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养成实录 - 分卷阅读47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大家都是斯文人,说话轻声细语,倒是噪音不大,对陆烁这边也没有什么影响。

    新的庶吉士们虽年轻,资历也不,但翰林院向来不是一个以资历论地位的地方。

    但凡通过庶吉士考试来的官员,都有储相之称,地位最是清贵,本不是一般的官吏可比拟的。

    他们尚且如此,像陆烁和周茂这般免试提来的,就更是如此了!

    因而,翰林院非庶吉士的官员们全都不敢怠慢,小心招呼着,至于那些同样庶吉士的前辈们,官场本没定论,谁知这些人之哪个日后会飞黄腾达,因此大家能结就尽量结,自然不会平白为自己树敌。

    陆烁三人也知这个理,偶尔与同科们,气氛很是洽。

    不一会儿,就有一位官员引着三位书吏打扮的年人过来,走到陆烁三人面前拜了两拜。

    “照翰林院的规矩,每位大人旁都有一个堂班使唤。这三个手脚还算勤快,也是在翰林院呆久了的,寻常事宜还算通晓,还望三位大人不要嫌弃……”

    此人话音刚落,那三人便极有的上前,恭敬的喊了一句:“官拜见大人!”

    “诸位请起!”

    陆烁三人见他们行此大礼,对望一,倒是没有什么惶恐之

    来之前三人便足了功课,知这三人乃是堂班。

    所谓堂班,并非正经官吏,只是跟从正经官吏办事的小官,专门负责端茶倒,递送文件……

    不过官员们自来看不起这些官吏,但这些官吏却又委实重要,就相当于官员的耳目。官场上风云诡谲,一句话就可能置人于死地,因此,哪怕不能保证这些堂班耳聪目明,却也该叫他们知忠实二字该怎么写。

    来之前陆昀便仔细吩咐过,对待这些堂班,切不可过于柔和,自以为对宽和,却反叫他们轻慢了你,要懂得以严御

    因此陆烁三人也不自降份,而是摆一副严肃的面孔,板着脸告诫一番实心办事、忠人之事的话。

    这个威着实严厉,不过这些堂班似乎已经习惯,只是唯唯应诺,没有半的反驳。

    领着他们来的那个官员见陆烁三人如此行事,暗,也转板着脸教训那三个堂班:“这位是新科状元,这位是新科探,这位是院新来的庶吉士,都是国之栋梁……院里选了你们来伺候,乃是你们的福气。尔等需小心伺候着,切记不可轻慢,否则就是院规伺候。”

    三堂班听到这官吏一一指认,对陆烁等人的份便已经知了个大概,态度立更加

    尤其被指派给陆烁的名叫李炎的堂班,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连向陆烁哈腰示意。

    探,又是敬国公府的二公,这样的份,可比另外两个有重量的多了。

    果真是有福气的!

    日后跟着他事,说不得就可以脱了这堂班的份,更一步了。

    见这三人的反应,陆烁和周茂等面又柔和起来,笑着赏了银

    三堂班忙千恩万谢的接过,其后便老实立在陆烁三人边,不再说话。

    陆烁三人坐了好一会儿,同科们便来得差不多了,他们也不好再继续坐去,终于从座位上起了,往正的厅堂走去。

    这正堂又称玉堂,玉堂乃是神仙的住所,可见其地位了。

    普通人士及第,可以叫登瀛洲,翰林是的佼佼者,登瀛洲已经不足以形容翰林的清贵,要称登玉堂。

    陆烁、周茂、孙哲跟随其他庶吉士一起,全都在玉堂前驻足。陆烁打一看,只见此次通过考试的庶吉士并不多,满打满算竟也才二十余人。

    见到这况,陆烁震惊归震惊,不过细细一想,就也明白过来。

    大齐朝立国已久,文风昌盛,虽每隔三年才录取一次,庶吉士却已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因此越到后来,录取标准越,人数也就越少。

    等人都清齐了,众人才一同跨正堂,这便是登玉堂了。

    这一刻,诸位连同陆烁在,全都容光焕发!

    这可是一项荣誉啊!

    众人刚一去,便见到玉台央的视草台。

    在玉台央设立视草台的惯例,自唐宋起便已有之,翰林学士草拟制书即称为视草。视草台,也就是翰林学士为天起草或修正诏谕之

    到了大齐朝,视草台只形式,没有了原先的实际意义。不过仍代表着翰林学士代天制诏、为王者言的权利。

    其间可见翰林院及翰林学士的地位之

    因此,见到这视草台,前来参拜的庶吉士们比见到天还要激动!这可是他们清贵份的见证啊!

    视草台前设有一排椅,乃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侍读、侍讲学士的公座。

    正的公座向,左右两边分别摆放着两排,这乃是侍讲厅,检讨厅翰林的公座。

    公座不多,却是等级分明。各位翰林就座时别有讲究,需依照官位低、职年限就坐,不得有误。

    此时正北一排的公座都是空着的,左右两侧的公座上反倒坐满了人,正是翰林院几位侍讲学士及检讨学士。

    这些人既是上级又是前辈,庶吉士们不敢怠慢,慌忙拱手行礼。

    陆烁随同众人一同行礼,却偷偷抬扫视了一遍,照记忆大略认识了一遍人。

    翰林院以侍讲为尊,纷争纠葛也多于此类人。因此,论翰林院的党争,当以侍讲学士们首当其冲。

    右侧最靠北、地位最为尊崇的,想来便是侍讲学士张静修了,此人四十余岁,一张窄的脸颊,上着两撇标志的山羊胡,乃是侍讲学士里学问最、资历最老的,曾经为轩德太过侍讲,是正宗的太党人。

    至于与他同侧而坐、位置稍的那位白白胖胖的官员,想来该是是侍讲学士萧赐了。

    ☆、第478章 针锋

    与张静修不同,萧赐当年为四皇侍讲,算得上是半个恩师,现今又与卓关系亲近,乃是纯正的四皇党人。

    此时,萧赐虽屈居张静修之,神态却颇为倨傲,隐隐有想压过张静修一之势。

    陆烁看罢,瞬间便明白了过来。

    因为周良甫之事,太党既损失了这位权柄重的吏尚书,又失去了蔡行霈这一得力将,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反观四皇党,由于太的混账事,倒显四皇的好来,一时间朝呼声大涨。

    不过,看着萧赐得意的神,再瞧瞧张静修不动声的面庞,陆烁光一闪低,觉得萧赐未免得意的过早了!

    圣上对周良甫一事看似罚严重,但也不全是失望,未免没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