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 - 分卷阅读18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玠又发现,王戎真不愧是竹林七贤,谈吐幽默,清赏简要,足以对得起他被历史书记载了一笔又一笔的文坛大咖的份。

    竹林七贤给人的第一觉,往往这就是七个避世的人。

    但其实竹林七贤虽然都好玄学,但在政治倾向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好比嵇康和阮籍就是最符合大众印象的那,他们始终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放弃礼教,返璞归真),对被司集团所控制的魏朝,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无论你征召我多少次,都对不起了,大爷我就是对那些功名利禄没兴趣。

    竹林七贤的向秀,则主张自然与名教合一,在嵇康一曲广陵散自此终结血洒刑场后,向秀选择了被迫仕;阮咸也选择了仕,却和向秀一样,不为晋武帝所重用;山涛四十岁的时候选择仕,投靠了司师,一路扶摇直上,位极人臣,可惜,司师大业未成就病死了;唯有王戎,历经几朝,在风雨飘摇,地位始终超然,他也是竹林七贤活的最的,七贤的孙后代在他和山涛的帮助,都不至于混的特别惨。

    卫玠想起他曾听过的有文人对王戎的不屑,觉得竹林七贤就王戎功利心最重,又贪财吝啬,实在是堕了竹林七贤的名声。

    但卫玠看到的却是,潇洒走完人生路的阮籍和嵇康等人的孙后代,都是王戎和山涛在照拂。

    嵇康虽然是因为得罪了钟会被构陷而死,但他死时确确实实是背负着罪名的,他的儿嵇绍当时还是个孩,他将嵇绍托付给了山涛,山涛对嵇绍视若亲,真的抚养嵇绍大成才,于是有了“嵇绍不孤”的成语典故。

    但是山涛也早早的去世了,历史上嵇绍能以罪臣之份,混到晋惠帝边当侍郎,走的能是谁的路呢?只能是王戎的。

    在这个平行世界,也是在王戎和卫瓘的帮忙,才成全了嵇绍的今时今日。

    卫玠实在是不能理解那些背后说王戎不是的人的想法。

    在卫玠看来,谁也没有立场去说竹林七贤当年的分扬镳孰对孰错,嵇康、阮籍成全了他们心义,王戎、山涛则照顾了所有人的孙后代,让他们不至于没有活路。

    只能说是不同格的不同活法,他们都活的开心,这才是真正的竹林七炫,顺着本心而为,并没有对错。

    而就在卫玠觉得他已经足够了解王戎的时候,王戎却急勇退,请辞了。

    这不仅仅是这个平行世界的王戎的独特选择,在真正的历史上,王戎也是这么的。只不过他不理世事、寄于山的时间,要比平行世界的时间早上近十年,并且,他也没能悠闲多少时间,便在晋武帝死后,再一次被朝廷征兆,又因为女婿裴頠被赵王所害有过短暂的被罢免期,再然后又重新起复……在宦海起起伏伏。

    所以,在如今这个,王戎请辞,卫玠和所有人一样,先是觉得不可思议,后再联想了一历史,就又觉得也没那么值得惊讶了,确实是像王戎能来的事

    只不过历史上,王戎的避世,有一分原因是他觉得国将大。如今呢?还是因为他对这个国家不算看好吗?

    卫老爷有白话版这个作弊,也熟知王戎的路,当即便了拜帖,亲自登门求问。

    王戎却给了令卫瓘十分意外的回答:“若我不退,谁来替伯玉(卫瓘的字)钓鱼?”

    “恩?”卫老爷一怔。

    “有广陵王这个饵,还是不够重,唯有能真正给让他们心动的位置,那些隐藏在暗涌的黑手,才会真正现原形啊。”

    王戎因为广陵王当年批发玉佩的事,对广陵王各看不上,兼之想看他倒霉,就对广陵王多加关注了一些,也就自然而然的看了卫瓘的打算。他在经过思熟虑后,定决心要帮卫瓘一把。辅政之臣的位置,对于无论野心是仅止步于辅政之臣,还是想要借辅政之臣为板所求更多的人来说,都足够重要了。哪怕明知这是个坑,也会义无反顾的去的那重要。

    “鹬相争,渔翁得利。”卫瓘也懂了王戎的意思。

    纵使卫瓘计策再多,面对那些混不吝手握重兵的王爷,又能如何呢?一力降十会,若对方学历史上的楚王和清河王那样,直接先灭了卫家满门,卫老爷也是没辙的。哪怕如今他们手上也有为大将军的王济的兵,有了一拼之力,但卫老爷主观上还是不太想兵戎相见,导致生灵涂炭。

    所以,王戎给的办法才是最合适的,用一块实实在在的,引得这些王爷们先自相残杀,耗一番。然后卫瓘才好浑摸鱼。

    若一开始照卫瓘的计策,只以广陵王为饵,不是不可以,但要费事儿很多,还加大了风险。

    “若不是知还有一个你,能把握好这个度,我是断然不会请辞的。”王戎对卫瓘直言不讳,因为卫玠,王戎和卫瓘私里的关系要比历史上好很多,“只有你能懂我,并且能把它到最好。”

    卫瓘张了张,准备说些什么。

    王戎却先一步猜到了他想要说什么,直接打断他:“若你请辞,我却是断然是没有办法到你能到的份儿上的。你是知我的格的,我胆小,说不定在会撒手不,我真的来的。我与你不同,你从一开始追随的就是司家,而我只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我对司家一直有心结。”

    司家害死了王戎的至好友嵇康,虽然只是间接伤害,却已经够王戎记司家一辈了。他能尽心辅佐到这一步,也不过是为了王家和至好友的孩而已。

    “所以,我退。请不要再劝我了。我认识的卫伯玉可不是不懂得何为壮士断腕的人。”

    “待清理了朝弊病,必请濬冲(王戎的字)归朝。”卫瓘郑重其事的许重诺。

    王戎却再一次拒绝了:“我更愿意寄于山。”嵇绍已经成为足以接过王戎照拂后代重任的人了,他退的很安心。

    “我会替你照拂后代。”卫瓘是为王戎些事什么,总觉得不安心。

    这一次王戎没再拒绝,只言:“恨没能与君早结识。”

    “如今尤不晚。”

    “对,不晚,不晚,当浮一大白。”

    作者有话要说:  注1:王戎文夸王济的话,其实是用来夸王衍的,但是,咳,蠢作者设计大纲的时候有写王戎也夸过王济的,但如今实在是找不到原文了,so,借用一,希望亲亲们能够不要介意。

    注2:文王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