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顾问 - 分卷阅读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者:阿昧

    容简介:

    穿越女携手本土男,

    过云淡风轻小日

    坐看隔飞狗

    第一卷 农家小院

    第1章 寄人篱

    北宋。

    四川眉州殷实农家。

    清晨。

    光透过纸糊的窗,照在四周围了栏杆、仅在正面留有的木床上,窗外一丛密密的竹,从鸟儿的唧唧啾啾,更远一些,还有鸣和隐隐几声狗吠。

    外面必是一派田园风光,林依的心却轻快不起来,一年前,她穿越成一名父母双亡的十岁女童,寄居张姓远房亲戚家,连名字也由姜语变作了林依,族排行第三,人称林三娘。

    张家三代同堂,老夫人已逝,老太爷健在,膝两个儿,大儿在外为官,这乡老家,就只有老太爷带着幺儿一家居住;不过幺儿一年前携友东游去了,家里仅有幺儿媳妇方氏带着三个孩

    寄人篱的日,林依一语不敢多讲,一步不敢多走,时时须得小心翼翼,生怕惹了当家主母生气,被扫地门。她叹了气,轻手轻脚起,穿上左右对襟的齐腰夹袄,白泛黄的夹棉,系好缀在间的。穿完毕,娘杨婶已拎了一桶来,分别倒两只铜盆,轻声问:“八娘还未醒?”林依摇,走到床前,唤了几声。

    张八娘乃是当家主母方氏的幼女,上两个早夭,因此看得贵些,她惺忪的,在被里扭了几,终于不不愿地起,嘀咕:“爹去游山玩,娘就趁机我学女工,我宁愿去看书。”

    林依只一笑,没有答话,在绿枝瓷盒里挑了儿牙粉,细细揩牙,倒;随后走到脸盆架前,抓了些粉末状的澡豆放在掌心,用和匀了,扑到脸上,慢慢地搓,待得泡沫,再用清净。她取了红梅瓷盒里的油膏来脸时,张八娘才开始揩牙,嘴里仍旧嘀嘀咕咕:“伯父只捎了牙粉回来,却未捎刷牙,害得我们只能用手揩。”

    杨婶递过漱的杯,叫了一句:“罢哟,有牙粉使已不错了,那些田汉,都只拿清漱个罢了。”张八娘虽有些气,脾气却很好,被反驳也不生气,只冲她吐了吐

    林依自书架上取了本书,边看边等张八娘,过了约摸两刻钟,终于等到她梳洗完毕,二人手牵着手,去堂屋请安,顺路吃早饭。

    张家人已围坐在八仙桌前,主座上白胡须的老汉,是张老太爷;左侧鹅脸,细眉大的,是当家主母方氏;右侧的是方氏的两个儿,张八娘的两位兄,大的叫张伯临,小的叫张仲微。林依和张八娘双双请过安,在首的空位置上并排坐了,另一位娘任婶与她们端上粥,摆上筷

    桌上四碟菜,一碟炸小鱼小虾,一碟熏腊,一碟切得细细的炒青菜,还有一碟盐豆,以供张老太爷佐酒,这普普通通的几碟,在北宋不果腹的乡间,已属好菜了。

    方氏书香门第,对仪态要求严格,林依一手端粥碗,一手执竹筷,安安静静喝粥,另几个孩亦是如此,只有张老太爷不时发“吧唧”的声响,惹来方氏不经意的皱眉。

    饭毕,众人门,各忙各事,张老太爷去放,这是他老人家最大的好,一袋,一壶烈酒,在山上一待就是一整天;张氏兄弟去上学,他们师从眉山城西寿昌书院州学教授,一心要参加科举;张八娘则跟着方氏去学绣,学织布,学裁剪衣裳,学厨艺;林依晓得方氏不喜自己在她前晃悠,便自动自觉地去了厨房,帮杨婶舂米。

    北宋的米,即便是市场上售的,都是带壳的,须得在锅前用捣药罐一样的事让谷去壳,舂来的壳就是米糠,剩的米粒即是白米。

    杨婶看着林依一槌敲里,叹:“你成日活,不学些女工和厨的活计,将来怎好嫁人。”

    林依暗自苦笑,哪里是她不想学,是方氏不想教而已,她心苦涩,嘴角却还啜着笑,:“学那些有甚么好的,八娘每晚都抱怨枯燥乏味,抱怨二夫人。”杨婶停了手里的活计,跺脚:“傻妮着学这学那,才显见得是亲生的呢,二夫人就是对你不上心,才任由你成天顽耍。”

    林依边的笑意一丝未变:“我不过是老夫人的族亲戚罢了,二夫人肯收留我,已是我的福气,哪儿敢奢求太多。”

    杨婶左右瞧了瞧,见方氏的心腹任婶不在周围,便凑近了林依,悄声:“你不会真以为只因你是老夫人的族亲罢,老夫人在世时,可是为你和二少爷指腹为婚过的,这叫婚约……”林依脸上笑容未变,手槌却慢了来,忙忙地打断她:“杨婶,此话休要再提。”

    杨婶一愣,旋即记起来,方氏存心模糊这门亲事,是不许任何人提起的,她又叹了一气,自言自语:“不愿意这门亲事,就不教你女人家的活计,这是作何理……”

    林依没有作声,这理,她约摸猜得来,方氏大概是想把她培养成“三不会”的女孩儿,好有借推了这门亲事。她捣完盛里的最后一粒谷,抬起:“杨婶,我回房了,趁着二夫人不在,去练练字。”杨婶,帮她把石制的盛挪开,:“去罢,我替你盯着,有人过来我就咳嗽两声。”

    林依冲她激一笑,拍了拍上的米糠,朝门走去。杨婶突然叫住她,自腰间荷包里掏一包事,递给她:“二少爷叫我给你的。”林依接过来一瞧,原来是张家前些日的糖,这是典型的乡饴糖,甚么都未添加,直接切成小小的方形,她掂了掂小包,回杨婶手:“八娘那里有,她你是晓得的,只要有她的,就有我的,这糖你拿回去给孙们吃罢。”

    杨婶笑得有些暧昧,压低了声音:“这可是二少爷的心意……”林依本是大大方方,却被她这副样羞红了脸,扭了就跑。她一气冲回房,坐在桌前犹自叹,宋人真真是早熟的厉害,她这,不过十岁而已,杨婶就能讲这样的玩笑话;她又想起张八娘,只比她大三岁,却已在为嫁人事宜而忙碌了。

    张八娘昨晚才练过字,笔墨纸砚还摆在桌上,林依取张仲微送的字帖,一面临摹,一面注意地坝里的动静。

    张家房屋是个三合院,呈“凹”字形,“凹”字底的一横,是一排卧房,间是堂屋;正房两边延伸两通拐角的偏房,左边的几间依次是厨房、堆着农的杂间、猪圈和茅厕,右边的一排是存粮的粮仓;“凹”字间那块用来晒粮的空地,即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