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 分卷阅读8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汪孚林扫了一偷偷摸摸油腻腻嘴角的金宝和秋枫,这才发现四周围已经有无数目光聚焦到了自己这一桌。他意料到恐怕有人要揪着自己这桌的吃货属冷嘲讽,可就在这时候,楼梯上却传来了一个声音。

    “歙县松明山汪小相公何在?府学刘教授名,请你以今日英雄宴为题诗一首。”

    竟然还真的来了,而且是府学的刘教授亲自

    这要是这年别的秀才生员,肯定要纠结一,这到底是试探,还是恶意,又或者是给你扬名立万的机会。可汪孚林之前固然因为督学御史谢廷杰离开时的三声笑,背了个有些诗才的名声,可他从来没有自己存心显摆过这一名要求诗,他敢断定别人就是不怀好意,更何况还有叶小提醒。可这年诗基本上都是命题作文,不是随便拿一首就能凑数的,故而他在行前就已经备好了一招杀手锏。

    现如今这么早就要拿来,气氛渲染得有些不够,他不禁心很不好。

    本来还打算有机会让金宝一会儿在汪昆面前显天资的,现在看来没那机会了。府学刘教授是吧,我记住你了!

    众目睽睽之,就当无数目光聚焦在汪孚林上的时候。酒足饭饱的李师爷却突然轻咳了一声:“既然是以英雄宴为题,应当今日与会者不拘老少,大家全都赋诗一首,届时结集付梓,也算一段佳话,刘教授却名专让汪贤弟一个人,岂不是让今日上上二百余俊杰没有一展才华的机会?”

    第六十四章 六人会英雄

    本来还有不少人竖起耳朵准备听汪孚林的佳作,可李师爷这话一,一楼各桌上不禁起了一阵动。今日这英雄宴三个字的名,是从前为场生员饯行时从来都没有过的,更何况这样群宦云集的场面也颇为难得。哪怕这些座上嘉宾很多是退来的,又或者断了仕途的人,可在朝廷谁没有几个旧友,如果能够博得他们几句赞许,将来说不定有用。因此,在片刻的哄哄之后,就已经有自忖有急才的人霍然站起来。

    “以英雄宴为名作诗,倒是真雅致!我便抛砖引玉吧。状元楼罗珍馐,芸芸众生独我忧。龙门凤千尺,不期祥云送扁舟。”

    听到这指代意义极其明显的诗,汪孚林赶拂落了桌上一双筷,借着低去捡的机会,差没笑声来。这众人皆愚我独贤,又表示不肯借助外力举的调实在太可乐了,就算他知自己正经诗词,不该嘲讽别人,可还是有些忍不住。他正打算打叠了心再回座继续端坐,可那边厢又已经有人开始诗了。

    毕竟,二楼三楼那些大有名声的生员在这场合需要矜持,可这些底楼,去参加秋闱只相当于陪考的秀才,却谁都不想放弃机会。

    于是,汪孚林脆继续躲着偷笑,继而只听啪的一声,跟着桌多了一双筷,不多时又多了一个脑袋,恰是和自己隔了两个位的李师爷。两人在桌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他就反应过来,冲着李师爷竖起大拇指,赞叹对方为自己解围的这一招,谁想到李师爷却嘿然一笑,了一好牙。

    “听说你在歙县生员当名声很好,这么一闹,那刘教授恐怕要坐不住了。谁让他自己非得用英雄宴为题?这本来该是今日主旨的!”

    汪孚林从前还认为,一门心思钻研科举的李师爷也许学问虽好,人却是个书呆,可对方刚刚那一招移祸江东之计用得相当巧妙,他不得不对这位弱冠举人刮目相看。果然,随着一楼大堂成一锅粥,诗词歌赋齐飞,毕竟很多生员为了今天,都准备了映衬英雄宴主题的佳作,这会儿哪忍得住?而二楼上那传话的人最初还想弹压,须臾声音就被盖了,反而连二楼也动了起来。至于三楼,汪孚林和李师爷看不到,但实则那儿才是哗的重灾区。

    因为,歙县的才离愤怒了!

    于是,府学的刘教授立刻遭到了炮轰。率先挑起争端的却并不是程奎这个和汪孚林有些往来的,而是歙县岩镇,今年要场大比的监生方用斌。耳听得底一楼二楼哄哄一片,第三桌的他便站起来,冲着主桌的刘教授走了过去,因笑:“刘教授,今日英雄宴乃是为秋闱场的大家伙饯行,汪孚林今年刚通过试,不过是应邀前来此地,受一我徽州士林的气氛,不知刘教授为何偏偏独挑了他?”

    府学教授是个清贫职司,刘教授这次收了府学几个生员的好,一时利令智昏,刚刚悄悄吩咐边一个随从到一楼去传命,可没想到突然激起了这样的变故,听到一楼二楼动静不对,他就有些后悔了。此刻发难的方用斌又不是寻常生员,不归他,他只能:“我也是听说此名声,故而借着今次机会考一考他……”

    “不止是寻常考问吧?我怎么听说,昨天晚上有鬼鬼祟祟的人没刘教授家里,满手去的,空手走的。”这一次发难的方策同样是歙县岩镇方氏,却是正经府学廪生,可这会儿揭刘教授短却毫不留,“这英雄宴后英雄集,本是各县全都商量好的,刘教授莫非忘记了?”

    看到岩镇方氏先后有两人来,同在第三桌,本打算起的程奎立刻坐了去,对边吴家兄弟嘿然笑:“没想到这次是丰社的才阵,南明先生看来这是要立威了!”

    所谓丰社,是汪昆回乡之后组织的诗社,其成员不是其弟,就是在门走动频繁的生员,甚至还有不屑科举的白,但在民间心目,能跻的全都是才,其自岩镇方氏的最多。刘教授面对这两重发难,顿时有些不来台,他咬咬牙正要摆的架,训斥方策的无礼,主桌上终于传来了一个声音。

    “些许小事,何必大动戈?既是一楼二楼诸生已经迫不及待诗纪念,就放任他们尽兴好了。”

    说话的是来自婺源的乡宦洪垣,他是今日所有乡宦之最年老的,比汪尚宁年纪还大一大截,已经年近八十。他受业于一代大儒湛若,在温州知府任上被罢官回乡,迄今已经有三十五六年,在徽州府颇有声望,所以他这一开,谁也不能不给他一个面。他见方氏二生最终回座,这才笑眯眯地说:“我刚刚上楼时,见一楼靠楼梯的那一桌上有年不过八九的童,想来便是那汪孚林之养了,同桌诸人也无不是年轻才俊,何妨都请上来大家一观?”

    洪垣倚老卖老,徽州知府段朝宗忍不住心微微咯噔一。他斜睨了汪昆一,见人笑对自己举盏,继而轻啜慢饮,再看到同桌的汪尚宁亦是微微颔首,今天不想来却不得不来的他只能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