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 分卷阅读132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止我一个,而其与你不睦的人,想来也不止一个。元辅没有在意你之前对夺之事的态度,重用提你,你却不领。少宗伯有没有考虑过,你此次打算请假回乡探亲,然后把探亲变成病假,病假变成因病请辞,这间万一有人作梗呢?”

    “确实有这样的可能,只不过,我却自信居官十几载,从来不曾犯过什么大错,更谈不上把柄落在别人手上。如果真的有人作梗,却要请你多多转圜。”王锡爵说得异常诚恳,“元辅尚在壮年,至少还能执政十载,十载之后我已经五十有五,不奢望朝还有人记得我,只不过乡居一闲人而已。但我自信在经史文章上颇有心得,我听说你去年喜得贵,如若愿意,将来他学之后,可从我学制艺文章。”

    汪孚林顿时愣住了,随即才意识到,自己这是因为知张居正真心是个短寿的首辅,所以才认为王锡爵回乡之前就已经瞅准了将来起复的时机。但实际上,张居正今年虚岁才五十四,照大明朝历代阁老的平均年纪,当个十年首辅那真的是绰绰有余,而且如今从明面上看,万历皇帝朱翊钧还非常信任张居正,所以,一旦忤了张居正的好意,王锡爵确实是很难再起复回朝的,乡居一闲人并不完全是虚言。

    然而,最重要的是,王锡爵并不仅仅是和小北这层因缘来请他帮忙说客。这位太仓名士提换条件实在是太优越了!

    王锡爵的制艺,也就是八文,那是什么平?作为南直隶人,在参加南直隶乡试之前,汪孚林当然被方先生和柯先生狠狠科普了一番南直隶之前的那些风,这其一举考的王锡爵,他们自然是大说特说。王锡爵在乡试举之前,连续两届科考第一,写的制艺文章被读书人们印成册,奉为金科玉律,考乡试的时候挑选的是五经之秋,结果作为五经魁之一得了乡试第四,会试是会元,廷试则是榜

    这样一个写八文写到蜚声文坛的大名士,居然肯给他那还在襁褓里的儿当老师?虽说是承诺儿秀才之后才肯给其当老师,但那也是非常正常的,总不能让曾经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给孩启蒙吧?

    “少宗伯要这么说,你吃亏吃大了,我却赚多了。”

    彼此都是商家弟,王锡爵听汪孚林如此说,心里知这件事汪孚林是答应了来,只不过在他心里,却认为这是完全对等的易。他哪里知汪孚林在心里大声嚷嚷——自己还只是首辅门心腹,指不定儿将来能拍着脯自称是首辅门!话说金宝虽说拜在许国门,人留在老家,没事去请教请教王锡爵那也方便的。弟弟将来的老师先指哥哥,这不是好吗?

    对于今天才是第一次面对面单独的王锡爵和汪孚林而言,这机会很难得,很珍贵,所以虽说王锡爵铁了心求退,汪孚林则是卯足了劲要楔在京城,两个人还是趁机换了对于一系列人事的各看法。而对于另外两个地方的人们来言,今天的这一趟聚会也同样可称得上惊喜。

    吴应节和陈炳昌作为秀才兼监生,只和王锡爵的儿王衡相了小半个时辰,就完全被这位神童给镇住了。

    吴应节那是见识过神童的,不是别人,就是汪孚林的养金宝,所以什么过目不忘乃至于过耳不忘,他并不觉得有什么能耐。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年纪比王衡大两岁的他竟然瞠乎其后,他也能够理解,毕竟这也是天赋的一。可是,当看到王衡的几篇制艺习作,看到对方的字,他那神就凝固了。

    字也写得好,文章也比他好几倍……再加上过目不忘的天赋,老天爷咋就这么不公平呢?

    当陈炳昌发现吴应节竟然开始和王衡嘀嘀咕咕,拼命鼓动其日后回乡不妨去宣城见沈懋学,顺便和金宝结的时候,他差没笑来。可当吴应节使吩咐他帮腔的时候,他还是少不得敲了敲边鼓。见王衡果真饶有兴致地答应了,他不由得往外看了看。

    不知汪大哥和王锡爵到底谈得怎样了……

    后院之,汪二娘简直是瞠目结。一开始她跟着小北见朱夫人,那些谈说话还是正常的,可是,当朱夫人借故屏退了丫仆妇,小北却是留了她,这谈话的程就开始相当诡异了。朱夫人开始说从前住在嘉定时的那些往事,开始提到金山卫,提到上海县,那些旧日闺密友的名字和家,完全一的她既不理解这位侍郎夫人提这些事的用意,也不理解小北听到这些事时那诡异的反应,只觉得自己有多余。

    总算她还是相当有韧生生就坐住了,而且一边听一边说,终于渐渐品了几分滋味来。就在她努力据听到的那些信息,打算拼凑一张大概的拼图时,朱夫人竟是自己破了那层窗纸。

    “要是你娘还活着,看到你现在嫁了这样的夫婿,过着这样的日,不知会多兴。我真没想到,苏竟然会有那样的担待,那样的魄力,竟然在胡家最困窘的时候收留了你!”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作为一直和叶家姊妹要好的朋友,汪二娘对于小北份的变化,那是印象最刻的。虽说那时候就觉得,小北突然成了叶县尊的庶女,这好像有不大对劲,而苏夫人作为嫡母,对一个不是自己生的庶女那也好得过了,但她和汪小妹还一块送过礼恭贺,真正要说她的狐疑,还是自己父母的态度。

    母亲是个很好相的人,对嫂很好,那也就罢了,可那个一贯不大动脑却又极其执拗的父亲,却自始至终对嫂好得不得了,那着实有让她不可思议。

    要知,她很小就听村里人说,父亲从前就没事常在外叨咕,纳妾是家之源,有了嫡女,还为了贪图享乐而纳妾,回闹嫡庶争产的,那是活该。村里纳妾的几家人,因此很遭到父亲鄙视。唯有伯父汪昆因为是元继室全都无,由父母之命纳妾,父亲这才没说闲话。

    可现在,她好像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小北竟然不是叶家的女儿,是胡家的女儿!哪个胡家……徽州还有第二个曾经名声赫赫的胡家吗?

    小北从来没有听到过那么多关于生母的过往,因此听着听着便已经泪满面,呆呆神。当她终于从恍惚清醒过来,看到汪二娘呆呆地看着自己时,她忍不住角,这才对朱夫人,随即握住了汪二娘的手说:“小芸,从前什么都没对你说,是因为家里想让过去的事都过去,这才始终三缄其。爹娘,公公婆婆,相公和你们妹三个,都对我那么好,我也无意认祖归宗,到时候让胡松奇给汪家和叶家惹麻烦,所以就一直这么瞒来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