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 - 分卷阅读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成了小问题,李想在制衣店里跟老板娘一通比比划划,三十岁上的老板娘给了他一堆的碎布儿,他拿了五文钱给她,老板娘接过来,想了想又给他拿了针,和一把线。这几年年景不大好,青州这个风调雨顺的地方来了不少外乡人,语言不通是常事儿,李想这样靠手势表达意思的外乡人一都不稀罕。

    李想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卖饴糖的,拿了两文钱买了两块,慢悠悠的走回赵家。看门的冯四哥是认识他的,笑嘻嘻的与他开了门,却在看清了他的模样后惊叫了一声“小乙哥是去了哪儿?这一灰突突的!”李想慢慢的说“我去搬砖,赚钱……”

    冯四哥愣了一,又打量了他一番,这才叹“你哪里像是能这些活的人?阿郎跟娘过两天就回来了,他们都是善心的人,你有什么为难的尽与他们说去。”

    李想,又摇摇“我想养活自己。”

    这些日家里人都知了他沉默寡言的,也都习惯了他一次只说一句话的病,冯四哥想了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拍拍他的肩膀“小乙哥,是个好样的。”

    这个世界的人味儿显然比他曾经呆过的世界的太多了。别看只是一句鼓励的话,李想却很领,只是他不善于表达,所以也只是冲冯四哥笑笑,便了宅

    这是个三层的院,第一层住的是男仆,第二层则是客房跟一分女仆的住,第三层院是主人的住。李想算是李娘带回来的客人,住在第二层院——这层院南北向很窄,东边是人的房西边是仓库,正屋最东边就是李想的客房。李想了屋,看见小桃正在,便喊了声小桃,然后把用净的苇叶包的饴糖递给了她“给你!”

    小桃愣了一,看看李想上灰突突的模样,再往他手上一看,十分肯定地说“你去搬石了!”

    李想有些奇怪“你怎么知?”

    小桃叹了气“这几年年景不好,到都是讨生活的外乡人,府里怕他们过不去,生了事端,便修路招人活,这不是正经的劳役,给的钱自然少……一天赚的也就是让人饿不死罢了,这是外乡人最常见的活儿了。小乙哥,你不要去了,太辛苦了,手都快破了,这糖给又怎么吃得。”

    李想把小桃递回来的糖又推了回去,说“不为例”。看小桃一脸的迷茫,显然是听不懂他的意思,就又解释了一句“就这一次,已经买了,谢谢你”李想的话前言不搭后语,不过小桃已经习惯了去猜他剩的半截话,倒也不觉得别扭。

    小桃总算接过糖,却还是没有吃,她小心翼翼的把苇叶打开,用手捻起了一块儿,递给李想“小乙哥一块儿,一块儿。”

    李想有些想笑,可又很动。小桃的工钱都被父母拿走给她弟弟上学用了,平日里全靠主家的饭跟发的衣服度日,偶尔得几文赏钱也都被她藏的好好的不敢一分。这年月糖不算贵,但是小桃一定不会舍得买的,女孩哪里又不喜吃甜的,可她却一定要他一起吃。

    李想拿起饴糖,咬了一,不算甜,麦芽糖的甜度本来就不,这么一块儿一寸见方,切的方方正正的饴糖,倒也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吃完会腻死人。不过小桃还是没舍得吃完,她咬了两,就又把剩的包好“明日再吃吧!谢谢小乙哥,这糖真好吃。”

    小桃不过十三四,在李想那个时代,这个年纪的姑娘大多都还是在家里被生惯养呢,可她却连块糖都舍不得一吃完。宋朝女孩十六岁就可以嫁人了,不过显然小桃嫁不了这么早,她女使的契约是整整十年,这才是第三年。她虽然看着叽叽喳喳的,可其实过得非常辛苦,钱都给她弟弟念书用了,等她嫁哪里还有嫁妆?她也曾在她认为李想听不懂的时候跟李想抱怨过父母偏心太过,可抱怨完了,却又说自己攒了五十文,可以给弟弟买两支差不多的好笔了。

    李想拿了那堆碎布试图双手,自从一个人到外地上大学以后,他偶尔也会给自己补个袜订个扣什么的,毕竟家里不宽裕,能省就得省。不过显然一幅手的技术量比补袜太多了,更别说他还试图在手掌的那面多两层来提它的耐用度。他堆了一堆的碎布引起了过来送哺的小桃的注意,细细的询问了他究竟要什么之后,小桃把那一堆的碎布拿到了院里,搬了小凳晒着半午的柔和的了起来。天开始变暗的时候,一双十分趁手的五指手已经好了。

    “今天赶得急了,针脚不细致,实在是怕耽误了小乙哥明日用,先凑活着用,明日再给小乙哥仔细。”

    李想又去了几天活儿,他的动作逐渐麻利了起来,第二天赚了十八文——虽然带了手,但是前一天磨伤的地方确实很疼,搬东西很吃力,不过第三天就变成了二十文,第四天二十一文,等到他搬了半个月的时候的时候,已经每天都能拿到三十文上了。

    三十文,以当地的消费平,倒也够一天的吃喝,但也只是能吃饱,吃好是不要想了。可是生活哪里是光吃饱就行的?不过李想目前还没有想到别的能什么,他也需要用工作来填补心的焦虑与不安,于是也就这么一天天的来了。

    这天午,李想拿了新赚的三十一文钱,慢慢的走回了住,才到门便看到门停了几辆车,家里人来人往的正帮忙卸车,小桃也在其,小桃一撇便看到李想,笑嘻嘻的走过来对他说“阿郎跟娘回来了,小乙哥先去房里歇着吧,忙完了便给你送饭。”

    作者有话要说:注1:宋朝人对比较亲近或者熟悉的人,直接用排行称呼,譬如武二,武二郎;张三,张三郎。对排行老大的人,则可能使用谐音:比如燕青排行老大——燕小一——燕小乙,所以大家可以叫他燕小乙哥。当然,浒是明朝人写的,不过关于小乙这个称呼,却是非常符合宋朝人的习惯。小乙哥是个很常见的称呼,比如你叫邻居家大儿孟小乙哥,再熟悉一直接叫小乙,小乙哥都是可以的。注2:这里小桃自称“”并不是属于人的自称,宋朝女孩大多自称或者儿。实际上宋朝的称呼是相当平等的,夫妻双方都叫对方良人,而主仆的称呼的差异在一般也不那么明显。PS:这一章李想的每天劳动所得,我了微小的调整,为了更贴近当时的况。必须要注意的是:李想赚钱的工程,是属于当地政府对外来动人的一临时的救济工程,而不是正式的政府工程招募,所以才会有这么低廉的价格。没错,我用了“低廉”这个词儿,宋朝政府对于政府工程的雇工是非常大方的,远远于私人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