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春 - 分卷阅读3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几回,不过每次都是他缸,妹妹也没受过多大的责难,于是都见怪不怪了。

    路景修有些疼,看一闵这个傻儿,随手招了书房的小厮,“去沏一壶大红袍来。”

    人家儿都是心心念念地寻了好东西孝敬老,他倒好,恨不得把自己手里的好东西都给送了去。

    “不知韩世今日专程过来,是有什么事?”路景修坐

    自从那日闵儿从庄上回来,告诉他三皇去了自家庄上找韩均,又将当时形如实说了个清楚明白,最后还说“退之让我给您带句话:‘圣上之与圣上大不同’”。

    他夜间想了许久,隐隐约约有些懂了,又有些不甚明了。

    于是第二日便叫了信得过的一个清客,暗去打探几位殿的为人世以及,一开始确实如外界传言,大殿骄横跋扈却勇猛非常,三殿温和仁有名士之风,而其余几个皇在二人的衬托如往常一般没有任何突

    可有一日,那个清客却神神秘秘地拉着他,说刚刚在路家门前,有人给自己了一封信。

    路景修接过来打开,纸上赫然只写着一个字:三。

    他立时将信封烧成了灰烬,满脸凝重,“志云,还有谁知你在打听几位殿的事?”

    钟志云也被信容吓了一大,浑都竖将起来,仔细回想了这几日发生的事,很是定地说:“没有。我从没刻意去问,只是在参加几个文会时,在一旁听其他人说话。”

    大関朝文风很盛,一些不得意的文人时常聚在一讨论朝廷大事,或者评一那些权贵,是极正常的事本没有人会在意,何况他也未曾表现过特别兴趣的模样。

    他想不还有谁会知,路景修却大致有了个猜想。

    “这件事就此罢手,决不能再查。”他沉声叮嘱钟志云。

    过后他虽然没有向三殿示好,可也没有如同先前准备的一般直言拒绝,只是委婉地表示“不知能力几何”,敷衍了过去。

    能力够,就帮你,没能力我也无可奈何。

    孰料三殿却十分满意这个答案。原本他以为这个路景修必然和李侍讲那个老顽固一样,只想着凭他老信任当官,本不会回应自己的试探,没想到却是十分的知识趣。

    虽然别人都以为父皇将要立他为太,许多人一拥而上结讨好他,可真正有能力有威望能对抗他大哥和盛国公一系的,却不多。路尚书向来正直,他肯这样说,岂不是等于答应了一半?

    他自然没有想到一向正直的路尚书,因为一封信一句话,居然也学会了蒙人。

    想到此,路景修不由看一韩均,不知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

    他没有攀附任何人的打算,只是猜想韩均说的“大不同”,约莫是指对待他们这些所谓“纯臣”的态度吧?

    可他又不能直去问,心未免有些忐忑,只好先拖住了三殿那里,静观后续如何。

    等他坐喝了一小厮端来的茶,韩均和路闵二人这才跟着坐在了首边。

    “晚辈今天来,确实有些事想不明白,因此特来向伯父请教。”韩均又站起来,拿招牌真诚脸说

    又是传话又是信的,还有你想不明白的事?路景修又从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今天这是第二次了。

    向来在他这里好度爆棚的韩均,儿值女婿值都在持续降。

    “坐说。”他又喝了一茶。

    韩均顺从地又坐了回去,开:“晚辈这些日陪着翰林院几位大人整理书籍,瞧见一首前朝关于自然灾害的诗文,其曰‘捕蝗捕蝗谁家,天死。兴元兵后伤,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如蚕飞似雨。雨飞蚕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晚辈读到此不由有些叹,民生何其之艰难!”(摘自白居易)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想到伯父任尚书已有数载,定然知遇到灾荒之年该如何应对,然而晚辈年轻,竟未曾经历过,不由惶恐,唯恐真有朝一日却只能坐以待毙而已。但是枯想了数日却无果,因此想问问伯父,如遇到天灾,晚辈该当如何,方能减少百姓的损失,不至于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说完后,便静静地坐在那里皱着眉思索,似乎非常苦恼。

    路闵父二人听他有此一问,亦不由地顺着他的思路想去。

    他们这样的人家,如果真有了大的自然灾害,绝不是屯粮自保就足够了。

    ☆、035 民生之本(二更)

    虽说齐家治国平天,一大半都是为了“齐家”才仕,但该有的悲天悯人他们从来不缺少,天太平是他们为人臣的职责,也是大分文人雅士的愿景所在。

    他此问一,书房里一时陷沉寂。

    然而躲在窗外偷听的路昕,却惊的脚一个不稳,差儿从石上掉了去。

    他、他、他怎么知上会有雪灾?

    难他也了那样一个梦!

    震惊的路昕自动忽略了韩均话的“天灾”,替换成了承文十四年冬天的那一场“雪灾”。

    这场雪灾对她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先是韩均救灾了事,然后是父亲、大哥……

    虽然这一切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构陷,可毫无疑问,那场雪灾却是一切的开端!

    她现在都还不清楚梦里发生的一切是不是会真实存在,然而她却不得不以防万一,这才打算将一切对父亲和盘托

    韩均他,又是怎么知的?

    还是说,真的只是凑巧读到了这样一首诗,才想起来问父亲?

    不论她在屋外如何惊讶如何作想,书房路景修沉了片刻后,对韩均说:“世能想到这些,着实不易。”

    整个大関朝官员何其多,虽说真有了大灾大难绝大多数人都是会尽自己的能力,然而太平时日在其位不谋其政之人也绝对不少有。

    路景修了这许久的尚书,最是清楚那些貌岸然素位尸餐之人的嘴脸。平日里全都恨不得将掏空搬完,然而真正用在那些修建河堤、移民垦荒上的又有多少?

    三月份的时候他领了巡的差事京,一些繁华如江南尚还可以,再远些如河北甘肃,甚至还有的田地荒在那里不曾播

    然而时过境迁,分发去的粮去了何大家心知肚明。

    民以为天。

    因此太祖在大関立国之初就颁发圣谕,每年冬季就要往各省各府拨,就是为了确保来年开百姓有可播有粮可收。

    他回京后立即将那几形写了折递上去,可这些天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