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 - 分卷阅读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大事业等等。

    所以这题就是为了拍用的,基本上大家都能答来,算是基础题和送分题,在这题目上是拉不开差距的。

    第二题是五经题,题目是:“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这句话自于,意思是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明白了话里的意思,想拿分就很简单了,先用先贤的话将这句话解释一遍,再举几个先贤的例,顺便再表达一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日后自己行事将遵循这句话的告诫之类的空话,分数就能够轻松拿到。

    相比起前两的简单,第三题就有难了,“生之者众,之者寡”。

    这得很险,题隐藏了,好在王玥书上的容非常熟悉,这才一来了,这句话自于,原话应该是“是故君有大,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生之者众,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不仁者以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县令大人一定是故意的,你要是不知全句,很容易就审题不清、答一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没有无业游民,行生产的人便增多;朝廷没有不切实际的官位,靠政府吃饭的人一定减少;不耽误农事生产的各阶段,农民生产自然会勤快;量,理财者就可以从容不迫。

    其实这句话阐述的便是儒家的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其又牵扯到如何治理国家,增国家财富。

    只是这个理想大家都知,谁都能来说上几句,但是要想答好却很难,尤其难的是不落俗

    当然,若是在会试或者殿试,王玥完全可以阐述一的措施,虽然他本人并不擅理财,不过现代信息那么发达,耳濡目染之王玥还是知一些现代的理财理念的,将那些符合这个时代规则的理财观念阐述一二,便可从一众考生脱颖而了。

    不过现在只是县试而已,完全不用那么。但是比起那些老生常谈的儒生们,王玥的答案算得上是别一格了。

    最后一题便是试帖诗,题目是“夏木啭黄鹂”,五言八韵,限用官韵,用的是仄起格。

    题目自于王维的,原句是“漠漠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诗同样需要如同八文一般,需要破题、承题,这首诗的破题和承题,就是把命题的用字拆散分布在第一、二联,因此王玥很快就写了前两句 :“夏千章木,百啭鹂。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

    破题和承题完成,后面的就十分容易了,王玥思考了片刻,便提笔写了后面的几句:“叶暗伫踪久,枝送响迟。尖风剪剪,外雨丝丝。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幽烦鼓,写诗。”

    再仔细审查一遍,发觉无误之后,王玥又将之前写的三篇文章检查了一遍,看看上面是否有需要避讳的地方或者用词不当的地方,又修改了几个字,再三确定之后,这才将草稿纸放

    而这时已经到了午,太已经升起,照在洋洋的。

    相比起来,那些坐在的考生就比较难熬了,王玥注意到有很多考生在不停的搓着手跺着脚,这个时候王玥就越发激君博文了。

    王玥把书桌收拾净,伸手从篮里拿备好的心,不过心已经被负责搜查的衙役的粉碎,只是勉能吃而已。

    王月看着已经成了粉末的心顿时失了胃,不过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讲究了,勉自己吃了几,好歹垫了个底,又喝了几,把肚填了个半饱。王月这才将东西放回篮,又将宣纸铺好,磨好了墨,对着草稿纸一笔一划十分认真的誊写起来。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卷,而对于那些提早卷的县令大人都会留来问上几个问题,注意到这个现象,很多人都加快了手速,大约是想在县令大人面前留个好印象。

    王玥却不着急,他安静地将自己的文章誊写好,再次检查了几遍,又等到卷的峰期过去这才起

    刘志轩既然有心想捧这个小孩,自然是对他关注万分,见他终于卷,便将他唤到跟前,让人接过他的试卷拿到手里查看,这一看他的心便又活跃了几分。

    原本刘志轩是想着这个小孩能被他家师来参加考试,平肯定是能过,但是要想在一众考生脱颖而就有些难了,不过也没关系,县试里后面几场是可以不用笔试,而由县令亲自面试的,到时候他便将后面几场考试改为面试,对这小孩稍稍放些,又借他年纪小,给他一个案首倒也不是难事。

    不过前提是这小孩的平不能够太差。

    可没想到他到底还是低看了这个孩,刚一,这一手字便叫人对他印象颇好,虽然因为幼儿的腕力较弱,写来的字还有几分柔弱,但是形间已经有了几分风骨,这才是最难得的,只待这孩大,若能够勤加练习,日后必然能够成为一名书法大师。

    略过字迹,再去看容也同样不凡。

    最基本的审题无误、条理清晰自然是满足了的,而更层次一的论新颖、容言之有也同样非常突,在一众考生的文章绝对可以名列前茅。

    “李大人,看一看?”

    学政官笑着接过考卷却没有立刻看,而是对着县令大人:“观大人的脸,只怕这文章是写得极为的,只是不知这位考生是哪家的?”

    “他哪家的,只要是良家弟,又学识众,你我便可提,何必多?”里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县令大人仍然打开了写着考生家况的那张纸,这一看,可不得了,“没想到这王玥竟也是个官家弟!”

    “哦?这可不像啊!”

    先不说那王玥上的衣服只是平常,若在一般家已经算是好的了,可要是放在官家就显得太过寒酸,再者说若是县城里有哪个官家弟能八岁便来参加考试,他怎会不知?

    “你看看不就知了吗?”

    看县令大人竟然还在他面前卖关,学政官好奇心更起,他接过县令大人手里的那一张纸一看,果然如同县令大人所说,这王玥的父亲虽然只是个农夫,爷爷也是平民百姓,但是太爷爷却正儿八经的是朝廷命官,正五品的,掌云南清吏司。

    云南清吏司看着不起,毕竟云南是有名的蛮荒之地,赋税比起江南那等富庶之乡差的远了,不过那只是一般人的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