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养成实录 - 分卷阅读3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早上离别的伤来了,也就放了心里的担忧。

    袁文懿眉开笑,对陆昀脆声说:“姑父您就放心吧!有我们三个陪她一起玩,英儿早就好了。”

    陆昀听了这话,赞:“你们都是好孩!”说完,他又问周妈妈,“我刚刚还没来时,听你们在争论着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妈妈这才有机会回话,她上前一步,伸右手,边把那用帕包着的蝗虫拿给陆昀看,边说:“老爷您看,就是这蝗虫。也不知是谁把这个给了英儿,婢看到儿把这脏东西一直拿在手里,可真是吓了一。”

    朱衣还在地上跪着,此时听到周妈妈的话,忙又磕了个,认错:“老爷,妈妈,是婢的错。婢刚才随着主们去逛园,说到蝗虫的事,就顺手用帕包了几个回来,后来见儿想要,就把这个给了她,倒是坏了规矩,还请妈妈责罚。”

    周妈妈平日里跟朱衣相较多,最是亲厚,知她虽然才十二岁,却是个极为妥帖的人,就想先在人前训斥她一番,也好减轻对她的责罚。

    只是还没等周妈妈开,陆烁就先对着陆昀说:“爹,我们正想跟您说这事儿呢!”

    陆昀就“哦”了一声,静等着他的文。

    “我们刚刚在东边逛园的时候,就发现那树上爬满了蝗虫,觉得这现象有不同寻常。后来听朱衣说,她的家乡曾经发生过蝗灾,蝗虫经过的地方,庄稼都被吃了。我们听了这个,就都有些担心,害怕沧州也是要闹蝗灾了,就赶回来等您,想把这个说给您听。”

    陆烁说完这话,就直视着陆昀的睛,却见陆昀的睛里没有丝毫的惊讶。

    陆烁和袁文林对视一。莫非陆昀早就知了?

    “你们能细心观察,且能联想到时事,这很好。”陆昀赞赏了一句,接着说:“这蝗虫突然增多的事,发生的也有两天了,我本没打算告诉府里的人,你们倒是先发现了。”

    袁文林刚才还只是有些猜测,现在听到蝗灾要发生的事得到了证实,不禁有些忧虑:“姑父,我们听朱衣说,这蝗灾发生时的景象非常骇人,现在沧州要发生蝗灾,不知您心里有了对策了吗?”

    陆昀的面容有些沉重,眉微微皱起,说:“这蝗虫是庄稼的大敌,现在又正是秋收的关键时候,一个不好,可能就会颗粒无收。今年自七月以来就一直大旱,久旱必蝗!现在不只是沧州,整个河——北都有这蝗虫泛滥的迹象,况怕是不妙啊!”

    说到这里,见几个孩都惊讶的看着自己,连小舜英都不再扭来扭去玩她的手指了。

    陆昀觉得自己说的有些重了,怕是吓到了孩们,他就又浅浅的笑了笑,说:“不过你们不用担心,现在灾害还不是很严重,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了,准备提前治理这些蝗虫。我这次提前从衙门回来,就是让家去请一些有经验的老农来家里,准备询问一他们的意见。”

    书房里的许多人都放了心,陆烁却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他可是知的,就是在现代,科技那么发达的,人们对于蝗灾还是只能微微减缓,用一些非常手段减少损失,但要说治理蝗灾,那却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是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古代?

    于是陆烁就开:“爹,你们商量对策的时候,我和文林能不能在旁边听一啊!我们对此事也关心的,也想知治蝗的展。”

    袁文林非常赞同这个提议,连连:“是啊是啊,说不定我们还能提一些意见呢!”

    陆昀看他们俩这么积极,微微思索了一,也就同意了。

    两个孩,一个冬月就六岁了,一个已经八岁了,都已经是懂事的年龄,两个人都是要仕的,小时候多听听这些也好。

    袁文懿听到自己被排除在外,微微噘着嘴,表有些委屈。

    他们在园里明明说好了要一起这件事的嘛!

    陆烁看她这样,知陆昀在前院书房议事时,是不会带着女孩去的,只能暗地里叹息了一回:在古代这,女孩们所受的限制明显更多了一些。

    于是安:“表妹,你先别回府,等我和表哥在前院听完了,我们就回来讲给你听,你看这样好不好?”

    还是表哥最好!袁文懿心想。

    袁文懿就又笑了起来,

    陆烁和袁文林这才随着陆昀了东厢房,直接去了前院。

    等到了仪门,就碰见了正由周事领着来的袁舅舅。

    真是好巧!

    陆烁和袁文林就连忙给袁舅舅行礼。袁正皱眉看了会儿他俩,就问陆昀:“我们是要谈正事的,你怎么把他们俩也带来了?”

    神颇有些不赞同。

    等听了陆昀的说辞之后,袁正虽然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倒是没说什么反对的话,只是嘱咐他们:“旁听可以,你们却不能随意说话。治蝗的事事关沧州甚至整个河——北的民生大计,可不是你们这些小孩可以置喙的。”

    陆烁和袁文林连忙小啄米似的

    等了前院书房,袁正和陆昀在书房里分立坐好,陆烁和袁文林则避到了旁边的小隔间里。

    这个小隔间能清楚的看到书房的动静,却又不会被书房的人发现。

    不一会儿,守在门外的周事就禀报了一声,然后带着四个老农走了来。

    陆烁透过镂空的隔断向外一看,就见那四个老农都是五六十岁的模样,肤黝黑,瘦,其有两个老农弓着腰,背驼得很厉害。

    四个老农才一了书房,就连忙给坐在上首的袁正和陆昀跪了去,直到陆昀连忙叫起了两次,又亲手把他们扶了起来,他们这才拘谨的半坐在家提前布置好的灯挂椅上。

    古代的老百姓最怕见官,陆烁倒是能理解这些老农的法。

    陆昀的声音温和醇厚,他不不慢的开了:“诸位老人家不必拘谨,我们二人今日请你们来,是要向你们请教些关于蝗灾的事的。本官听说你们都是各个县比较有经验的老农,一会儿我们问了问题,还请你们能够知多少说多少,这毕竟事关我们整个沧州老百姓的生存大计。”

    那几个老人家听陆昀说话这样客气,惶恐的又要站起来行礼,陆昀连忙摆手示意他们坐

    那个年纪最大,发全白的老者,算是四人最镇定的一个了,他率先开了,说:“知州大人尽问,小老儿别的本事没有,庄稼这个事上却是一把好手。”

    “就该这样。”陆昀听了他的话,赞同的,接着说:“诸位不知注意到没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