儿已经有好几年没吃过了。前几年一年到也就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馅儿饺,这两年大家都活泛了儿,能吃上几次了,但是这么大的机会还真不多。

    吴家人满意一是满足了腹之,二则是欣喜于胡家人如此看吴红儿。要不是十分满意这个未来儿媳妇,哪会费这么大的劲儿来招待他们。别的不说,就说这海带恐怕也是托人给带的。

    胡家人准备的心,胡显得格外有面,吃饱喝足后她笑着说:“以后啊,咱们就成一家人了。国栋可不能欺负红儿要不然我可不能饶了你。”说完胡国栋,她又拉着吴红儿:“红儿以后也得好好孝顺你公公婆婆,要不然大娘也是不依的。”刚才饭吃到一半儿,吴红儿已经改过了,胡家老两也给了改钱,现在说公公婆婆正常的很。

    “哥哥嫂以后就把红儿当自家闺女使唤,她如果有什么地方的不对直接就说。俗话说的好一个女婿半个儿,这一个媳妇也能上一个闺女。”作为女方辈,胡说这话很合适。当初在吴家,胡家的人也表示平时就把胡国栋当成自家儿使唤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见一对儿小年轻都低红了脸,大家又是一阵大笑。又歇了会儿,吴家人便离开了。认门不能摸黑,一般午两三便要离开了。

    李桂兰和胡老屠一人给了吴红儿八块钱的改钱。一是取八八大发之意,二是男方比女方给的钱多,是一直以来的习俗。

    虽然钱不少,但是崔荣梅也没要女儿的,就给了闺女当私房钱。女儿大了现在又开始对象,虽说俩人平时去应该都是男方钱,但是如果一些小销女儿也应该。

    “看看我说的不错吧,国栋那孩就是咱们闺女的良,别的不说就说胡家老两对咱们闺女的这份儿看重也难得。”别小看这八块钱,当初吴家三兄弟结婚,亲大伯亲叔叔也才掏五块钱呢。

    “行行行,知你厉害。”这段日吴栓对胡国栋的印象也好的,胡家父母理,光这一就能让自家闺女以后的日过得舒服很多。

    “胡家已经拖她大娘说了好几次了想年给两个孩办事儿,你觉得怎么样?”现在两个孩也认了门,面就是商量婚事了。

    现在是历八月初,到过年也就剩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吴栓有些不太愿意把时间定的这么,再说他打算给闺女纫机票,但是现在一儿信儿都没有。“定的这么什么?俩孩都不大,明年一开再办事儿也行。”农村都喜在冬天办喜事儿,一来杀了猪可以留到过年吃,二来菜也不像夏天坏的那么快。

    “怎么不大,红儿一开儿都二十一了,你看兰丫也只比红儿大一岁,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孩儿他娘了。还有老张家柳柳,孩都能打酱油了。再说胡家就国栋这个一个孩,胡家两岁数都这么大了,能不稀罕孩?”崔荣梅现在还惦记着胡跟她说的,胡家老两时不时补贴闺女这回事儿呢。她就不相信,等有了亲孙他们还舍得把东西给女儿不留给孙

    就像是她,虽然闺女是她的掌宝,但是几个孙更是她的。就算是再偏闺女,她也没想着把手里的积蓄都给了她。他们家大孙今年都七岁了,胡家老两比她的岁数还大,现在才摸着儿媳妇的影儿,恐怕她那两位未来亲家想孙都快想疯了。

    “我跟你说只要咱们闺女给胡家生个大胖小,就能在胡家立稳脚跟了。年结婚,明年秋天生孩不冷不的正好。”既然打定了注意让两个孩儿办事儿,崔荣梅便尽量说服吴栓

    “瞧你说的,你当这生孩似的那么容易啊。”吴栓一听她媳妇都想到这一步了便反驳,“再说了,这生孩还分男女呢,你怎么知红儿第一胎就是个儿?”

    “呸呸呸,你这个乌鸦嘴。我凭啥相信红儿一定能生儿?你不看看,咱们三个儿媳妇生的可都是儿,再看我当初也是生了四个男娃才有了红儿的。要说红儿不能生儿也是他们胡家的土不好。”说起这个来崔荣梅格外得意,女儿都随娘,她能生女儿一定也差不了。要说李桂兰费了这么大得劲儿来拜托胡说亲,估计这儿也是她这么看重红儿的原因。

    当初一结婚她就怀上了,后来又一连生了四个儿,虽然老三没站住,但是那也掩盖不了她能生儿的事实。

    当初给女儿定这门亲事的时候崔荣梅便想到这一了,她李桂兰一连生了那么多闺女,差一给女儿招赘上门了,就算是自家闺女一直生女儿,她也不能在这上面拿她。

    “你这女人惯会无理搅三分,算了不跟你说了。等过一阵冬白菜的时候你在咱家自留地里也上一分地的。别的菜啥的也多晒儿菜。这要办喜事儿准备的可就多了。”吴栓最后也妥协了。他们家大事儿吴栓主,小事儿崔荣梅主,但是大事儿也都能让崔荣梅搅和成小事儿。

    “咱们手里有不到二百块钱,今年年底估计还能再分上一百多,要是给红儿陪送辆纫机也没问题,不过这自行车估计只能胡家买了。”吴栓一边算着手里的钱一边说

    “她大娘说了胡家当初给保证了胡家给两个孩把自行车纫机都给置办全了。手表和录音机票太难,再说在土地里刨儿的也用不到那个就不买了。我看自行车和纫机就让胡家置办,咱们家给红儿打两个衣柜,再打个桌和梳妆台,衣裳也给置办上两儿,再给红儿五十块钱的压箱底,这不比纫机?”崔荣梅打定主意不那些虚的,虽说陪送一个纫机十分有面,但是就那儿面哪有手里实实在在的攥着钱实惠?

    再说胡家条件好,又只有那么一个儿,胡家两奋斗了一辈就这一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