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 分卷阅读25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有关在六元府里的事。而贾琏则被岳父大人和大舅拉倒书房去聊天了。

    庄镜容她们聊日常的生活,而贾琏他们聊得容就沉重严肃多了。

    “江南一带这段时间一直大雨,有发大的趋势,皇上对此很是忧心。”庄大人也不知和女婿聊什么,只能和女婿聊国家大事。

    “上就要收割稻了,这个时候大雨发洪,这不是……”贾琏皱起眉,神很是凝重,“今年的收成岂不是……”

    庄大人微微:“这两天上朝,大家都在为这件事烦恼,都在想办法,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阻止洪灾的发生?”

    “只能加固堤坝,不让堤坝坡。”

    “江南的官员早已派人加固堤坝,但是雨势太大,位涨的太快,本阻止不了。”庄大人沉重地叹了气,“如果江南真的发大,尤其是在快要收成的时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江南可是大隆朝的粮仓之一。如果江南涨大,那么今年的收成会损失一半,不知会有多少难民。

    贾琏在脑里的系统里搜索关于如何防止洪灾发生的办法,搜索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皇上过两天要去祭天,祈求老天不要再让江南雨。”庄大人是太常寺卿,平时主要负责祭祀。皇上要去祭天,他这两天就在忙着准备祭天的东西。

    贾琏心想比起祭天,现在最重要的是洪灾发生后,怎么把损失减少。

    “希望皇上祭天后,江南的大雨能停来。”不然,今年不知要死多少人。

    “希望江南的大雨能停来。”先不说古代,就说现代,科技技术那么先,但是每次发洪灾,还是阻止不了,还是会死很多人,造成很大的损失。更别说什么都落后的古代,一旦发生洪灾,那就是饿殍一片了。

    庄大人见气氛变得这么沉重,就不再聊这个话题,转移到贾琏前段时间的新的农耕工

    贾琏详细地给岳父大人介绍他制造来的新的农耕工,也给岳父大人说了他这段时间要来的溉工

    听完贾琏的话,庄大人一脸震惊,愣了半响才回过神来,看着女婿的目光充满赞叹。

    “你很好,你制造来的这些东西会造福全国的农民。”这个女婿太优秀了,难怪皇上这么看重女婿。

    “我们官不就是造福老百姓么,我只是我应该的事。”

    庄大人站起,抬手拍了拍贾琏的肩膀:“你有这份赤之心很好。”

    聊了半天,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气氛非常好。期间,庄夫人不断地给贾琏这个女婿夹菜,非常地

    也不怪庄夫人这么,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女婿只有女儿一个妻。贾琏对女儿这么好,她这个母亲自然也对贾琏好。

    用完午膳,一家人坐在一起又喝了一会茶,贾琏和庄镜容这才来开。

    照规矩,女儿回门后,要在傍晚前赶回婆家,不然就不吉利。

    回到家,贾琏就把自己关到书房里。今天从岳父大人那里听到江南有可能发洪的事,他心里很不好受,决定写一份奏折。

    先是关于洪灾发生前,如何防汛,如何撤离老百姓等方面的事。还有关于洪灾发生后,如何把灾减到最小、如何安排难民、如何救灾等方面的事

    他写的非常详细,基本上每个方面都考虑到了。

    第二天,贾琏的“婚期”结束,他先去工“打个卡”,然后去求见皇上。他现在只是一个工,是没有资格上朝的。大隆朝的规定,从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朝,商议国家大事。

    不用贾琏去见,一朝隆武帝就让李忠把贾琏叫到御书房。

    隆武帝也没有心打趣贾琏成亲的事,直奔主题:“江南大雨的事,你听说了吗?”

    “臣昨天去岳父家,听岳父说了这件事。”

    “你有没有什么的好办法?”隆武帝想起乡试的时候,就有考过洪灾方面的事,当时的贾琏答地非常好。所以,他才会这么问贾琏。

    贾琏从袖里拿昨天写好的奏折:“从岳父家回来后,臣心里难安,就写了一份关于如何灾前和灾后该怎么的奏折。”

    隆武帝一听这话,双顿时一亮,像是看到了希望:“呈上来!”

    李忠走过去,接过贾琏手的奏折,然后恭敬地呈给隆武帝。

    隆武帝拿过奏折,迫不及待地打开,从到尾地认真看了一遍。

    因为贾琏写的很详细,所以很,一时半会看不完。

    过了一段时间后,隆武帝看完贾琏的奏折,连说了三声好:“好好好,朕就知你会有办法。”

    “皇上当务之急,您旨到江南,让江南的官员赶撤离老百姓,找个一个安全的地方安置好老百姓。”

    “朕就旨,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到江南,希望能赶得上。”

    “一定能赶得上。”

    隆武帝让李忠拟旨,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到江南。

    “朕过两天会祭天,希望老天爷能让江南的大雨停来。”

    “皇上是真命天,老天爷一定会帮皇上的。”

    隆武帝虽然决定去祭天,但是也不知有没有用,心里还是很不放心。“希望有用。”

    过了两天,隆武帝隆重地祭天,祈求老天爷让江南的大雨停来。老百姓得知后,都夸隆武帝是明君,是为老百姓着想地好皇帝。

    隆武帝祭天后,江南的大雨忽然停了来,让老百姓们更加确定隆武帝是个明君。但是,没过两天,江南又起磅礴大雨。

    因为雨的太大,的太猛,很多江河都决堤了,淹没了不少稻田和房屋。

    第八十七回

    每年的秋节前后, 是稻收割的日

    现在, 离秋节还有十天左右, 却在这个时候, 现了洪灾,江南四分之三的稻田被洪淹没, 损失非常惨重。

    因为这件事, 最近朝的气氛变得非常沉重和压抑。

    隆武帝为此事, 眉一直锁着, 大臣们上朝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就惹恼隆武帝。

    “卿们觉得派谁钦差大臣去江南指挥赈灾?”

    “回皇上,前年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 臣觉得今年还是派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比较好,因为朱大人比较有经验。”

    “皇上,臣不赞同。前年江南的洪灾并不是很严重,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赈灾,还闹灾难动的现象, 朱大人本没有能力去赈灾, 安抚灾民。”

    “皇上, 臣觉得沈大人适合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去年西北发生蝗虫灾,沈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就的很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