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 分卷阅读128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仪,吕调肯定要翻脸,此时听汪孚林如此自嘲,他反而了淡淡的笑容。尽汪孚林去年弹劾自己的那一次,从座师的角度乍一看,确实是门生的大逆不之举,但他却很清楚,那和刘台弹劾张居正不可同日而语。汪孚林看似把已经的他往渊里推了一把,实则针对的是王崇古和张四维,而且用这搅浑的方式,把他从原本众矢之的那境地拖了来。

    “你们有心了。”

    吕调微微一笑,云淡风轻:“万历二年不选庶吉士,除了一甲三人在翰林院,你们一为掌,一为给事,也算是当时那一批新的佼佼者了。日后在朝,记得谨言慎行,我这个座师日后不过一介乡野闲人,也就不用你们惦记了。”

    “老师在朝,我们自然不敢违了您心意上门,逢年过节也什么都不敢送,但老师今后在野,要是我们不闻不问,那就太过意不去了。”程乃轩嬉笑脸地说了一句,随即不等吕调拒绝,他就上前两步到了车窗前,压低了声音说,“老师又不是不知,这年阁阁老一旦赋闲乡居,在父母官面前不过一介平民,碰上有些不知低的官员,甚至还要在您面前拿架。咱们也不敢别的,可逢年过节送小礼,也是给您撑腰不是?”

    汪孚林见吕调闻言眉皱,他也不禁为之气结,一把将越说越不像话的程乃轩给拉到了后,这才说:“老师不用听锦华胡说八,您有吩咐,咱们自当遵从。吕师兄继承老师衣钵,今后一定会仕途平顺。此行广西山路远,还请老师珍重,我们就此拜别。”

    吕调见两人一个嬉笑,一个正经,却都听得话语的好意,他不由得暗自叹了一气,随即才说:“好好官,好好人,回去吧!”

    看吕家车队渐次起行,除却吕调那辆车之外,却不过七八个家丁随从,一辆装箱笼的骡车,汪孚林暗想吕调确实谙低调之。而程乃轩却还惦记着刚刚吕安临走时狠狠瞪来的一,有些委屈地摸了摸鼻说:“那家丁把你当仇人也就算了,瞪我嘛?老师也太清了,谁不知这年的地方官贤与不肖都有,那些还有起复可能的官员,他们兴许还会敬着,可老师这年纪摆在那,又是告病致仕,天知会不会有人自作聪明揣上意难为他?”

    知程乃轩是有意耍宝,汪孚林懒得搭理这小,伸了个懒腰后就上了背,拨转径直回城。程乃轩只得赶追了上去,等到和几个随从会合之后,他便说起吏科都给事陈三谟最近在六科廊看谁都不顺,没事找茬,可却把他仿佛当成空气。

    “事有反常即为妖,他明明恨得你要死,知我们关系不错,却还这般光景,实在不正常,肯定在那满肚地算计什么!”

    “要说也是我先朝他开炮的,他心怀痛恨也很正常。如若他能和张四维沆瀣一气,那就更好了。”汪孚林见程乃轩听了这话瞠目结,他就故意说,“这理你仔细想想,就应该能想通。”

    和别无牵挂的他不一样,张四维如今是多多错,少也错,不更错!张四维没了王崇古,如今地位又岌岌可危,要么就拉拢如陈三谟这样的张党,要么就得在门生寻找可用之人。和他当初可以选择放为外官却不得不扎在京师,是怕张四维得势之后针对自己这理由一样,张四维也因为害怕他,没办法像吕调这样放弃阁老的位回乡安居。

    而他在张居正归来之前,却是可以安闲一阵

    当快扬鞭的汪孚林一行人远远看到外城右安门时,却和一驾而过。

    车之,面容憔悴的张三娘撩开窗帘看着艳照的天空,只觉得心。她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去向张宏首的,本以为事成之后总难逃一死,却没想到张宏竟然备办了箱笼,派人送她城,以家远房侄女的名义送她去广东。不论山路远,总比在这最让人憋屈的京师好!

    第十三卷 羽翼初成

    第八六二章 煊赫和落魄

    端午节过后,就在百官联名请回乡归葬父亲的首辅张居正速归之际,辽东报捷,辽东总兵李成梁报麾固原游击将军陶承喾斩首察罕儿土蛮麾虏寇四百余级。

    一时间,满朝歌功颂德不断,就连并非天天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也御皇极门,接受了鸿胪寺的宣捷,又是派人祭告宗庙,接受百官称贺。

    自从封贡俺答以来,九边之尚有战事的基本上就只剩了几面受敌的辽东,而这场传言打得察罕儿溃不成军的大捷,就仿佛是为了如今的盛世锦上添,让朝君臣无不兴采烈。

    汪孚林和李成梁父打过,自然知辽东那边确实兵壮。然而,他毕竟是亲去走过蓟辽的人,一看捷报的词句就隐隐觉得,这场宣扬成大胜的捷报得天坠,但瞧着总有些违和。可辽东巡抚、蓟辽总督、辽东巡御史联名上奏,张学颜为先任巡抚,也说了不少好话,他本着没亲见证就没有发言权的宗旨,并没有站来泼什么凉,在几次参加议功的廷议时,也当足了看客。

    且不论这场胜仗是不是有分,他着实忍不住鄙薄这年军功的赏赐标准。

    就这么一场大捷,朝廷赏了有功将士什么呢?

    作为总兵的李成梁,是八十两银,大红纻丝蟒衣一件,然后是一个儿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光从恩荫一来说,其他赏赐就算微薄,也就无所谓了。而对于率军打了这么个胜仗的游击将军陶承喾来说,署理都督佥事,一举成了正二品的阶武官,恩荫一世袭本卫所百,既然得以封官荫,白银五十两以及纻丝四表里的赏赐也同样看得过去。

    可对于蓟辽总督、辽东巡抚、兵备副使、参将以众多文武官员的赏赐,那就很少了。赏银从白银六十两到白银二十两不等,绸缎从纻丝四表里到没有不等。但这些人并没有真正参战,不过是沾了光而已,别说赏赐少,就是没有也说得过去。

    可是,真正参战的数千官兵的赏格,则是总共一万两,上揩油之后,分到小兵上可能连一两都没有。

    相形之,万历皇帝一次给皇后之父,也就是那位国丈大人,都督佥事王伟的赏赐是多少?银钱是一万五千两,庄田整整五百顷,也就是五万亩。

    对待勋戚如此大手笔,对待兵将却如此刻薄。这叫认为边关大捷,朝廷怎么也得赏主将几百上千两银,外加绸缎珍宝一批,然后大肆凌辱的后世家们,包括本文作者何以堪?当然,相比大明前期和叶,赏赐将士常常是价值相当于的宝钞,这已经算是大方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