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宠妻录 - 分卷阅读17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了洛,谢绝了适的相送,将杜甫一并带上,雷厉风行的走上了去往东鲁的路程。

    许萱坐在颠簸的车上,埋怨:“好歹多待两日也可以啊,那时衣裳都好了,穿新衣裳上路岂不是更好?”

    李白好笑:“又不是过年,穿什么新衣裳,再说娘,到了那里也是可以的啊!”

    “又要在车上待好几天。”许萱小声的嘟囔,而后掀开帘,对窗外骑着的杜甫,“这么的天,杜郎可渴了?”

    “谢谢夫人,我了会去车里喝的,反正要在路上待几日,看看沿途的风景也好过在车里无聊了。”杜甫了一把汗,他最喜看新事,所以对未知的旅程还是期待的。

    李白怕许萱听了也要去晒太,忙劝:“他一个人在车里当然无聊,我们两个人,可以说说话,自然是有聊的。”

    许萱忍不住笑了,突然发现李白现在越来越不遮掩自己那小心思了,揶揄:“放心吧,就算在车里无聊,我也不想去晒太死了!”

    李白顿时放了心,安心的靠在迎枕上,一手缓缓为两人打扇,东鲁离洛也并未很远,坐着车,因着天气走的快一些,竟不到三日便到了城门外。

    鲁地暑气更甚一些,又又燥,李白突然有些怀念在蜀地的时候了,起码会经常雨,不会这般炎

    “这人隐士不可能大街上一抓就能抓到,该怎么寻呢?”杜甫车,来到城门,见前方城的人很少,城的人倒是很多,果然是要去别避暑么?

    李白闻言也车,烈日照的人睛都睁不开,他亦闪过一丝迷茫,而后洒脱:“随缘吧,能遇到是你我的运气,若是遇不到也在常理之。”

    杜甫一想也对,他近来遇见李白之后,觉得怎样都满足的,他忽而灵光一闪,兴奋:“先生,既然你我二人都这般喜教,不如就家,去寻教的师承造真箓、授箓,教,不枉来这东鲁一遭了。”

    李白顿觉是个好主意,总不能白来一趟,两人拍手即合,先去了齐州,那有紫极天师,李白慕名许久,奈何只收取了李白一人,杜甫只得另去他寻师。

    李白回来后很是兴,和许萱说起受箓,看起来比为官要兴许多,杜甫在一旁是又羡慕又遗憾,不过天之大,家这般多,他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毕竟李白如今名气这般大,而他还一无所有,就算是照年龄,也该是李白的。

    “要是收两人就好了。”杜甫不甘心

    李白劝:“这一次没有授成也没什么关系,你又年轻,以后多来两次,总还是有机会的。”

    许萱看着李白十分新颖:“李郎以后就是士了?”

    李白笑:“怎么样?有个士的郎君是什么受?”

    见杜甫还在,许萱不好说什么,只不好意思:“我原来以为家和佛家一样,都是不能娶妻生的。”

    李白哈哈一笑:“家从没这些规规条条框着,只要诚心,是同之人便可。”

    杜甫羡慕的看着两人,忽然觉得李白纵然没有施展自己的抱负,但这样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错,毕竟这些日他都看在里,李白的快活没有一丝一毫的作伪。

    李白还在兴奋的说着受箓当时的场景,又:“总算是又圆满了一件心事,听说李邕的家似乎就在这里,不若明日打听一,前去拜访。”

    杜甫顿时又神了起来:“好啊,我也久闻他的大名许久了。”

    很久没有见李白这么兴过了,许萱自然任由他折腾去,衣裳只了四分之一,她打算在离开齐州之前将衣裳好。

    李白和杜甫每人提了一壶好酒,便走便打听李邕的家在何,好在李邕的名气很大,许多人都知这位以文章书法闻名的“李北海”,故而他们很是顺畅的来到了李邕府前。

    听说李太白前来拜访,向来喜的李邕甚是开怀,亲自门将二人迎接,好茶相待,见两人带了好酒,也不客气的收了。

    “昨日听说太白来了齐州,但总归是听途说,不敢贸然相信,没想到你们今日竟然来看我。”李邕见杜甫气质亦不同凡响,惊讶,“这位是?”

    杜甫便自我介绍:“在姓杜名甫,因在洛偶遇太白先生,一聊之甚觉心,同慕先生名讳,便一起来了此地。”

    李白附和:“文采非凡,白初看他亲手作的诗时,亦惊为天人,暗叹实在是后生可畏啊!”

    “某一见此人便觉非等闲人耳,既然又是和太白好,定然也是个希世之才了。”李邕捋了捋胡须,他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但神看起来仍然很足。

    第108章 醉里挑灯看剑(五)

    李邕的府邸充满着书香气息, 到都是他亲手写的字, 他向来都是以书法闻名, 每逢过寿和过年,都会有人请他来写对, 只是李邕岂是随便什么人都给写的!

    李白边看边:“太守的字乃举世无双,以前也只是偶尔看过一两, 着实令人震撼, 这世间再也寻不到第二人与太守相同的书写了。”

    李邕闻言,冷哼了一声:“总是有人喜将别人的东西拿来稍加改动, 便说是自己的东西,此举才是令人最痛恶所为。”

    这个李白倒是有所耳闻, 李邕平生最厌恶别人学他的书法,喜有创新的后生,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似我者俗, 学我者死。可谓是恶痛绝,便能令人知晓李邕是如何厌恶反别人学他的了。

    杜甫:“若这世间所有人都有太守这般觉悟,不知能多少杰的人来,奈何更多人喜偷懒。”

    “正是如此!”李邕不能再认同, “也不知那些人究竟是如何想的。你们二人打算在此停留多久?”

    杜甫略带遗憾:“若是无事,自然想多待一段时间,只是先前和人约好,恐怕明日就得回洛城了。”

    李白奇:“来之前怎么没有听你说?”

    杜甫笑了笑:“不想扫了先生的兴致,况且我本也对太守慕名已久,早就想来这里了, 也是兴致所及,一时忘了和别人的约定。”

    李邕惋惜:“本想介绍一位南陵名家的后代与你们结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