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难为 - 分卷阅读34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自接手了。因为王芊芊和两个丫鬟的离开,直接导致一间小吃店无人理,方怡想了想,还是把王家嫂给招来帮忙了,他们如今就住在城外不远的宅,每天早上来晚上走也是赶得及的,不然,光凭方怡和剩的两个丫鬟是绝对不够忙活的。

    此外,每天傍晚时分,各间铺的掌柜的就会把当天的账本和银两都带过来,由方怡统一记账盘算,等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再过来取了账本和零钱去铺里开张。这样的安排确实是利于理,只不过对于记账的人来说就有些辛苦了,毕竟一般的铺大都是一个月才算一次的。这差事原本是王芊芊每天在,方怡虽然也会算账,但是却不擅账,她算来的账目也就自个儿看看,换了别人就未必看得懂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她是律师,可没学过会计。可是,这个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她面前了,看着王芊芊用隽秀的笔迹工工整整书写来的账目,那叫一个赏心悦目,一目了然,再看看方怡自个儿比划来的,实在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比往日提前了一些时候回家的方辰和赵立年看到方怡皱着眉,不由声询问,在得知是为了账本困扰之后,两人立刻把这差事揽了过去:“先生早就教过算术之法,这事给我们来就好了。”

    方怡立刻让wèizhì:“哦?那你们试试,再舀一个新的账本,就照着你们二嫂之前的样来记,有什么不qīngchu或是算不明白的来问我。”

    两天的时候,两人破费了不少功夫才账目来,方怡仔细看了看,别说,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当即就把这差事给他们两了,至于这样会不会耽误了他们的功课,方怡倒是全然不担心,理论也要跟实践相结合不是?会记账算账,将来当了官儿有了收也不至于被家偷偷坑钱嘛!

    除了帮方怡账,两人还时不时学着赵立秋的模样去各个店铺“查”,去的时间不一定,有时候是早上,有时候是午,有时候又是傍晚,总归都是从学习之余的空来,别说,那小脸儿一端,小手往后那么一放,还真有那么几分架势,至少那些铺里的掌柜的店小二啊没一个敢大意的,别瞧这两小东家人小,息可大着呢!这么小小年纪都已经是举人老爷了,还是左大名士的学生,如今又有京城来的齐大人教导,这往后啊指不定会是个什么大官儿呢!

    一家人就这么忙忙碌碌着,瞅着日一天天的过去,天气又开始转凉了,地里的粮也渐渐饱满起来,外一个多月的赵立夏终于回来了,风尘仆仆,却面带喜,一回家就抱了抱方怡,又亲了亲大不少的儿,小家伙如今已经可以满床的去了,有时候还能坐上那么一小会儿,比赵立夏门前整日吃了睡睡了吃有了很大的差别,不过照顾起来也更麻烦,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从炕上到地去。赵立夏看看白胖胖的儿,再看看瘦的都跟针尖儿似的方怡,心里可心疼了,不由再次觉得这小家伙就是小磨人

    方怡亲自给赵立夏放了让他先洗洗,后来又吩咐丫鬟去买了些好菜回来,挽起袖亲自厨烧了满满一桌,又把心疼着想要拦着她的赵立夏赶去请白城山过来吃饭。这些天,白城山可没少跟着方怡一心,虽说蛮夷已经被方侯爷拦在了外,可上到底还是没有往年那么太平,赵立夏一个人孤赶路,实在是不大安全,要不是他店里脱不开,铁定是要亲自陪他走一遭的,如今赵立夏平安回来,少不得要把人请过来吃一顿,报个平安。

    晚饭桌上有些空落落的,连大带小都只坐了六个人,虽说只是少了三个人,可明显的就是觉空旷了许多,白城山看起来也不是太有:“立冬怎么样了?边城?立秋在那边开铺,不会什么问题吧?”

    “立冬上的伤看着吓人,但都只是伤,没伤到骨,我回来的时候他已经能地走动了。边城如今有方侯爷坐镇,倒是一片安稳,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先前被屠了城,城里的人大都是一些将士们,还有附近村庄过来的,或是一些逃来又返回的民,其还有不少孤儿,都是屠城的时候被父母藏在家里躲过一劫的。立秋在那边开了讲堂,收留了一些孤儿,每天给他们讲半天的课,剩的半天就找些不大辛苦的活儿让他们,这事儿有方侯爷在背后支持,不会有人去找他茬的。”

    白城山听后,微微:“这倒是件大好事,只是,边城到底不算安宁,蛮夷还未彻底剿灭,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赵立夏劝:“方侯爷说了,这一次,定要叫蛮夷彻底臣服,否则他绝不班师回朝。有方侯爷的这番话,我才放了心。”

    “方侯爷言必行,他既然这么说,那边城势必将会有几十年安稳的日可以过。”

    赵立夏也是这么想的,若不是有方侯爷在,他是不会同意赵立秋留在边城的,可是有了方侯爷的存在,赵立秋的计划就是可行的。只是,如今他们兄弟几个分居两地,那两个还是在边城,偶尔想起还是有些担忧。

    方怡听后,劝他:“今日的分别只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相聚,既然衣命无忧,又何须太过担心?立秋有他自己的盘算,我们也该有我们的计划,既然知将来的路并不好走,那就要从现在起就开始为将来准备,我们当兄嫂的可不能被弟妹们比去了。”

    赵立夏自然明白这个理,心有些松动,笑:“有你在,我们自不会输给他们。”

    ……

    两个丫鬟原本指望赵立夏回来之后,方怡会不那么辛苦,却没想到,这日非但没有变得更轻松,反而更加的忙碌起来,看秋收将至,非但赵家村里的那一百余亩地需要他们去打理,连带着城外那一千多亩良田也要照顾一二,不为别的,只为让那些佃受一把新东家的诚意不是?不然来年谁肯照你说的去呢?不,光是棉芝麻之类的,辛苦不说,还容易受天气影响,一个不留神就是竹篮打一场空,谁愿意这不稳妥的事呢?

    为了说服这些佃,确实耗费了方怡不少心神,最后不得不一人退一步,地里一半粮一半棉芝麻,之后,又开始说服他们把芝麻跟红薯混,这一回可真要了方怡和赵立夏的命了,这些农民大都是世世代代都以刨土为生的,哪里会轻易听信这样的话,混?他们可从来没听说过啊,这不同的不同的法,混在一起不说别的,光是施打理就不好打理吧,回闹不好就啥都得不到。

    任凭赵立夏和方怡说破了嘴,人家就是油盐不,说不肯就不肯,最后,方怡一跺脚,把他们都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